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学习规律,一般在学习初期,水平提高较快,后来会稳定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提高,达到一定平台后又保持稳定,如此不断循环提高。这几年,是我科研水平突飞猛进的时候,经过若干学习循环,应该说总体科研水平还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几年来,共拿到各类省厅级课题近10项,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数量也处在较高的水平。最近两年,一方面在冲击国家级课题,当然另外一方面也在申请小课题,基本是逢课题必报,有趣的是,不仅大课题难以申请,厅级课题也拿不到了。
一、大课题拿不到的原因分析
第一,功力可能有限,课题报告总体水平不够。
但是,这也是相对的,我手上有两本专著已经完工,等待经费出版,如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后期资助项目,我相信两个都可以中,一本专著发表了权威和核心期刊论文15篇,一本专著发表了权威和核心期刊论文30篇。所以说,科研能力不够仅能说明少部分问题。
第二,依托单位实力不够
这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我在一所高职院校工作,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批准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16140项,其中高职院校获批课题7项,资助率近千分之四,全部是自然科学类课题,没有一项是管理科学部的课题。
看到网上有学者申请4次、5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于成功的消息,真为他们高兴。我从2004年开始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今已经6次,全部没有成功。现在脾气特好,屡败屡战,平时的积累不算,不就浪费我半个月时间吗?没有关系,只是有时觉得对不起恩师和朋友,他们每年都帮我进行修改,花了不少精力,也对不起协作单位。
总之,这方面需要继续花力气,多交流,多思考,多申报,不灰心,希望有所突破。
二、前几年小课题申请成功的原因分析
第一,课题选题时髦。
由于没有什么科研基础,在申请课题时往往跟踪热点,什么时髦申请什么,往往颇有收获。申请下来的课题,大多数属于这一类。
第二,一些课题选题不错,水平较高。
也有少数课题,水平还是相当高的,拿到实至名归。
第三,前几年竞争不强。
前几年,高职几乎没有什么科研的概念,做研究的少,高职院校也很少,总体不多,后来短短几年,高职院校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教师也随之增加,当然竞争也更激烈了。
三、近两年拿不到小课题的原因
一旦课题超越了评职称需要,下面我思考得更多的问题是做一些真正的研究和创新,而 不是那些基本上每年都在重复选题的没有太多创新的研究,我曾经研究过几年某省级课题指南,发现每年的论文选题都大同小异,重复研究问题不少。当然,这并不是说相关主管部门设立这些课题没有意义,在科研之初,适当给一些年轻人这类课题确实能够增加自信,具有引领作用。
近两年申请的课题,多是基础理论研究,我定量研究方法见长,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很多学科和课题需要一流的研究方法。这里面有几种情况,一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采用该领域传统的方法,比如借助研究猪肉供应链的方法,用来研究牛肉供应链,虽有创新但总体突破不大,这是初级阶段。二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首次采用某种成熟的其他领域的方法或通用的方法进行研究,比如首次用DEA效率分析来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这是中级阶段。三是某个领域的研究,采用全新的研究方法或方法组合,进行独创性的研究。一旦取得突破,不仅该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而且研究方法本身可以在其他领域推广。做方法的创新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这是高级阶段。我目前申请课题的方向,就属于最后一种。
现在的小课题评审,由于申请者人数众多,如果全部请一流的高水平评审专家,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评审成本太高了。因此,大部分评审专家,对第一类研究课题的评审,往往得心应手。对第二类课题申请的评审,可能有些力不从心。对第三类课题的评审,恐怕更加难以驾驭。再加上门户之见,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根本就不懂科研是什么,怎么可能进行一流的研究?
这里没有半点对评审专家的不敬之意,文艺评论家可以不是作家,但是对于科研课题的评审,如果专家没有相当的知识广度,没有很好的跨学科能力,确实难以做好评审工作。
我给几本核心期刊审稿,看不懂的论文经常退审,因为现在学科交叉太强了,看不懂很正常。我投稿的论文,也有一些专家的审稿意见有些外行,但总体上,我相信在学术论文评审中,专家们退审是普遍现象。在课题评审中,如果是远程盲审,估计退审的现象会有,但是如果是会议评审,估计很少有专家说,这个本子我看不懂,请你看看吧,可能专家面子挂不住。
什么是令人尊敬的专家学者,敢于说某个问题我不懂,或者说某个问题我缺乏研究。什么都懂的大家不是没有,即使某些学者的知识广度不错,但深度也会有限,世界太大,知识体系太复杂了。什么是科学精神,敢于说不懂也是科学精神。
建议对于小课题的评审,最好采取盲审,并且规定一定比例的退审率和一定比例的通过率,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评审工作的质量。
2009.9.9 俞立平 于邗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