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初,日军侵袭赣州,雨雪天步行逃难至瑞金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13)
1944年夏秋之际日本侵略军占领衡阳、桂林、柳州等地之后,便切断了东南一带与西南内地之通路。那时我国东南地区尚有一大片国土未被日军侵占,包括江西中南部、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连成一大片。当时位于东南地区的大学,较著名者有:江西的中正大学和中正医学院,福建的廈门大学和暨南大学,广东的中山大学,还有一些小型的专科院校。广州沦陷后,中山大学迁至粤北靠近湖南省、粤汉铁路上的一个小站坪石,1944年夏秋之际日寇打通了粤汉铁路,中山大学再度被迫迁校,但我一直没有搞清楚中山大学再度迁至何处?十三中升学率很高,1944年之前,十三中高中毕业生不少人前往西南升学; 1944年夏,前往西南的交通线被日寇切断了,十三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大多数人便只能在泰和(当时江西省的战时的省会)投考大学。于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有不少人进入了中正大学。
1944年10月间到赣州龙岭中正大学分校(专管一年级学生)报到。那时中正大学校长为肖遽教授,经济学家,原是西南联大的教授;中正大学分校的主任是罗容梓教授。由于原在高中同班同学有不少人也进入了这个大学,我在课余时交玩的朋友仍是在高中时比较接近的那些同学。我们都没有想到,入学不到两个月,又发生了变故。
1944年12月下旬,占领衡阳的日军向东南,占领韶关的日军向北,合围赣州。赣州沦陷后, 日寇沿赣江两岸接连进袭吉安、樟树,并直达日军在江西的据点南昌。日寇的侵袭竞势如破竹,充分说明了在1944年,国民党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大幅度的下落,这使广大知识分子开始对国民党和蒋介石不满。当日军快接近赣州时,罗容梓主任召开学生大会,宣布分校暂时停课解散,让学生各自逃难,并说中正大学打算迁至宁都,要大家等待复课的消息。于是我和同学们便开始了一次辛苦和难忘的逃难历程。为甚么学校解散,让学生各自逃难?为甚么中正大学分校不组织学生集体撤退?(那时,十三中在校长的带领下,曾组织师生集体撤退至吉安以西的赣中山区藤田)当时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现在回想往事时,我觉得这是个问题。可能的原因估计是:1),对几百个学生的安全,学校领导怕负责任;2),学校怕大学生不好领导。学校不管,学生们便各自想办法逃难。
堂兄方增得知大伯父将去瑞金,邀我同往瑞金。龚保根与陈秉常拟去宁都投靠亲友,由于中正大学将迁宁都,增哥和我也可能去宁都,于是四人结伴同行。龚保根与陈秉常是我们在十三中同班的老友。当时根本无法坐上汽车,只能步行。为了保住行李,保根与秉常极力主张买了一部独轮人力手推车;他俩和增哥轮流推车,他们照顾我年小力弱,不要我推车,只要我在上坡时帮忙拉车。我们沿公路而行,逃难的人很多。从赣州出发,走了两天,到达于都;沿途谈谈笑笑,难中取乐,倒也愉快。在于都找到了暂时在该地工作的、中学同班级友郭先弧,在他的房东家租了一间房住了两天,自己买米买菜烧饭吃。在于都,增哥碰见大伯父单位的运输船,管理人答应代运我们的行李到瑞金。于是增哥和我决定去瑞金,便与保根、秉常分手;他们继续推车去宁都,增哥和我轻装步行前往瑞金。却碰到雨加雪的坏天气,路上甚为辛苦,鞋袜尽湿,脚冻难受。从于都出发,路上走了两天半,到达瑞金。赣州至于都一百多华里,于都至瑞金大约二百华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