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x20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nx2008

博文

博士复试结束

已有 5402 次阅读 2009-5-8 17:2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几天或者说几个月的准备,到今天终于基本快告一段落了。早上,像以往任何一场的考前一样,我又的很早。睡醒的时候,已经快到黎明了;但是太阳还没出来,只有路灯照到的地方才是亮的。去了趟洗手间,然后心里想着什么都别管了,然后就继续睡。以往这种情况,我好像还没睡着过得记录,不过今天非常Lucky的睡着了;呵呵呵,觉得挺爽的!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睁开眼外面已经有点亮了,感觉是到时间起床了。所以,也没像以往那样躺在床上装睡。哧溜一下的就从床上起来了。
         自己慢慢地梳洗打扮了一会,居然到了快七点半。然后,去学六吃早餐(真是好久都没去那里,都忘了那儿有些什么好吃的了)。买了一个面包和一杯豆浆,又是慢条斯理在学六吃完(以前去图书馆都是边走边吃)。居然这种感觉好极了,又是好久没有过了!好像自从去年暑假在学六吃的快吐了之后,好像我真的很少到学六了。也许学六给我的感觉比较压抑。
         走着走着,慢慢地就到了图书馆。正准备过马路了,突然看到老何(别误会,是尊称!何老师,各位看官请勿外传此段)的车呢。我就习惯性的像何老师的车看去,并且隔着车玻璃对老何行注目礼。只见他的车在图书馆门口突然停下,然后下来一个人,由于我对何老师过度的尊重的行注目礼,使得我竟然没有发现下来那个人长什么样(唉,又反映出我比较八卦的本性了,是该改改了,楠妹都对我的这种恶习提过好几次建议了),可惜,可惜!本以为老何没看到我,但是突然老何向我招手了。唉,我就屁颠屁颠的跑到车前。老何,非常简单地说了一句:“上车,跟我去办点事。”(此乃老师一贯的风格),我心里想着我早上还要笔试了,但是脚上还是像老何车的另一边跑去,然后就坐上了以前我一直渴望坐上的那辆充满着沧桑感的老何的车(粤A4S269)。在车里,何老对我说,去帮我干点事。我说可以,但是我八点半要去复试呀。然后逻辑性非常强的问我去图书馆干么?我说拿点东西,何老师又接着问道:“图书馆还能放东西?”我对曰,我在图书馆自修室的某个角落里面霸占了了一个位,以免每天带书费事。何老大开眼界的说道,原来还能这样的。还有一段,老何说,你今年复试还要笔试,笔试都考些啥呀?我答曰,我也不知道呀。我心里暗自偷笑!想想也让何老开了回眼,复试居然要笔试。到学院了,快下车老何对我说,我本来想让你帮我去图书馆文献查阅室去办事,你既然要复试,你就想去吧。然后又出现一段老何似的不好意思的对白,前面出现较多,故在此省略。我了,心里满怀感激的向着图书馆走去。今天偶遇老何的故事也就讲完了。
         8点30分,我很准时的走进考场,然后我又很吃惊的发现我居然没带相片,(复试通知书上有写,但是我没注意)接着更戏剧性的发现居然我是不用带相片的,真是谢天谢地!(英文对照 :Thank Goodness!)还有更戏剧性的,我拿到试题之后发现试题是全英文的并且居然只有3题,我将试卷前后翻了又翻,确认只有3题之后。我便开始读题。第一题,都怪我英文水平太差,读了半天都没把题目读懂。其实,我大致的意思知道,但是就是有一个deposit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猜到是付定金的意思但是时间已经不够了。好在,后面两题我还是会的。希望能有个好的结果吧!
         下午面试,在面试之前我好紧张。发现考博那些人真的都是一些叔叔阿姨之类的,我相对之下居然是最年轻的。面试进考场之后,几个老师让我自我介绍。我准备了好久,竟然只说了了两句话。特搞笑的居然是我介绍自己的家庭起来,我都不知道我怎么想的。在一些老师的提醒下,才知道要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还是没经验呀。(唉,真的是面试经验太少了)。老师们也没怎么为难我,就让我出来了。希望能上吧!
         明早还要去工管帮忙,呵呵,提前报到了!
                                                                                    旦
                                                                           2009年5月7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0348-230707.html


下一篇:博士复试结果
收藏 IP: .*| 热度|

2 孟津 向峥嵘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