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绕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gwzu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博文

【转帖】钱学森写给外甥女的一批书信

已有 6736 次阅读 2009-11-1 14:24 |个人分类:怀旧|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988年,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钱老在信中写下:安贫乐道,真我中国知识分子之本色也。

 

 2008年10月26日,钱学森的侄孙女钱向民去北京看望钱老。

1947年,钱学森36岁时在国内拍的照片。

  钱学森念中学时的照片,当时大约十六七岁。

钱学森在杭州有近亲,陈天山。钱学森是陈天山的堂舅。陈先生今年66岁,2004年从航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在家。

去年,钱永健(系钱学森的堂侄)获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们采访过陈先生。(2008年10月11日,都市快报第三版报道经陈先生同意,独家刊登钱永健小时候的照片)

昨天,我们又去了陈天山的家里。

“我外公和钱学森的父亲是亲兄弟。”陈先生说,二姐一早打电话告诉他这个消息。“我马上问,老太太

(注:指钱学森的夫人蒋英)现在怎么样?她说钱永刚(钱学森之子)在电话里告诉她,老太太好的。老太太今年刚过90岁生日,原来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系主任,也是教授。”

钱永刚现在电话关机了。先生说,听到钱老去世的消息,他们都非常悲痛,“他是我们钱氏家族的骄傲,他的一举一动总在影响我们。我这几天还在看写他的一本书:《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陈天山翻出钱家的老照片。有钱学森念中学时和父亲钱均夫、母亲章兰娟的合影,钱均夫穿着马褂,钱学森穿着长衫;还有钱学森在上海结婚时的照片。

先生边给我们看照片,边讲起钱家的故事——

据我所知,钱学森平常很节约,国家要赔给他房子,他不要。

当时的钱氏大院在东街路887号(现在的建国北路369号)。钱氏大院以前有3万平方米,住的全是钱家的人。这个房子后来拆掉。分给我们房子,钱学森也分到一套。我当时写信给舅舅,他回信说,我是无产阶级,我不要房子。后来他把房子给了他的干女儿。

我还听我母亲说,舅舅从小喜欢飞机模型,爱好吹圆号。

钱学森1955年回国时,我11岁。在钱氏大院里面见过他,当时他穿一件花的毛线背心。那时他先是到我家来看望叔叔,就是我的外公钱泽夫。外公问他,你回来了?那我的儿子呢?(注:指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

钱学森说,我回来前叫过他,他说在美国生活得蛮好。那时,永刚和永真(注:钱学森一对儿女)也很小,只有七岁左右。我们还跟他们一起玩的。

我第二次见他,是1967年。我去北京,在他家里。

钱学森自己上世纪60年代来过杭州。“这以后,只有他的夫人和儿子回来过,钱学森叫他们给父亲钱均夫上坟。”陈天山说。

陈天山说,去年钱老身体还不错,有个医疗小组在照顾他。今年,他的眼睛、耳朵都不太好了,钱老曾对陈天山的两个姐姐说:“我现在只有脑袋很好。”

陈天山的大姐在北京,二姐在天津,在南开大学当教授。两个姐姐与钱老交往较多,陈天山昨日回忆说:

钱老在病床上时,仍经常看书,还看文学类的。我姐姐问他,你怎么还看这类书,他说搞科学的,各门学科都要了解。他的知识面很广。

钱学森和二姐经常通信,他给我二姐写的十几封信,我这都有。我二姐是搞理论物理的,量子力学。他们书信交流、研究学术。

今年七八月份。听说他身体不大好,我们本想去看看,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

钱学森去世的消息,我二姐也发邮件通知在美国的钱氏亲戚了,其中包括钱永健。

钱学森写给陈天伦的信(摘录)

天津市南开大学物理系

陈天伦教授:

我很高兴听到您和延炘教授一家在当前高等院校纷纷搞“创收”的环境中,竟能“安贫乐道”,“以不变应万变”,真我中国知识分子之本色也。让我对您和您一家表示敬意!

钱学森

1988.12.26

陈天伦教授:

好久不通信了。但近读报上关于您校数学研究在陈省身先生指导下,人才辈出,是大好事!从而对我国理论物理界也有点担心,进取精神似欠不足。

......

我真希望中国出几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呀!

钱学森

1988.6.30

我因年老行动不便,已不再出席会议,所以您也就不再在电视上看见我了。我是在家看书读报刊,想问题,与同事用书信讨论问题,效率也很好。请释念!蒋英(注:钱学森夫人)还在家教学生,最近她的学生又在莫斯科大赛得金奖,她也高兴。

钱学森

1994.7.4

(注:陈天伦是陈天山的二姐)

本版照片原影件均由陈天山提供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徐斌 摄影 韩丹    编辑:易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206-266698.html

上一篇:钱学森的导师:“超声速时代之父”西奥多·冯·卡门
下一篇:【转帖】2009年中国部分高校SCI一区论文统计(截至10月30日)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