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被惊扰了午睡的懒家伙(确认是澳大利亚袋貂) 精选

已有 8710 次阅读 2009-10-2 18:03 |个人分类:故事人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澳大利亚



你就那么安静地抬起头,以清澈的目光打量着,凝然不动,全然不管你那大大的黑眼睛、圆圆的红鼻头和尖尖的小耳朵已经让一群粉丝惊呼着拿出相机一阵猛拍……女士特有的夸张表达在你那里都犹如见怪不怪。

就在大家准备在草坪上召开班会的路上,是我发现了你。那时,我们大家都瞄准了图书馆旁那片绿油油的草地,而且刚好在一棵桉树巨大树冠的阴影下可以让大家围着圈席地而坐。于是,大家便抄了近路走过去。

就在大部分人绕过一棵柳树的垂柳走向目的地的时候,我也刚刚走过,却突然对视线中无意暂留的图像心存了疑惑——虽然大脑还没有来得及分析里面的内容,第六感捕获到的内容却足以让我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下意识转身回走了几步,来到柳树的树干面前。

定睛一看,在柳树主干的第一个分支处,其高度恰好和我的身高相当,有一团毛茸茸的东西卷曲在那里。先惊呼了出来:“啊,这是什么?”然后,我才仔细打量起来。在很多走在我前后的好奇女士闻声而来的时候,我已经发现这团毛茸茸的东西在一起一伏——这显然是呼吸所致!

随着聚集的人多了起来,猜测也多了起来。一个胆大的女士准备用手去拨弄一下,尝试了几次都害怕得缩了回来。于是,纷乱中,有人说“不要去打扰它”,虽然这声音里有我一份,但心底还是希望弄清这个小家伙到底是谁,居然随随便便地就在这么低矮的树干上呼呼大睡。

不过,好奇心最终战胜了一切。终于有人拨弄了一下它俯身处的小树枝,它一下就动了起来,探出头和小爪来搭在更高一点的树干上。大家纷纷惊呼,转到正面仔细观察。

当然,第一时间里,所有人都看到它的可爱模样——这下,惊呼声更高了。好像女士们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无法言说的喜爱之情。接着,很自然地要弄清它的身份。不知道是谁大胆地“预测”(不如说是希望)到:“是考拉!”马上,大家都表达了反对意见。

上个周末刚好去了某自然保护区,大家交了2澳元的门票,就是冲着所谓考拉展去的,结果在园子里转悠了半天,如司机指示一般把大家的头傻乎乎抬着打量桉树林中的桉树,也没有一个人有幸看到考拉的踪影。因为早就有人不断给我们预告:“你很难看到考拉,它们总是呼呼大睡。”于是,大家的心态都相当平衡。

我们所去的区域是堪培拉2009年2月山火灾难中那只“英雄考拉”被发现的地方。在当地司机的抱怨中,我们得知“英雄考拉”虽然在大火中死死抱着桉树顶上的枝桠幸存了下来,没有成为“英雄烤啦”(我的说法),但是,却因为当地人要到处要捐助重建森林植被而带着该英雄四处巡回展出,结果被活活“展死了”(小翻译俏皮的译法)。

 

澳大利亚“英雄考拉”不幸去世,http://cblog.chinadaily.com.cn/port/feifei/232207407113.shtml


因为我看到了柳树上它卷曲在身体下方的一段长尾巴,我肯定猜是“松鼠”。

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在澳大利亚看到“松鼠”。此前,我在加拿大和英国都看到过在草地上惊慌或不慌不忙跑过的松鼠,也拍了一些照片。不过,它们总归是受不得惊吓的,即便我们宁可不动也不愿意惊扰它们,愿意多拍一点照片的时候,它们也往往很不领情地自顾自跑开。那小小的身躯和灵活的跳跃,总是让看官们望尘莫及。

然而,这个家伙可真不是小家伙。它的体型可以和一个小型的宠物狗媲美,光滑的灰色毛皮和胖乎乎的肚子都给女士们增加了无数向往:“如果抱在怀里会多可爱!”还别说那露出来的头就加分不少。

更特别的是,它是在懒洋洋地半发着呆、半打量着。虽然才被惊醒了美梦,它似乎也懒得改变一下午睡的场地。在女士们忍耐不住的呼声中,它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眼神和姿态,偶尔亮起的闪光灯也没有让它表示出一点惊慌出来。

这个胖乎乎的大“松鼠”像足了澳大利亚的考拉,夹在树干中呼呼大睡,而且全然没有半分对人的忌惮。比起那些看到人就会惊慌逃开去的袋鼠们,这个松鼠简直堪称全世界松鼠家族的异类了。




(班上同学费劲心思才在保护区拍到这张袋鼠妈妈和宝宝的照片,其他袋鼠正在逃呢)

大家惊呼完了,照片拍好了,也就继续向目的中的草地进发,留下小家伙在柳树上发着呆。

开会期间,我惦念着小家伙的动向,专门走回又看了看。它依然回复了一个毛皮团的模样,不见头尾,在树干中呼呼大睡着。

这时,天是淡蓝淡蓝的,即将临近黄昏的太阳斜斜地穿过下垂的柳树枝叶,在飘飘荡荡中闪着嫩绿的斑驳光亮。世界都好像静止了,就在这个毛团微微可见的起伏里,在它无所顾忌的睡姿里,在它安宁祥和的美梦里……

 


补记:王德华老师在留言中确认这个大大的懒家伙是澳大利亚的袋貂。我赶紧google一下,发现的照片果然和这个家伙一样。更多信息参见www.hudong.com/wiki/袋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846-259333.html

上一篇:有趣的Exmond先生
下一篇:别了,堪培拉(修订)
收藏 IP: .*| 热度|

16 武夷山 苏青 杨学祥 王汉森 陈绥阳 曹广福 王德华 曹聪 吴飞鹏 陈安 杨秀海 马丽丹 吕乃基 李学宽 王立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