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中宇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鱼之乐?

博文

天下名山谁占多?

已有 4231 次阅读 2007-2-2 16:55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

天下名山谁占多?

废话,谁不知道“天下名山僧占多”。

日前到南昌出差,在街上顺手买了一张当地交通图,以便神游江西,领略地杰人灵。翻开其中庐山一图,一心体验司马迁的“南登庐山”、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鲍照的《望石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牧的《行经庐山东林寺》、苏轼的《题西林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南朝时的《庐山二女》、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僧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顾恺之的《庐山图》、宗炳的《画山水序》……,那是何等的深邃悠远,飘逸洒脱。

然而,扑入眼帘的是:全国人大庐山休养所、财政培训基地、司法部招待所、海关总署培训基地、人行培训中心、税务培训中心、社保休养所、水利部休养院、环保培训中心、铁道部西湖宾馆、气象局培训中心、测绘局培训中心、中国科学院庐山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空军疗养院、武警招待所、电力宾馆、邮电疗养院、中国煤矿工人疗养院、省工行培训中心、省保险培训中心、省工会休养院、江西省邮电培训中心、南昌公交疗养院、南昌教工疗养院、九棉二厂休养院、九棉三厂休养院……。

思古之幽情荡然无存,脑子里只剩两个字“割据”。

天下名山,理应“天下为公”,何以被大大小小的单位割而据之?这些一多半是实权在握的政府单位,或财大气粗的国有垄断企业。从法理上讲,它们应是“公仆”,你见过仆人将主人最精美的处所据为己有的吗?

寺庙、道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文化场所。信众在此祈祷还愿;文人在此寄情山水;游客借此歇脚打尖。所以“天下名山僧占多”有其合理性。然而这也有度。历史上几次“灭佛运动”,肇因于以寺院为中心的土地兼并。本来我佛讲究“四大皆空”,占沃野、建广宇、聚徒众,使寺庙不再是世外修行之所,而成了尘世争竞之地。故历次“灭佛运动”,所灭者,非佛也,着袈裟之豪强耳。

这次连战访大陆,一个词汇引起了我的注意:“分际”。篮绿双方都关注连战是否“谨守在野政党分际”。不知我们的公仆脑子里是否有“分际”的概念,“天下名山官占多”是否符合“公仆”的“分际”?

《科学时报》2005518 一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7-239.html

上一篇:“荒唐”考
下一篇:直面水危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