随便说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uqing

博文

竟然有这样的科技创新报道?

已有 4768 次阅读 2009-11-20 15:2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广告, 科技报道

 
不知道是撰稿人的狂热,还是编辑的疏忽,一篇错误百出的报道文章“奋斗攻关四十载,自主创新结硕果”,竟然堂而皇之地在中国科技报道的权威媒体登载了出来。
我不懂高深的数学,但我知道,关于数学研究的论文应该发表在相关的数学期刊上,才能算在数学界里得到仍可;至少或者应该发表在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刊物上,让科学家们过目。然而这篇报道提供的事实是,主人公的数学论文全文在《山东工人报》。
本文还说,1985年,中科院院长是马洪,主人公得到了马宾的会见。不过,我知道,马洪从未担任过中国科学院院长,马宾也没有搞过数学研究。主人公也见过苏步青。当时苏步青应该是年事已高,无法对数学前沿和高深问题作出判断,就建议作者投稿国际数学刊物。主人公做过此事没有,报道没有提及。
主人公倒是由出版社出过一本书《零分析》,评审人共24位。但本文的描述是,“24位专家一致通过座位国家出版的优秀图书出版”,未免让人生疑。图书是否优秀,通常是在出版之后进行的评价。主人公说是被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作报告,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认为,要真是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一般的数学家无论如何是不会错过的。
报道说,主人公的数学研究成果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根本不值得炫耀,因为成果评审要经过同行评议,而不是新闻炒作。
报道说,主人公还有大作“H2O即第一生物”,引起各国人士高度重视,但没有报道这样的论文是否引起生物学界重视。
在这篇报道的后1/3部分,零分析的应用到了“脑场健生法”,完全进入了生命科学领域,由大量似是而非的词语堆砌而成,颇有点像当前热销的一些所谓的健康书的内容。
本版刊眉标注为“专题”,版面上还刊登了大量的人物照片,我疑心是“专版广告”。因为撰稿人这样的报道,与侯跃华代言的广告没什么区别,充满了夸大与失实的语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42-272490.html

上一篇:科学进步动力的公式
下一篇:科研人员,你是否曾把管理人员当成傻子?
收藏 IP: .*| 热度|

1 许浚远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