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lloworld

博文

行者篇---朝台、挂单---今年没佛缘啊

已有 3637 次阅读 2009-4-29 22:15 |个人分类:行者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本来信誓旦旦的要去结佛缘,结果听说司机师傅坐地起价由4200涨到了6000多,还是钱财第一。估计去不成五台了,可怜我这几天点灯遨游的准备朝台了,佛祖今年无缘,来年相见了。暂且将收集来的各项咨询攒起来,明年再用。

以下出自维基
文殊道场
因八十卷本《華嚴經》曰:「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故山西省五臺縣境內的五台山(又名清涼山)被公認為文殊菩薩道場,並雄踞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聳立猶如蓮花,
日月迴環煙霞映蔽,峰臺雄偉風景綺麗,古剎精藍遍滿巖岫,嵗積堅冰夏仍飛雪,四季涼爽堪稱勝境,古往今來帝王高僧,五湖四海善信男女,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朝聖巡禮虔敬求法,親臨五臺流連忘返,身處異地心馳神往,達賴班禪殊不例外,菩薩魅力略見一斑。
五顶之说
五臺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組成,據說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東臺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東臺頂上「蒸雲浴日,爽氣澄秋,東望明霞,如陂如鏡,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於海拔高,臺頂氣溫低,盛夏之時節,仍須穿棉衣。中國佛協前會長趙樸初填詞贊曰:「東臺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雲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
西臺名掛月峰,海拔2773米,臺「頂廣平,月墜峰巔,儼若懸鏡,因以為名。」有詩贊曰:「西嶺巍峨接遠蒼,回瞻鄉國白雲傍。孤峰嶺翠連三晉,八水分流潤四方。晴日野華鋪蜀錦,秋風仙桂落天香。當年獅子曾遺跡,巖谷常浮五色光。」
南臺名錦繡峰,海拔2485米,「頂若覆盂,圓周一里,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華,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著名詩人元好問賦詩贊曰:「沈沈龍穴貯雲煙,百草千華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北臺名葉斗峰,海拔3058米,五臺最高,「華北屋脊」,臺「頂平廣,圓周四里,其下仰視,巔摩斗杓,故以為名。」康熙皇帝賦詩贊曰:「絕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宮。鐘鳴千嶂外,人語九霄中。朔雪晴猶積,春冰暖未融。憑虛看陸海,此地即方蓬。」
中臺翠巖峰,海拔2894米,臺「頂廣平,圓周五里,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以為名。」有詩贊曰:「群峰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餘寒。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雲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雲端。」
五台诸庙
南山寺
南山寺始建於元代,整個寺院共7層,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中間一層名為善德堂,上三層稱作佑國寺。寺內的石雕和泥塑內容包括佛教傳說、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圖案,堪稱五臺山一絕。站在佑國寺最高層可以遠眺五臺山的其他四台。
顯通寺
顯通寺是五臺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廟,該寺位於五臺山中心區。顯通寺的大雄寶殿是舉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殿內供奉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塑像,整座大殿開闊疏朗,古色古香。無量殿為磚砌結構,裏面供奉有銅鑄毗盧佛,該殿沒有房梁,形制非常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銅殿是一座青銅建築物,殿內有上萬尊小佛像,是罕見的銅製文物。顯通寺前的鐘樓里有五臺山最大的銅鐘——長鳴鐘,鍾的表面刻有一部萬余字的楷書佛經。
塔院寺
塔院寺內有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物——大白塔,塔高56.4米,通體潔白,被譽為「清涼第一聖境」。塔頂懸有兩百余個銅鈴,風吹時聲音清脆。白塔的東邊有一座小白塔,相傳此塔內藏有文殊菩薩顯聖時遺留的金髮,因此又稱文殊發塔。藏經閣在大白塔北側,為木結構建築,內有用漢、蒙、藏多種文字所寫的經書兩萬多冊。
大白塔( 菩薩頂)
菩薩頂是五臺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喇嘛教寺院,這裡是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黃教法會主場地,在這一時間登山可以看到喇嘛們「鎮魔」的盛況。寺內有天王殿、釋迦牟尼殿、菩薩殿,因歷代皇帝都曾登臨菩薩頂,所以寺內有不少御筆親題的碑和匾。在東院過廳和後院,有兩座漢白玉四稜柱碑,碑身四面分別刻有漢、蒙、滿、藏四種文字所書的碑文,均為清代康熙帝手書。
其它寺院
台內:壽寧寺 碧山寺 普化寺 黛螺頂 棲賢寺 十方堂 殊像寺 廣宗寺 圓照寺 觀音洞 龍泉寺 羅睺寺 金閣寺 鎮海寺 萬佛閣 觀海寺 竹林寺 集福寺 等
台外:延慶寺 南禪寺 秘密寺 佛光寺 岩山寺 尊勝寺 廣濟寺 等
规矩多啊
http://www.wu-tai-shan.com/wutaishanlvyougongju/2316.html
攻略:如下
http://bbs.cnwest.com/thread-65113-1-7.html
http://www.lava-lava.com/bbs/viewthread.php?tid=35439
http://outdoor.lotour.com/x/20080326/n294809_2.shtml

地图:



五台山卫星影标注像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9445-228991.html

上一篇:胡言乱语篇---人传之机械文明1
下一篇:胡言乱语篇---地学之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