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高明
本文2009年7月13日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记得《红楼梦》里,薛宝钗说过这样一句话:“药岂是混吃的?”因宝钗身体不好,吃一种叫冷香丸的药,宝玉看到了,淘气的他也要抢着吃,宝钗嗔怒地说了上面的话。是药三分毒,宝钗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可如今,药不仅混吃,而且达到了愈演愈烈的地步。这可从人药、兽药、农药、森林药的滥用得到充分体现。其结果是,药是越用越多了,可病则不见得治好。从人体健康到生态系统健康,都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
让我们先从人药说起。祖国传统药物多取自天然材料,副作用少;西药以人工合成为主。西医治病针对具体的病因,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遗憾的是,花重金买的药物可能不治病,反而要人命。几个月前,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英国药物安全管理机构(MHRA)发现,69种常用非处方类儿童感冒药和咳嗽药不仅不管用,还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甚至有致命危险。MHRA援引报告称,至少有5名两岁以下儿童因过量服用此类感冒药而死亡,100多儿童出现有害反应症状。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感冒花不到一块钱就能治好病;现在感冒到医院,医生几乎全给开输液处方,少了两三百元钱治不好。可见,那些与感冒无关的药物也是开给人“混吃”的。
兽药是给动物吃的。这里的“兽”不仅仅指哺乳动物(生物学意义上的兽类),而泛指家畜、家禽、鱼类、蜜蜂、蚕等人工饲养的各种动物。 通常,兽药包括血清、菌(疫苗)、诊断液等生物制品;兽用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单就抗生素类、生化药品这几个小类来看,就有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学名词,如阿苯达唑、氨苄西林钠、苯甲酸雌二醇、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片、泛酸钙、磺胺甲恶唑,等等。据说,三聚氰胺是做为行业潜规则,使用了十几年的,直到出了人命,才发现它连“饲料添加剂”也不配。但无论如何,类似的物质,人们还是给动物们吃。人们是在吃出问题后,才学到了许多化学名词,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等。一些养鸡户为了让鸡少患病,将磺胺类药物掺入它们的日常饲料中,甚至还使用禁用药物喹乙醇、呋喃唑酮等。那些残药会通过肉、蛋危害人体。有些药物,说是明令禁止的,但有谁敢保证,那些不该进入食物链的东西如瘦肉精之类,没有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呢?
给植物吃的药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庄稼的,也称农药;另一类是给树木的,称森林药物。农药又分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由人工研制合成而来,常用的就有300多种。除草剂是抑制庄稼外的草本植物即“杂草”的,通常也是和农药一起出售。给森林吃的药,多发生在那些单一种植的人工纯林上,松材线虫、美国斑潜蝇、萧氏松茎象、天牛等,都是常见的森林害虫。对于森林虫害的控制,也多采用化学药物,有些还没有特效药,如林区广大职工就呼吁科学工作者,尽快研制出诱杀萧氏松茎象的特效药来。草原发生蝗灾等也通常借助于药物,因治病的对象都是草本植物,就将其归入农药一类了。?
上述四种药物中,给人吃的药有医生把关,给动物吃的药有兽医把关,如果医生有起码的医德,如果控制了“混用药,乱用药”,人就能少吃一些不该吃的药物;给森林吃的药,因离老百姓远,除其引起环境污染外,对人体影响小些。最惨的是庄稼了,农民就是“医生”,他们不管庄稼受的了还是受不了,往往药物是过量使用的。在农民眼里,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反正药也不贵(有的地方买农药还有补贴!),完全不顾环境承受能力乃至自家生命危险。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有350~500万人患有急性农药中毒;腐霉利、扑海因、卡普坦、丙森锌、恶霜灵、乙烯菌核利、嘧霉胺等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以及神经毒素、胚胎毒性、内分泌干扰物等具有致癌作用。受农药、兽药、添加剂等影响,农业人口中患脑肿瘤的比例是平均人口的2.6倍。
由于源头大量使用,城里人也会吃出农药来。不久前,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采购日常蔬菜,送往青岛一家国家授权的、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化验。结果发现:在45 个送检的蔬菜样品中,40 个检测出农药残留;农药种类高达50 种,其中5 种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高毒农药。北京一家沃尔玛超市一颗草莓上竟残留有13 种农药;上海易初莲花购买的荠菜以及豇豆样品中,发现了甲胺磷和克百威等高毒农药(《外滩画报》,6月8日)。
蔬菜里“吃”出农药来,显见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改变大农药、大化肥的种植模式,牺牲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还有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必须形成一种合理的机制,在生产方加强管理,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认地认人”,由独立的第三方来认证,并实行严格的年检制度。农民在健康环境下生产食品,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消费者应当“买单”,这是通过市场发生的自觉行动。“让一部分先吃起来”,不妨就从有机农业做起。食物安全了,人就会少生病,进医院的次数就少了,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