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志的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wenzhi

博文

教授吵架如同发春的猫

已有 5882 次阅读 2009-10-8 11:54 |个人分类:学术共同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教授, 吵架, 发春的猫

  

    国庆期间,科学网博客很热闹,我经常浏览。这两天,两位教授在“吵架”,许多人在旁观。这里我不免想到我在今年初看到的一篇美国某大学校长所描述的教授吵架的博文(tw.myblog.yahoo.com/windcity-crazywords/article?mid=2001&prev=2060&next=1460&l=f&fid=7
),可惜刚才我没点开。这次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教授吵架”的热闹景象。

    我以为,教授吵架很正常,如果为了学术见解、为了学术思想、为了学术观点、为了学术创新,争鸣、质疑、批判、申述......十分值得。但如果出于搞垮(臭)对方、人身攻击、谩骂、侮辱,甚至伤及对方的老师、家室、同事、学生等,这不是学术自由,大可不必,毫无意义。更不能理解的是,科学网博客编辑部还将这样的博文作为本周排行的前位,推波助澜,这给本来就处在极其激动的双方,以及急于看热闹(如发春的猫群)的人们,注入“激素”,这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是想提高点击率,火上浇油?还是要帮谁的忙?如果是谩骂,建议最好请在彼此的电子邮箱中进行。

    我在想,为什么我国的学术批判、学术争鸣、学术质疑不能正常进行,可能没有“对事不对人”的学术氛围有密切关系。在现实中,如果某人对别人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就事事总与这个人的人格联系到一起,这就难办了。如果这样,不仅学术争鸣不能进行下去,以后也不会有人敢于出来主动讨论问题,出现学术质疑的“失语”或“哑火”。

    我们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批评自由,同时遵循学术道德,担当学术责任。我们提倡学术批判、学术争鸣,同时尊重对方人格,不妨碍对方和他人自由,保护对方人身安全。

    下面,我将我保存的这位美国校长的博文贴出来,供大家交流。

    如果治理人民像是牧羊,管理教授就像是牧猫(Herding Cats)。是的,牧猫。没听过吧!牧猫,是一个在美国学术界的流行语,用来形容管理教授的困难,就好似要把一群猫集中看管一样困难。
   猫,是个谜一般的生物,安静,深沉,而且不可预测。
   学者就像猫,离群而独立。他们是高傲的精英分子,心理上有洁癖是他们的常态。当他们想亲近你时,是温文有礼的。他们会悄悄的靠近,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用他轻软如毛皮的词藻,轻轻的靠近你,摩擦着你的感觉。倘若如此不能引起你注意,他们会选择轻声呼叫,阴柔的,磁性的,盼你怜爱,欣赏他们的高贵。
   教授们开会,就像三月发春的猫群。张牙咧嘴,争风吃醋,那还算是好的。哀鸣整夜,扰人清梦,也还可以接受。反正一年就那么一两次。最怕的就是两猫对峙,互不相让。公猫相斗,毛发直竖,挺背如弓。母猫对骂,尖酸刻薄,面色狰狞。公猫母猫打架,更是精采,脸红脖子粗,互相都挂彩也不退场。
   不一会儿,各方人马捉对厮杀,会议室这个大战场被分割成几个较小的战区,有趣的是,大家都搞不清楚那只是敌人,那个是朋友。猫嘛,本来就不喜欢结党,若真有同仇敌忾这档事,一定也是短暂的盟友。这吵吵闹闹的会议是啥都解决不了。终于,领头的老猫说话了:﹝大家再不坐下开会,午餐就要收起来了。﹞为了吃这免费的一餐,大伙咕咕哝哝,不大情愿的回到座位,间歇还夹杂着几声势威式的低吼。会议不了了之,人人悻悻然离场,刚才秘书们准备的会议资料,丢的一桌都是。
   假若你以为这一轮的猫打架已经结束了,那你就错了。猫可是无情又记恨的,这斗争的战场由会议室转到大伙的电子信箱。这时候,你就会惊讶的发现,教授们打字的速度非常快!在短短的一下午,你的电子邮件信箱就会塞满了长篇大论,比整个学期学生该读的论文还多。一来一往,再加上附加的文件,让你删不甚删。别小看这些垃圾邮件,将来可都是呈堂证物的,而不小心浏览到这些信件的我们,不久就会收到法院传票,准备出庭作证吧。
   教授如猫,别以为你养着牠,给牠吃饭,她就会像小狗一样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她跟着你,是精确计算过的结果。当时空改变,或牠的身心受伤,牠会独自躲在伤心的角落,静静的舔嗜伤痕。伤愈后,就会悄悄的离开,去寻找另一个叫做主人的东西。又是期末了,去年加入这一个猫群的三位生力军,明年不知还会剩下几只。那只带头的老猫桌上,现在一定又多了几封辞职信。我知道,明天,我在这猫群一定有个新任务:去广荡的世界寻找,去寻找另外几只战败的,没有家的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2814-260451.html

上一篇:解析科学网博客“意见领袖”
下一篇:在学界“白毛女”能嫁“黄世仁”吗?
收藏 IP: .*| 热度|

13 傅蕴德 苏青 任胜利 王应宽 曹聪 吴渝 丁甜 吕喆 郑文达 yinglu scnlong pkuzeal zhangshu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