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存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wh5607

博文

爱心与丹心齐飞 学业并事业共长 ——专栏采访但卫华教授

已有 5852 次阅读 2009-11-8 10:1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人物, 皮革, 清洁生产, 生态制革

中国皮革》(技术刊)“科技经纬”栏目--人物篇--但卫华教授(41)
 
“科技经纬”栏目特约主持人 温祖谋
爱心与丹心齐飞  学业并事业共长
       
——专栏采访但卫华教授
   
 采编  温祖谋
      
   人物小传: 但卫华,男,1956年7月13日出生,湖北赤壁人,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背景:皮革化学与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方向:生态皮革(制革清洁技术)、生物医学材料、皮革商贸。1978-1982年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皮革专业本科毕业;1982-1987年在总后勤部3514厂供职,任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1987-1989年在湖北武汉制革厂供职,任工程师、技术科科长;1989-1992年在成都科技大学皮革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并在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任工程师;自1992年6月至今,在四川大学任职。在此期间,先后在校科技开发中心和科技处工作,任成都科技大学皮革技术公司总经理、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实验厂厂长、四川联大皮革新技术研究所所长等职1996-1999年在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10月调皮革工程系工作至今。参加工作27年来,共承担并完成国家、省部、地市级及横向科研项目和产品开发项目如:“高效益猪皮制革技术及相关配套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铬-稀土结合鞣猪纳巴服装革”等共30余项,共获得国家、省部、地市级科技奖励7项,其它奖项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业著作如《制革化学与工艺学》、《轻化工清洁生产技术》等6部。先后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现兼任《中国皮革》、《皮革科学与工程》、《皮革与化工》、《西部皮革》编委、《北京皮革》名誉编委、中国皮革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皮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四川省、重庆市、浙江省、江苏省等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论文在线》评审专家。  
人物篇采访
 
但卫华教授是我国皮革科技界、教育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为学勤奋、博学多才,敬业执着、建树良多。他自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本科毕业后,投身制革工厂,潜心一线科研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后于80年代末回归母校继续修业,先后完成硕士、博士学位,成为业界一位知名学者。尤其,他文笔犀利超逸,敏思睿智过人,偶有所著,令人过目难忘,每每拜读,受益匪浅。如今,他已著作等身、有志竟成。笔者涉足业界几十年,原先竟未能与之谋面,及至年前他去上海富国皮革有限公司指导学生实习,天赐良机,幸得沪上一晤,虽匆匆不尽所云,然此番相逢彼此不无相见恨晚之憾!今得此对座、对话、对酌之良辰,貌似挚友聚首寒暄,实则宾主访谈对话。何为乎?一为聆听他,希冀闻道他对科技人生与热点话题的真知灼见;二为贴近他,彼此能有个零距离的交流时空,抑或披露人生感悟,抑或呼唤心灵共鸣。凡此,惟求业界志士仁人以见仁见智,裨益于行业也。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温祖谋(以下简称:温):您是中国皮革科技界的一位风云人物,几十年来从实业到科研,从高工到研究员,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专业领域里不断攀升,并一举成为皮革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对此您有何感想?
 
但卫华(以下简称:但): 温 老师,您太客气了。用“风云人物”来评价我,的确是过奖了!人生苦短,岁月无情。从我77年考上大学入行于制革专业,一晃30年过去了,恰是“青丝褪去鬓毛衰,白发悄出壮气在”。这30年对我来说,的确很不平常,经历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漫长过程,担任过技术员、工程师、技术科长、总经理,也曾走南闯北服务企业,还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创办过科技实业。各种角色的转换、成败得失的考验以及快乐与痛苦的洗礼,让我经验不断丰富、知识不断增加,逐渐地成熟起来。虽然我走过的人生道路艰难而曲折,但却收获了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始终不渝的恒心,从更深层次上领略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意境。
 
 
 
温:回首往事,能否请您简单谈谈您职业生涯中的闪光亮点?您觉得最能代表您事业成就的标志性事件(或项目)是什么?请您举例谈谈。
 
但: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的确有过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其中,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两件事是:
 
第一件事,就是在工厂工作7年半后,回到母校攻读硕士学位,第二次师 从张铭让 教授,并在 张 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当时猪皮制革存在的档次低、质量差、成本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自主研究开发出“高档猪革产品综合开发的工艺技术”。1990年10月, 张 老师指派我到当时的海宁市庆云华丰制革厂(即现今的浙江卡森集团)搞技术培训。技术培训进行了整整一个月,我白天编写教材,晚上授课,受到朱张金厂长及所有参加技术培训的员工的一致好评。随后,在朱厂长和周小松副厂长的鼎力支持下,应用我在 张铭让 教授指导下自主研发的“高档猪革产品综合开发的工艺技术”,转产高档猪革获得成功。华丰制革厂高档猪革从无到有,倾注了我和朱厂长、周副厂长的大量心血。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杭州友谊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场景,会议一结束,就接到了100多万平方英尺的订单,这对名不见经传的华丰制革厂来说,应该说是个奇迹。1992年11月,经学校推荐,“高档猪革产品综合开发的工艺技术”参加中国首届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获得特等奖(全国仅三名)。中央电视台直播了颁奖晚会实况,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的朱光亚院士亲自为我们颁奖。
 
第二件事,那就是2001年底,我作为课题责任人申报的“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3D-SC组织工程材料的研制》获得立项,这给了我一次将研究的触角伸向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绝好机会。我和课题组全体成员一道,卧薪尝胆,排除了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接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通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以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已有5项获得授权),以及开发出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医用生物皮片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2个系列产品的科研业绩,得到了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的赞许。
 
 
 
温:据说,您当年曾在总后3514厂和武汉制革厂从事制革专业技术工作,特别是在猪皮制革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颇有建树。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收获与体会?
 
但:建树谈不上,只是研究而已!是的,我先后在总后3514工厂和武汉制革厂工作过,是这两个大型制革企业给了我很好的平台,奠定了较为扎实的技术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培养了科研开发的基本素质。在此,特向我昔日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我1982年从成都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总后3514工厂,在那里,我在生产第一线干了五年多,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在制革车间和技术科期间,和同事一道,抓住生产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质量管理活动,先后解决了废铬液循环条件下水牛中底革收缩温度不耐储存、军用铬鞣黄牛鞋面革松面等问题,参与了应用废铬液循环技术生产山羊服装革的工艺改进,负责山羊帽口革工艺改进以及开展提高山羊服装革得革率的研究等。在技术科主管制革、毛皮技术期间,主持或参加了山羊苯胺鞋面革、黄牛修面革、全粒面黄牛鞋面革等新产品的开发,这些新产品参加全军新产品评比获得优秀奖。
 
(照片1。)1998年4月,但 卫华 博士(后排右二)陪同 吴兴赤 教授(后排中)
 
参观总后3514工厂时与厂领导及部分校友合影。
 
1987年,我被调到武汉制革厂。当时的武汉制革厂是我国八大制革企业之一,曾以“汉纹皮”闻名遐迩,后又以“金蝶牌”猪革享誉海内。我在武汉制革厂负责技术科工作期间,曾主持过“铬-稀土结合鞣纳巴猪正面服装革”的研究开发,开发出铬-稀土结合鞣纳巴猪正面服装革新产品。该产品参加湖北省新产品评比,获得了湖北省新产品一等奖。当时,一位香港客户对此产品赞不绝口。该产品的特征在于部位差小、粒面细致、手感非常柔软,在当时属于国内一流水平。与传统工艺相比,该产品的加工工艺在6个方面有重大改进:一是在鲜猪皮直接投产生产半硝革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技术革新,生产出高档猪正面服装革,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武汉制革厂离武汉肉联很近,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是直接投产鲜猪皮,大都是生产半硝革);二是基于酶制剂的处理比较到位,主要包括酶的局部处理、酶软化等工序;三是在碱膨胀工艺上进行了改革;四是结合工厂实际研究开发出剖蓝湿革工艺,并突破了其技术难点;五是将氯化稀土应用于主鞣和复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六是工艺综合平衡,通过苯胺涂饰法的应用,提高了成革的品位。这项工作得到了厂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后的10年时间里,我把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高档猪革的工艺技术研究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上,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我主持完成的“高效益猪皮制革技术及相关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荣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文章千秋事    得失寸心知
 
温:据我所知,您对制革清洁生产十分关注,对生态皮革也颇有研究,亦曾撰写过若干脍炙人口的专论,能否请您提示其中的主要论点与独到见解?
 
但:感谢您的关注。在下的若干拙文,“脍炙人口”不敢当,只是曾提出过一些看法和观点,目的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2004年发表于《北京皮革》第14期的《生态制革及其对策》一文,可能是迄今为止较早地提出生态皮革、生态制革等新概念的文章。文章提出了生态制革的概念,并提出了“生态皮革”应该符合以下条件,即:(1)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给环境带来污染或是污染容易消除;(2)将其加工成革制品的过程无害;(3)所制造的革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对环境友好;(4)当革制品失去使用价值而废弃之后可降解,且其降解产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新的污染和危害。要实现生态制革,就必须进行皮革产品的生态设计。2005年发表于《皮革科学与工程》上的《皮革产品的生态设计》,简要地介绍了生态设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皮革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阐明了企业的环境方针,最后,着重描述了生态设计的实施方法与步骤。该文以猪皮为例,说明了皮革产品生态设计的重要意义,指出对于猪皮制革来说,要从猪革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就考虑环境影响,要考虑所使用的材料、工艺技术以及设备等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后续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皮革清洁生产的现在与未来》一文,阐明了对皮革工业的重新认识的新观点,认为皮革工业是现代大农业的下游产业,是再生资源产业,是外向型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文章通过综述国内外清洁生产技术的成果,总结性地提出了国内外制革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即:(1)引入生态设计,建立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的皮革产品的生命全过程的环境保证体系;(2)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先进的制革新技术结合,开发制革生物技术,从源头治理制革污染;(3)从研制绿色皮革化学品入手,解决外源性化学物质带来的污染的问题;(4)重视制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及其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构建新的产业链,开辟新的增长点。 “文章千秋事,得失寸心知”。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以前写的文章,委实存在不少瑕疵,还希望您点拨指教!
 
 
 
温:您(或和同事)也曾在业界刊物如:《中国皮革》、《西部皮革》、《北京皮革》上开设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普及皮革专业知识,尤为制革行业的广大读者雪中送炭,能否谈谈您此举的初衷?
 
但:最早是应《中国皮革》之邀,在实用制革工艺栏目中发表过几篇文章。2000年,在《皮革科学与工程》上开设过专题讲座,后来,因为刊物进行栏目调整,就未再继续。2003年开始在《北京皮革》上开设专题讲座,接着又在《西部皮革》开设专题讲座。至于谈到开设专题讲座的初衷,无非是希望能够通过此举,让更多的人了解制革、掌握基本的制革技术。再者,有很多前辈如吕绪庸老先生、 徐明骥老 先生、 龚享禄 先生,还有您,不都还勤耕不辍吗?《北京皮革》上开设“现代制革实用技术讲座”已经66期了,《西部皮革》上开设“制革科学技术问题解答”已经23期了。我应该感谢《北京皮革》和《西部皮革》的编审和编辑同志,他们为讲座审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据编辑部的同志告诉我,读者对讲座的反映还是不错的。果如此,则我也就感到十分欣慰了。
 
 
 
温:称您为业界的“大作家”并非戏言,乃名至实归。能否披露大作中的哪一篇(本)是您的代表作或者说哪一篇(本)您最喜爱?为什么?
 
但:呵呵,老师您真幽默,学生怎敢当此“大作家”?在您们这些“大家”面前,我真是“班门弄斧”了!不过,我对写作有点偏爱倒是真的,但总对自己写的东西感到不满意,感到没有多高的境界,没有值得玩味的。在长期研究制革工艺特别是研究猪皮制革工艺中,我十分关注系统工程学的运用,关注制革工艺研究的方法论,于1999年在《中国皮革》上发表的《制革工艺板块模式》一文,该文主要是针对制革行业存在的“糊涂论”提出来的,这是我对制革工艺研究开发的一点理性思考,我现在搞制革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的。我在此文中,给出了制革工艺板块的定义,  阐明了制革工艺板块具有整体平衡性、相对独立性、远程连贯性、组合多样性以及彼此嵌合性等“五大性质”,认为制革工艺板块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无意地应用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类问题,即:对已知制革工艺进行研究时,要进行制革工艺板块的划分和拆分;而在制革工艺设计中,则要进行制革工艺板块的组合和优化。从工艺研究角度看,我觉得建立制革工艺板块模式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
 
 
 
温:您在皮革科研开发、创新发明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请问哪些成果更为突出?技术要旨是什么?代表什么样的水平?
 
但:从接触制革专业的时候起,我就对酶制剂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很有兴趣,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总结,逐步认识到,酶制剂将成为改变整个皮革工业面貌的一种奇妙的生物质,并提出了基于酶制剂鞣前处理的制革生物技术的思路。我们在深入总结以往酶法脱毛、碱法脱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发明了猪皮臀部强制处理方法和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研究开发出变型少浴灰碱脱毛法-浸灰复灰废液循环利用联用技术,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工程、制革工艺板块模式以及层次分析法等科学方法,研究开发出基于酶制剂的猪皮鞣前处理技术,它包括酶脱脂工艺板块、酶-碱结合脱毛工艺板块和酶软化工艺板块等。上述研究成果至今也没有任何相同或相似的报道。今后,基于酶制剂的鞣前处理技术的发展空间,应在于研究制备出具有专一性强、纯度高、成本低的酶制剂。目前,从事猪皮制革的企业家、工艺学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正在向更高的层次冲刺,高档猪革的生态制造将是下一个目标!
 
 
 
 
 
淡泊以明志    宁静方致远
 
温:您平生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您所执着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如不介意,可否知道您的人生格言或者是座右铭?
 
但:上大学以前,文、史、哲是我最为爱好的。应该说,从小学到中学,奠定了比较好的文科基础。大学学的是工科,我就只好克制了原来的爱好,把精力集中到化学方面来,慢慢地培养起兴趣和爱好来。总的来说,我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书,不管什么书都喜欢读。在读书的时候根据书的内容确定读书的方式:浏览或者精读。此外,还爱好书法,曾先后临摹过“王体”和“柳体”,后来,发展成独尊“毛体”,毛主席的草书是我最为推崇和喜欢的。
 
    愚以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也一定有自己的追求,而任何执着的追求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在下对您说,我所执着追求的是“真、善、美”,您不会觉得我在说大话吧?一个人的追求会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我们那个时代的人,追求的就是这个,似乎我们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追求。实际上,要想把对“真、善、美”的追求进行到底,的确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我是不会放弃的。
 
至于谈到人生格言或者座右铭,在下似乎还没有资格言及。不过,我喜欢这么几句话:1.敬人者人恒敬之(它告诫我要懂得尊重别人,只有尊敬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2.完美名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其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它要求我正确对待成败得失与功名荣辱);3.闲谈莫论人非,闭门常思己过(它提醒我在任何场合不要说不利于团结的话,要更多地反思自己的失误);4.知足者常乐(它要求我淡薄名利、摈弃贪欲);5.仁者爱人(它教育我要充满爱心,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爱自己);6.让生命发出更多的光和热(它激励我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六句话是逐渐成为我为人处世的主要原则的,对照起来,我感到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以求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温:真善美乃人类的共同追求,然及其境者盖寡。看得出您的国学素养不错,国文根底也深,人才难得也!在您的从业经历中,与皮革相关的最难忘、最默契的合作者(或导师、或搭档)是何人?留给您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是什么事?何以见得?
 
但: 谢谢 老师的鼓励,余当尽力独善其身。在我的从业经历中有三个人是令我感恩铭记的,他们都是我的恩师。一位是 张铭让 教授。 张 老师是一位最模范、最优秀的导师,是一位人格高尚的皮革科学家和教育家,是我们皮革界的骄傲。他学识渊博、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关心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本科毕业论文结束后,我们师生之间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学毕业后我去了工厂,我们经常书信往来,我从中受到了许多教育和启发。 张 老师在来信中,经常把他的最新的科研思路告诉我,让我给他提意见。其实,我怎么可能提得出意见呢?偶尔我也大着胆子谈点自己天真的想法,而他总是给我一些肯定,使我对科研越来越感兴趣。每次来信中总是嘘寒问暖,令我非常感动。我们之间的通信一直保持到后来我考研回到母校。 张 老师虽然比我们年长许多,但是,他接受新生事物、创造新生事物的能力却一点也不比我们这些后生们差。在行业内,第一个提出“制革工业的绿色革命”思想的是他,第一个提出“生物质工程”并组建“四川大学生物质工程研究所”的还是他。在制革废弃物的高值转化方面,他更是身体力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天妒英才,让 张 老师匆匆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离开了他默默奉献了一生的事业。了解他的人无不为之扼腕。作为他的学生,我更是感到无比悲痛!真是:恩师仙逝痛欲绝,学有疑难可问谁?
 
(照片2。)但卫华研究员(左三)与 张铭让 教授(中)、
 
李建民客座教授(右三)及同事们在一起。
 
另一位是 吕绪庸 教授。和吕老的相识是26年前的事情。记得那是1983年的一天,厂里派我去北京出差,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到北京。我办完事后,顾不上去游览名胜古迹,径直到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皮革研究所去拜访吕绪庸工程师。吕工平易近人,也很健谈,我很快就没有了陌生感。吕工告诉我, 张 老师多次在信中提到你,还要我下厂的时候一定去看看你。我心中暗自庆幸,结识了如此学识渊博而又心地善良的长者。吕工知识广博,他教给我很多科研的技巧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的科研视野。他曾勉励我要多看书,多看资料,多做实验研究,理论要联系实际,要学会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还告诫我趁年轻的时候要多学点东西,英语不能丢,工作再忙,也要坚持学英语。后来,我在吕工的指导下,在3514厂完成了山羊帽口革的工艺改革,得到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的认可。从此,我和吕老成了忘年交。吕老言传身教,给了我许多启迪、教育和智慧,这些将使我受益终生。再一位是于我乃亦师亦友的 廖隆理 教授。他是我们77级皮革班的《制革化学及工艺学》的授课教师,他自谦曰:“启 蒙 老师”。我的这位“启 蒙 老师”可好生了得,上课可以不看教材,娓娓道来,可见其课下工夫。批改作业非常认真,要求很严格,所以,工艺课我是不敢含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工艺学的兴趣,就是从他授课开始培养起来的。想当年我们在成都制革总厂实习时, 廖 老师一再强调实践的重要,“强迫”我们动手做皮,他身先士卒,把嗓子都累哑了。1993年,我在成都科技大学科技开发中心工作,当时他刚从美国访问学者归来,担任皮革工程系副主任,他一上任就邀请我到系里任课,虽因故未能如愿,但由此我体会到他对我的关注和爱心。1999年,我被调到皮革工程系,从那时起到现在的10年中,我们师生紧密合作,共同承担了1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共同申请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全部获得授权。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热情地予以鼓励和支持,为我排忧解难,鼓励我奋勇前行。
 
(照片3。)2006年10月,在第七届亚洲皮革科技会议闭幕后,
 
但卫华研究员与业界老前辈吕绪庸教授、常新华教授合影。
 
三位恩师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甘为人梯。他们除了自己不遗余力地奉献外,还十分注意培养年轻人。他们明白扶持年轻人,就是扶持未来,就是让皮革事业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净化自己灵魂的最佳方式。我始终没有忘记过那些在我的人生道路上,默默地呵护我、关心我、支持我的老前辈、老师、同学、同事和朋友,没有他们的帮助,我难以取得如此进步。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温:当前,以一代 宗师张铨 先生名字命名的张铨基金奖和以中国工程院段镇基院士名字命名的段镇基科学技术奖倍受业界人士关注,请问您对创立和实施这一奖项有何评论?
 
但:张铨基金奖和段镇基科学技术奖备受关注,我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我们行业的幸运。可以预见,这两个奖项的设立和实施,对于发展我国皮革工业、促进学科发展、加速人才培养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借此机会,我想建议:两个奖项的实施,能否考虑对接与平衡,在奖励对象上体现各有侧重。如:张铨基金奖可侧重于人物奖,重点奖励那些在教学、科研和企业经营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在业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而段镇基科学技术奖,可否与政府科技奖相对应,除设立自然科学奖、创造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之外,还可设立创新设计奖。总之,希望“两奖”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自主求创新    行业必振兴
 
温: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精神,您觉得在皮革科技领域如何解读?如何营造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但:在下以为,作为一个皮革科技工作者,《纲要》是不可不读的。在这里,我想就两个方面谈点自己的浅见:
 
第一,《纲要》提出了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我觉得这对于皮革科技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问题在于,我们要研究确定:哪些需要重点跨越?哪些需要支撑发展?哪些又是能够引领未来的呢?这就涉及到整个行业的科技发展战略的问题。而行业的科技发展战略,又关系到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后劲,切不可等闲视之。自主创新是源头、是基础、是动力,鼓励和推动自主创新,应该成为我们行业科技工作的重点。自主创新应该集中在哪些方向上?愚认为应该紧扣高档皮革的生态制造、皮革循环经济、行业节能减排等主题。
 
第二,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创新也好,跨越也罢,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人才。可以说,人才为本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营造一个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形成老、中、青结合、多学科结合的团队格局。在皮革领域还有许多科技难题没有解决,这些难题是硬骨头,不好啃,靠单干恐怕难以解决问题,必须依靠团队作战,甚至需要“联军”作战。(2)大胆遴选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把更多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推到科研开发的第一线,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才干。(3)进一步加强皮革高等教育,应当鼓励企业更多地介入到皮革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搞好校企对接,为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冒尖,正确对待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正确对待冒尖人才,不搞求全责备。(5)在诸如加强学术技术交流、提倡和鼓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重视“草根技师”的培养以及解决他们的技术职称等方面,除了校企对接,还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温:有关制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成果很多,但转化为工业化生产时不少成果却遇到“瓶颈”,您是否遇到这种尴尬? 您认为真实的原因何在?
 
但:就我个人的直觉,为什么研究成果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会遭遇“瓶颈”?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府层面的原因外,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层面的原因。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厉,企业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制革过程中的污染治理,而较少有精力和实力进行制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制革本身就是一个微利行业,单纯依赖企业的投资,无法解决制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成果的转化问题。其次,也有技术层面的原因。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对于制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远不如制革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得多,研究得透彻。这样说,决无贬低制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成果的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意思。我想说的是,也许在某个环节上、某个方向上或某个单元技术上,我们还存在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又只有在产业化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再次,是技术成熟度与关键环节问题。一般来说,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实验室研究成果、工程化研究成果、产业化研究成果以及推广应用性研究成果等几类。上述几类研究成果转化遭遇“瓶颈”的可能性的大小次序是:实验室研究成果>工程化研究成果>产业化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性研究成果。这就提示我们:工程化研究是研究成果转化中的关键所在。还有一个问题,科研失败能否被宽容的问题,也是对科技发展有影响的。企业要求“吹糠见米”,一般不想在前期投入研究开发经费,更不能容许研究开发失败。站在企业角度,这种要求似乎不苛刻。而换位思考,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角度看问题,没有前期研究开发的投入,哪来的产业化科研成果?没有反复的失败和不断探索,哪来的成功?所以,我认为,大家都应该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暂时的失败。为此,我呼吁:希望政府、企业和一切有识之士,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程化研究,促进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
 
 
 
温:时光荏苒,岁月如流。您虽已年逾半百,但您在皮革事业上正如日中天,我和《中国皮革》编辑部同仁衷心祝愿您的事业一往无前。最后请问,您对我国乃至于世界皮革事业的未来有何企划?有何期盼?
 
但:衷心感谢您和《中国皮革》编辑部对我的厚爱,给我一次与您促膝长谈的机会。我对皮革事业始终充满信心。虽然我们正在经历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考验,处于“山重水覆疑无路”的艰难境地,但我坚信,皮革行业一定能够避“危”趋“机”、转“危”为“机”,奔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明天!
 
 
 
 
 
 
相关链接
 
代表著作:
 
l          《制革化学与工艺学(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l          《制革化学及工艺学(非制革专业方向用书)》高等学校专业教材,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
 
l          《轻化工清洁生产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委级规划教材(本科),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出版;
 
l          《现代牛皮制革实用技术》,但卫华,曾睿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l          猪正面服装革复鞣工艺板块的研究,皮革化学与工程,2001,11(1):23-32
 
l          猪服装革酶法脱毛工艺板块的研究,中国皮革,2001,30(3):4-7
 
l          猪服装革酶法脱毛工艺板块的研究(续),中国皮革,2001,30(7):11-14
 
l          3D-SC人工皮肤材料对新西兰兔损伤皮肤的修复实验研究,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5,9(6):317-319
 
专利发明:
 
l          “清除动物皮中抗原物质的方法”,第一发明人,专利ZL200410022505.4;
 
l          “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410022506.9。
 
l          “复合酶皮胶原处理剂”,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 03117914.2
 
l          “胶原基复合医用纤维纺丝原液的制备方法”,第一发明人,专利号:2004 10022604.9
 
                                                     ——转载自《中国皮革》2009年 第17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8742-269423.html

上一篇:深切悼念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
下一篇:怪才=杰出人才?
收藏 IP: .*| 热度|

2 罗帆 王力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