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提供样品当然可以署名 精选

已有 8825 次阅读 2009-8-5 01:13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提供样品当然可以署名。注意:这里说的是“可以”署名,没有说“必须”署名。究竟有没有名字取决于双方的约定和协调。

比如说现在国际上有很多课题组在研究超导体,有的实验室专长测试,而有的实验室有专门设备、技术和人员合成超导体,于是就产生了合作:擅长合成的实验室采取“来样加工”、“按要求定做”的形式合成超导体,提供给需求方(即主抓这篇合作“文章”的“操盘手”,或者说负责人),发表文章的时候双方名字都在。这种现象在国际上非常普遍。

再比如离子液(一种高沸点的新型有机溶剂)是昂贵的化学品,一克离子液价值几十甚至几千美金,有的还买不到。如果做实验需要100克离子液的话,实验室都要“砸锅卖铁”了。于是提供离子液样品成了“生财之道”:业界有的人专门批量合成各种各样的离子液,并且按照合作方的需求“来样加工”、“按要求定做”,发表文章的时候有名字。

无独有偶,我以前实验室有个做表面化学的博士后需要某种稀缺的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做实验,该化合物市面上买不到,而且容易分解。他们找到系里一位有机化学教授及其博士后,让那个博士后参照文献方法合成了同位素标记的样品,最后文章发表时,表面化学博士后为第一作者,有机化学教授的博士后为第二作者,有机化学教授为第三作者,我以前的博导为第四作者兼通讯联系人。我以前的博导是个在署名上面非常严肃谨慎的人,我想这样做无可厚非,完全正常。本来说好了就是合作的嘛!

有的人说提供样品不可以署名,只要在致谢里写明谁谁谁提供了样品就行了。但是这种说法有漏洞。

首先,是“提供”了,还是“合成”了,还是“发明”了样品?如果提供者从自己实验室架子上拿出一瓶氢氧化钠,匀出一点给讨样品的人,当然不用署名。如果自己是图书管理员,从书架上拿一本书给科研工作者,当然不用署名。如果自己是博物馆管理员,用纳税人赋予自己的权利把别人开采、国家收集的标本出借给研究者,当然不用署名。

但是如果提供者自己发明了样品呢?好比说,我把黄金放在一系列磷酸盐载体上,发现催化效果有的好,有的坏,把“金矿”的“地图”画好了。你知道了我的未发表的结果后,拿了我最好的催化剂,用我探好的金矿地图开采出黄金,那么是否我也可以分得一点黄金呢?

其次,“提供样品不可以署名,只要在致谢里写明谁谁谁提供了样品就行了”,这句话是从哪一方的角度说的?是从讨样品的人的角度说的,还是从“提供”样品的人的角度说的,还是从中立的第三方角度说的?如果“提供”样品的人这么说,那好,您遇到的具体问题解决了。但是问题是不是所有“提供”样品的人都这么大方。

不信的话,请您写电子邮件给同行外国科学家,向他索要样品,只在致谢中说明,看他给不给。有的科学家会回复说样品已经用完了,或者说前面一个博士后已经走了,或者干脆说自己也在用。有的科学家甚至理都不理,不回复电子邮件。

道理很明确:人力、物力、时间都是稀缺资源,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不会平白无故地把自己的资源浪费到和他“不搭界”的别人的研究中去的。您叫人家科学家差遣他的研究生为您花费几个星期时间、数千美金免费“提供”样品,别人凭什么帮您?如果要帮您,也要帮别的要求提供样品的人,那么他们自己的科研要不要做了?

如果“提供”的样品是架子上现有的、不涉及知识产权和技术机密的、廉价的、不需要很多时间就能批量合成的、举手之劳的,那么科研工作者才有时间提供。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合作成了一种方法。“合作”蕴含的意思就是合作署名。这些说法在国外很多书里都有论述,如On Being A Scientist, At the Helm: A Laboratory Navigator, Who Wants to be A Scientist等。

此文的目的并非为自己辩护(我并不是做这个提供样品而署名的“生意”的),而是结合国外具体的事实和书本资料理顺思路。平心而论,到处提供样品的人,对科学研究当然是有贡献的,他提供的样品,推动了科学的进程。我还见过到处提供样品、为他人“跑龙套”的人得了总统科学奖。

但是在一般科学评价体系中,总是考虑科研工作者自己在科研上的主要贡献,即是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而提供样品的人的名字往往在很后面。因此也不要把靠提供样品的人想象得太坏,因为他吃这碗饭不容易,更何况很多人向十几个地方提供了样品,才有一篇文章“进帐”。也许他以为他“赚”了,但其实他并没有,甚至得不偿失。真正得利的还是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



论文写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247513.html

上一篇:在美博士后的生存状态【发表素材】
下一篇:在美国做博士后【已发表】
收藏 IP: 222.70.0.*| 热度|

8 武夷山 王晓明 陈苏华 刘占宇 高建国 王立 littlejoy lftkf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