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雄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xing128 多转!多看!多学!多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博文

引自互动百科 什么是伪科学

已有 5135 次阅读 2009-8-17 14:33 |个人分类:资料搜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什么是伪科学

什么是伪科学_5分词条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

Pseudoscience

伪科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43年,是由一个希腊词根 pseudo 和一个拉丁词根 scientia 组成。pseudo 对应英文为 falsescientia对应英文为 science

false,有虚伪,虚假,错误,捏造等含义;scientia 指知识或某一领域内的学问。pseudoscience 一词在使用时常含贬义,汉语一般译为伪科学

关于伪科学(pseudoscience)一词的定义是有争议的,通常的定义是:

 自称为科学,但又不遵循科学方法的知识或理论。 

伪科学貌似科学,但无法用科学方法予以检验。在西方,骨相学(Phrenology),占星术(astrology)等被认为是典型的伪科学。

19世纪卡尔·波普尔提出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的标准。比如:

 上帝创造了宇宙(God created the universe)。 

就是不可证伪的,所以这样的知识属于非科学,它们在科学的领域之外。按照波普尔的可证伪原则:哲学、数学、神学、宗教等都不是科学。但波普尔并未给出非科学与伪科学的清楚划分。他列举星相学、精神分析为伪科学的代表,而爱因斯坦相对论为科学的代表。

1978年,Paul Thagard 提出将那些在相当长时间内比其他竞争理论发展缓慢的理论区分出来,会有助于我们判定伪科学。原文:

 Paul Thagard (1978) proposed that pseudoscience is primarily 
distinguishable from science when it is less progressive than
alternative theorie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the
selective and or lack of attempts by proponents to solve
problems with the theory.

1984年,Mario Bunge 提出将“信仰领域”(belief fields)和“研究领域”区分开,会有助于我们判定伪科学。

科学哲学家保罗·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区分科学与非科学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而且在科学的某个领域内适用的判定(伪科学)标准未必适用于其他领域。Thagard (1978)从社会学的角度就伪科学问题讨论:

 教育人们科学是如何地区别于伪科学是努力让公众不要漠视科学的哲学努力。 

原文:

 elucidation of how science differs from pseudoscience is the 
philosophical side of an attempt to overcome public neglect of
genuine science."

根据美国1988年关于公众科学知识的调查,50%的成年美国人反对进化论,88%的人认为占星术是科学。

伪科学标志小结

  1. 含混,夸大或无法验证的断言(Use of vague, exaggerated or untestable claims)
  2. 对理论超级自信(Over-reliance on confirmation rather than refutation)
  3. 对其他专家的检验缺乏开放态度(Lack of openness to testing by other experts)
  4. 缺乏进展(Lack of progress)
  5. 过于个人化(Personalization of issues)

科学也是区别于启示(revelation), 神学(theology), 或属灵的(spirituality)。如果不自称是科学的或与公认科学事实违背,使用启示的方法获得知识不被认为是伪科学。(注:这里的讨论与西方基督教传统有关,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信仰和理性是获得知识的两个可靠来源,但它们都只在各自领域内适用,不互相冲突,见:关于上帝“存在”的说明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的代表,罗马天主教会的官方哲学。)

伪科学与前科学

前科学(protoscience)指的是科学建立之前所形成的理论,如化学的前身是炼金术,医学的前身是巫术等。费耶阿本德认为很难在科学,前科学,伪科学之间进行区分。如前科学很容易与伪科学混淆,但前科学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有价值的。(注:炼金术的基本理论或根本目的是:将贱金属变为贵金属。用化学的概念看,这是错误的,但炼金术使用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天平对质量进行精确测量对导致化学的产生是极其关键的。)

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问题

经过一个多世纪科学哲学家(或科学史家)与科学家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对话,尽管大家对科学方法有很大程度上的认同,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问题仍然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很多被贴上伪科学标签的研究者及其理论的支持者质疑分界太过严厉,一些现在被接纳为科学的领域曾被认为是伪科学或具有伪科学的某些标志,如结果没有可重复性,缺少可证伪性。(注:维基百科中未给出参考文献。)

有些理论家认为实验验证本身并非一定是科学方法,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认为在他的理论(范式理论)和卡尔·波普尔的理论中实验方法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原文:

 can testing play a quite decisive role 

Daniel Rothbart 认为科学的重要标志并非实验的成功,很多真科学往往已经被实验否定。原文:

 the defining feature of science does not seem to be experimental success, 
for most clear cases of genuine science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falsified

这是否意味着科学理论必须能够解释所有与其竞争的其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在经验上与竞争理论相冲突并导致与竞争理论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这样一个理论是科学的或非科学的就依赖于历史的环境。如果它比同时代的其他解释更好,就意味着科学进步。比如在古希腊,很多领域,如:迷信(superstition),宗教(religion),魔法(magic)和神秘(the occult)被认为是正统的科学。这就是科学理论相互竞争的模型,Rothbart 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模型。(注:在古希腊,即便是苏格拉底这样死于渎神指控的哲学家,他认为自己是信神的。更具体一点,托勒密的地心说当时在预言天文现象时要比日心说更有优越性。)

库恩认为相互竞争的范式(注:科学史家拉卡托斯称之为科学研究纲领。)之间的竞争很容易导致相互漫骂,他们会各自向公众寻求支持,而公众是缺乏判断竞争理论的能力的。科学哲学家 Larry Laudan 更认为伪科学一词并无科学意义,它大多时候描述了我们的情绪:

 如果我们需要站出来并进行理性的讨论,我们会冒出伪科学或不科学这样的词汇,
它们完全是空洞的说法并仅仅对我们的情绪有影响。

原文:

"If we would stand up and be counted on the side of reason, we
ought to drop terms like ‘pseudo-science’ and
‘unscientific’ from our vocabulary; they are just hollow
phrases which do only emotive work for us".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Richard McNally 认为:

 伪科学一词仅仅是在传媒争论中快速否定对方的煽动性的废话。 

原文:

 "The term 'pseudoscience' has become little more than an inflammatory 
buzzword for quickly dismissing one’s opponents in media sound-bites"

曾经被认为是伪科学的科学

在科学史中我们甚至可以找到曾经被(科学共同体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伪科学的理论后来又成为大家公认的理论,如: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

科学家有时会因为理论缺少可能的实验检测,而称该理论为伪科学,比如宇宙论就曾被认为是伪科学。(注:说到宇宙学,我立刻想到的是“针尖上能占多少个天使”这样的中世纪哲学问题。)现在很热门的弦论(string theory)也因为同样的理由被一些物理学家批评。如:李·斯莫林(Lee Smolin)的The Trouble with Physics: The Rise of String Theory, the Fall of a Science, and What Comes Next.一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9902-249877.html

上一篇: 转 江怡:当今美国实在论的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下一篇:科学哲学及其相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