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海口得胜沙走马观花行

已有 9201 次阅读 2009-4-13 17:20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09A)|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海口, 得胜沙, 走马观花行

海口得胜沙走马观花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413日发布

 

得胜沙是海口人民的骄傲,这里见证了海府军民抗倭战争的胜利,海口人民对外交往的历史,海口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沧桑,马路两旁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是海南人民建筑史上的奇葩。

 

来到海口,五公祠、苏公祠、海瑞墓、得胜沙往往是必到之地。我1974年底来海南看望老吕的姐姐和姐夫,他们就住在位于得胜沙的海南中国银行的宿舍里。当时姐夫是海口中行的副行长,姐姐是该行的科长。银行建筑是当时得胜沙乃至整个海口最好的建筑物之一。35年后再次来到得胜沙,我感到这里比过去繁华得多,门面也新得多。当时的得胜沙是海口最繁华的地段,而今这里危房待拆的建筑遍地,许多崭新的高楼大厦已经把得胜沙团团围住,显得得胜沙相当的破旧,从得胜沙的今昔,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翻天覆地变化。得胜沙需要改造,这种改造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存文化记忆,千万不要割断历史,忘却了得胜沙的历史等于忘却了海口的百年史。第三次浪潮是钢铁水泥电子网络建筑时代,21世纪已经不能满足于钢铁水泥电子网络时代,还要兼容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附几篇介绍得胜沙的网文, 图片前四幅是从网上下载的,其他22幅则是笔者28日中午在汽车上走马观花拍摄的。

 

*************************************

得胜沙古称“外沙”,得名于海府军民抗倭得胜的战争。1849年倭寇侵犯海口,海府地区 ... 得胜沙路在海口的地位有些类似于上海的外滩,北京的东交民巷,因为它见证了海南 ... 海口得胜沙路有150多年历史,原先是一个海滩,后演变为商业街,改建的得胜沙步行街全长500米呢!

 

  这里是海口市主要的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同时也是海南各市县服装零售商进货的主要场所。以中、低档为主,相对是便宜的哦!

 

  假如想去逛逛的话,可要打好十二分精神!因为那里实在是太热闹了!进货的,逛街的等等一大堆人进进出出的。

 

  马路两边的建筑大多是两三层的骑楼,骑楼外墙以粉红色为主基调,配以白色作底。如果想拍照留念的话,建议拍那这些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这些建筑可都记载着海口的百年沧桑呀!

 

法国当年十“大元”租了海口得胜沙

http://www.sina.com.cn 2007040207:42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88

 

 

  如今的得胜沙是市民购物天堂

  得胜沙路在海口的地位有些类似于上海的外滩、北京的东交民巷,因为它见证了海南由任人欺侮到逐渐强盛的过程。而且美丽的得胜沙实在不同凡响,一出道就与国际“接轨”了。

  档案记载租地真相

  尘封多年的档案,以确切的事实诠释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省档案馆珍藏着一份协议,大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和法国签约,出租得胜沙一块6亩多的临海甸河口的滩涂沙地,租金每年只有十大元。当时得胜沙还是一块荒地,这该是得胜沙最早的租地合约。

  这份协议自签订至今已历经100多年,纸张变成褐黄。协议内容大致是“大清出让海口得胜沙东头一块官地,让法国在此建立文学堂和法国邮政局。自竖立界石起,任由法国在议定租界之地起造楼房及大小房屋。”协议透露出海口居民的生活现状“租界以外应准华民耕种、游牧及修造房屋等,不得有禁。”显然当时很多海口人以种地、放牧为生,有很多牛羊的地方,应该是荒草遍地,是比较荒凉的。

  百年变迁承载历史风云

  据介绍,得胜沙原先是一个海滩,古称“外沙”,得名于海府军民抗倭得胜的战争。1849年倭寇侵犯海口,海府地区军民予以反击,激战后得胜海贼于外沙,故取名“得胜沙”。

  据史料记载,继法国租地之后,1901年,便有法国人在得胜沙建设“中法医院”,1914年全岛第一个新式金融机构———中国银行海口办事处、琼崖电话总局、解放前的海南医院、全海口最高的建筑,俗称“五层楼”的海口大厦等都是得胜沙著名的历史“风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股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一些在异乡打出天地的南洋华侨把足迹停留在商贾云集的海口,得胜沙也吹进了南洋风。1937年“海关”从中山路迁址到得胜沙,使得原本繁荣的街道更加鼎盛。

  海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因为有了各国在海口设立的领事馆,得胜沙路成为西方人的聚居地。来自海外的商贾为了倾销商品,也纷纷在得胜沙兴建洋行,各式各样的外国商业公司在海口设有他们的办事机构。一时间,“三五牌”香烟、洋布、洋油、洋火充斥街头,海口名媛、纨绔子弟、西方商人甚至外国传教士,也都出现在得胜沙。“当年,这里洋烟、洋酒、洋布、洋油、洋火充斥街头,从各地汇集而来的商贾如流,街道上车马喧嚣,外沙河上,云集了满载进出口货物的木船……”随着记忆的展开,在得胜沙路50号的老骑楼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商贾络绎的年代。 60多年前的得胜沙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也是一个贫富并存的世界。虽然那时的得胜沙极其繁荣,但陆路上的交通工具仍以人力黄包车为主,穿着对襟或斜襟短衫,打着补丁的人力车夫、小贩、学徒、短工是属于社会底层的,而身穿长衫的先生和身着旗袍的太太是属于富有的社会上层。排列于街道两边的房子从里到外也彰显着贫富的差距,如有钱人在盖骑楼时会选用上好的木料,会把房子的外形修饰得相当华美,连地板也会铺上一层带有花色的板砖,这样的区别至今在得胜沙路的老房子中仍有踪迹可寻。

  今日得胜沙依然商贾云集

  2002年,海口市政府投资600多万元改建得胜沙步行街,使这条全长500米的街道基本保留了历史余韵。很多危楼得到改造,马路两边的建筑大多是两三层的骑楼,骑楼外墙以粉红色为主基调,配以白色作底。街口的门柱上都醒目地镶上了金色的舵轮,街两旁安装了20张供游人休息的长椅及造型简洁的IC卡电话亭。步行街建成后仍以经营服装批发兼零售为主,是海南省内各市县和海口市部分个体服装店批零服装的集散地。

  得胜沙独特的骑楼、雕花、女儿墙承载了海口人浓郁的怀旧情节,它催生了民间艺术家们创作出大量的的文学、歌曲及美术作品。一些教育工作者曾在骑楼老街摄下了上千张照片,对老街做了许多入户调研,并于2005年编写了“海口老街”教材,老师们还带领学生,对老街浩繁的历史做了深入的调查。保护和发掘老街文化的巨大热情给这块具有厚重历史背景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http://news.sina.com.cn/s/2007-04-02/074211546495s.shtml

 

在海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得胜沙街。这条具有一百多年历史、以南洋建筑风格为特色的海口老街,一直都让海南人引以为豪,更为外地游客为之好奇。

  得胜沙街东起新华北路,西抵龙华路北端,长520米。与附近新华西路、中山路等老街的残旧斑驳相比,这条街宽敞平坦、崭新别致,更能彰显南洋柱廊式骑楼的独特神韵。1998年,为了把这条街建成服装批发商业步行街,海口市政府投资了600万对这条街进行了装饰改造。

  行走得胜沙,问起街上的行人和居民,这条街是何时形成时,他们几乎如出一辙地回应记者:“不知道,去问那些上年纪的老人吧,他们应该更清楚些。”

  但老人们也未必能说得清楚。从小就住在得胜沙街附近中山路的70岁老人吴坤仁,大家爱称他吴老,他是海口美术协会成员,画了60多年的画。同时他也喜爱收集海口文史典故。对于“得胜沙”名字的来历,吴老能娓娓道来,但说到这里南洋风格建筑的源起却未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大概上世纪二十年代吧,不大清楚,我出生的时候,那条街(得胜沙)已经形成了。”

  其实得胜沙街,与附近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路)、长堤路等路商业街的南洋建筑形成于上世纪是二三十年代,主要是出海外闯南洋谋生创业的归国华侨,按照南洋当地的建筑风格特色效仿兴建的,据说当是建筑所需要用的钢筋、楠木、水泥等物资从是南洋那边运输过来的。

  现年60多岁的冯仁鸿原是海口市政协《海口文史资料》主编,主编过《琼崖文史集粹》,著有《琼崖史海钩沉》等文史书籍,对海口城市的文化历史有着多年的收集研究。记者采访冯仁鸿时,他一边向翻找出有关得胜沙街的文史资料,一边向记者讲述了得胜沙过去一段的辉煌历史:咸丰八年(公元1858),清廷与英法帝国主义者分别缔结《天津条约》,海口(称琼州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允许设立使馆。得胜沙街是海口洋行最多、争夺最激列为的地方。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法国天主教会在得胜沙设中法医院(今海口市人民医院)。三十一年(公元1905)设邮政局。1914年,民国政府中国人民银行设办事处于得胜沙,成为本岛设立新式银行之始。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五层楼”建成,称为“海口大厦”,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1931年在得胜沙附近外沙河东侧建成海口海关。这时,海田溪畔的得胜沙,已发展成为海口港的主要客运码头,航运局、洋务局、旅馆、货栈、商店蓬勃发展。至此,得胜沙便从滨海沙滩发展成为三十年代海口市最繁华的主要街道之一。

 如今,得胜沙街已改造成服装批发零售商业街,是海口第一条步行街。这里各服装店的老板及其街上来往的行人,对于这条街的南洋建筑其及背后的发展历史,已然陌生。寻找昔日建这一幢幢南洋楼的华侨们也变成一件难事。“相对附近中山路等老街,得胜沙街的华侨少一些,不是没有,以前得胜沙街还是外国人聚集居住的多。算起来到现在,上百年过去了,难以找到还健在的华侨……像当时海口最高的建筑——“五层楼”,只知创建者是越南华侨吴乾椿,他是文昌铺前人,是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但五层楼随着历史变迁,几易其主,难以联系到当年这些华侨及其后代了……”冯仁鸿说道。

  在得胜沙街,今年58岁的居民杜声杨告诉笔者:“1998年这条街改造成商业步行街的时候,街上的许多居民都把一楼铺面租给别人做服装生意,而自己纷纷迁到其他地方居住了。以前这条街居委会里有几百户居民,现在只剩下23户人,其他都迁走了……”

  但在这条矗立南洋建筑特色的街道中间,却独有一座占地仅160多平方米的中原传统特色建筑,叫“海口冼夫人纪念馆”。虽说叫纪念馆,其实是一座庙宇(市民称“外沙婆祖庙”)。这座庙的来历却跟“得胜沙”由来很有渊源,这一点在座庙里的墙壁上有了详细的记录,颇具民间神话色彩。尽管如此,作为这座冼夫人纪念馆的馆长、今年58岁的杜声杨还是不厌其烦、深为自豪地向记者重复了这个神话传说——过去的沙滩今得胜沙,是倭寇出没上岸劫掠必经之道,后来有人提议在此设一个冼夫人神位,鼓舞官兵、商人的斗志,抗衡倭寇的侵诲。清咸丰四年(1854),冼夫人神位建好不久,海贼张十五又带大批兵贼来扰。官兵商民团结一致,在沙滩上激战了几个小时,但武器粗劣,支持不了,退到冼夫人神位处,跪下求婆祖(冼夫人)显圣惩罚海盗,说也奇怪,只见海盗那边乱石从空降下,纷纷砸得海盗抱头鼠窜。原来,是冼夫人显圣指挥天兵高空追下,飞沙巨石向海盗致命的袭击,把海盗赶出海口,海口永得安宁。官府黄开广为纪念这次反击得胜,把这沙滩命名为得胜沙,还在冼夫人神位起了座冼夫人庙。

  冼夫人(公元522-602),是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阳江、电白、高州一带)人,当时接受皇帝任命,亲自主持海南岛归属中央政权的重建工作,在治理海南期间,惩治贪官,平定叛乱,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开创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这就是为什么冼夫人世世代代深受海南人民爱戴景仰原因。自古以来,将德高望重的英雄、名人名将进行神话般传颂是中原封建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一点在冼夫庙得到充分的体现。

  据了解,海南全省就有50多个冼夫人庙,数海口新坡镇的冼太夫人庙规模最大。显然,这里的冼夫人庙也仅是其中普通的一座,但是一百多年来,却与周围的毫无干系的南洋风格建筑相依并存,这就显得尤为独特。杜声杨馆长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五月初一、十月初一,周围的居民和游客按照中原民间的传统习俗,都会在这座庙进行大型烧香奉祀的纪念活动,场面热闹。尤其是农历二月十二那一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前来上香朝拜的人络绎不绝,不仅把庙的空间挤得水泄不通,连门外街道都站满了人,热闹非凡、一时万人空巷。除了敬仰之外,求神保佑、许愿求出门平安、身体健康、万事顺意、行运发财等等也是众来前来上香朝拜的原因。

  得胜沙街曾因南洋归国华侨修建南洋风格建筑,带来了南洋文化;又曾外国在此建立使馆,带来各国文化;又曾遭受日本侵略者长达七年统治,一时成为日军驻兵之地,对得胜沙所带来的,不仅是野蛮的统治,还有东洋文化的渗透……但所有这些,都已随岁月消逝,难觅其踪。所剩下的,就是眼前所看到的一座座居民们习为常的南洋骑楼。而千百年来中原传统民俗依然在此兴盛、方兴未艾。

  风格独特的得胜沙,南洋的建筑,中原的文化,在这里相得益彰,显得那样的和谐。

http://www.yeshn.com/renwen/jingguan/2008/48681.html

畅游海南

海口得胜沙路及五层楼(图文)

来源:海旅在线??作者:网友提供??编辑:李华桓

日期:08-02-28 20:37?

五层楼

  海口的老城区有得胜沙路、新华路、中山路、博爱路、长堤路及周围的建筑。最有名、最古老的街道莫过于得胜沙路,相传今天的得胜沙路一带,古称外沙。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入犯海口,海口军民联合抗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得胜于外沙此地带,故名于“得胜沙”。1999年,海口市政府对老城区得胜沙路进行了个改造,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得胜沙路上的“五层楼”饭店(也称海口大厦),建于1937年,共有五层,因此称为“五层楼”。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五层楼都是海口的最高建筑。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层楼”和“海关大楼”,以及相距百米的海口种楼,成了海口的标志性建筑。上个世纪50年代后,海外华侨投资新建了位于大同路上的华侨大厦,因为该楼比“五层楼”高了两层,终结了五层楼最高建筑的地位。

  老城区的楼房大多数是由当时华侨及当地的商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深受南洋殖民式建筑的影响,具有欧亚混交文化特征,临街的建筑底层采用骑楼和连续柱廊,二层以上采用敞廊式,且建筑表面有形式各样的植物、花卉等图案和彩瓷、砖雕等饰物,楼层之间的距离非常高,楼道很窄小,楼与楼之间距离非常近,但里面的建筑结构和室内装饰都突出表现南洋民主主义建筑风格。“五层楼”是典型的南洋风格骑楼建筑,柱廊敝廊巴洛克风格尖顶,雕花门窗、百叶窗,看起来十分欧化。墙面上雕刻工艺精细,全都是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图案: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五层楼”建筑大气雄伟,从远处看显得光彩夺目,楼内空间宽敞高大,丝毫没有压迫感,而且装饰典雅古朴。

  提起“五层楼”,恐怕年岁稍长的老海口市民没有不知道的,它仿佛凝固了当年的历史风貌。康二十四年(公元1686),得胜沙路段设“常关总局”,商贾云集交易频繁,繁盛的商业贸易已具有相当规模,使得胜沙一带日趋鼎盛,成为当时海南的商业中心,咸丰八年底(公元1858年),海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殖民势力乘势侵入,十多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得胜沙路遂为西方人的的聚居地,来自海外的商贾为了倾销商品,也纷纷在得胜沙兴建洋行,各式各样的外国商业公司在海口设置办事机构。一时间,“三五牌”香烟、洋酒洋布、洋油、洋火充斥街头,海口的名媛佳丽、纨绔子弟、达官贵人,甚至外国传教士出现在得胜沙。由于“五层楼”的显赫地位,商贾名流频频光顾这里,把“五层楼”作为他们洽谈生意、从事社交的重要场所,在那个年代,在“五层楼”住宿喝洋、酒咖啡可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如今,得胜沙没有了当年繁华的景象,“五层楼”也衰落了,得胜沙路变成了商业步行街,专门从事大众批发,而“五层楼”的一楼,也被改造成了服装批发市场,一楼以上的楼曾都被租给一些人家居住。在顶楼的栏杆旁,几株小叶榕从墙边长出,生机盎然,与整个大楼的灰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五层楼”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楼,但不管怎样它在海口的历史印记是其它新建楼宇所无法替代的,就让我们走近这些古老的建筑群楼,漫步在这长长历史之中吧!

http://www.yeshn.com/lvyou/jingdian/2008/46876.html

***********************************

作者:喜多多多提交日期:2008-8-25

??骑楼、窗楣、柱子、雕饰、女儿墙……

  

    每次踏进得胜沙老街,总会不可遏制地被这里浓郁的南洋风情所迷惑。清晨,走在得胜沙路平坦的花岗岩石板街上,一幢幢骑楼随着脚步向身后退去,欣赏着古老墙面上细致的雕工,呈弧形或尖形的女儿墙,富有装饰性的柱廊,似乎又走进了那个放着胶片唱机的时代。

  

    得胜沙古称“外沙”,得名于海府军民抗倭得胜的战争。1849年倭寇侵犯海口,海府地区军民予以反击,激战后得胜海贼于外沙,故取名“得胜沙”。得胜沙路在海口的地位有些类似于上海的外滩,北京的东交民巷,因为它见证了海南由任人欺侮到逐渐强盛的过程。1901年法国人建的“中法医院”、1914年全岛第一个新式金融机构———中国银行海口办事处、琼崖电话总局、解放前的海南医院、全海口最高的建筑,俗称“五层楼”的海口大厦等都是得胜沙著名的历史“风景”。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股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一些在异乡打出天地的南洋华侨把足迹停留在商贾云集的海口,得胜沙也吹进了南洋风。1937年“海关”从中山路迁址到得胜沙,使得原本繁荣的街道更加鼎盛。

  

    在老街居住最久的居民,91岁的谢礼仪老人眼里,得胜沙虽不如旧上海滩那般繁华绚烂,却也曾经上演了自己独有的十里洋场烟云般的旧梦。

  

    “当年,这里洋烟、洋酒、洋布、洋油、洋火充斥街头,从各地汇集而来的商贾如流,街道上车马喧嚣,外沙河上,云集了满载进出口货物的木船……”随着记忆的展开,恍惚间,在得胜沙路50号的老骑楼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谢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商贾络绎的年代。

  

    海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因为有了各国在海口设立的领事馆,得胜沙路成为西方人的聚居地。来自海外的商贾为了倾销商品,也纷纷在得胜沙兴建洋行,各式各样的外国商业公司在海口设有他们的办事机构。一时间,“三五牌”香烟、洋布、洋油、洋火充斥街头,海口名媛、纨绔子弟、西方商人甚至外国传教士,也都出现在得胜沙。

  

    60多年前的得胜沙,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也是一个贫富并存的世界。谢老说,虽然那时的得胜沙极其繁荣,但陆路上的交通工具仍以人力黄包车为主,马车多用于到府城这样较长途的运输,汽车更是非常稀少。从穿行在街道上的人们衣服的样式上,一眼就可以看出贫富区别。穿着对襟或斜襟短衫,打着补丁的人力车夫、小贩、学徒、短工是属于社会底层的,而身穿长衫的先生和身着旗袍的太太是属于富有的社会上层。排列于街道两边的房子从里到外也彰显着贫富的差距,如有钱人在盖骑楼时会选用上好的木料,会把房子的外形修饰得相当华美,连地板也会铺上一层带有花色的板砖,这样的区别至今在得胜沙路的老房子中仍有踪迹可寻。

  

    得胜沙经历了繁荣,也经历了沧桑。在谢老的记忆中,日本人的入侵是一场狂风暴雨。谢老还记得,日军占领了得胜沙后,绝大部分居民为了躲避残暴的军队,都避往外地,他们一家也到了香港。抗战胜利后,回到得胜沙的谢家人面对的是面目全非的房子。日本人已将街道上大部分的房子进行了内部改建,如许多房子的一楼都被打通与邻近的贯穿成长长的通道。谢家花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房子恢复了原貌。

  

    老街的记忆不但有苦涩,也有快乐。解放后,得胜沙路的居民过起了安稳的生活。今年已60岁的杜声杨至今仍记得在得胜沙老街上的36号老房子里快乐的童年生活。那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后吃饭前,要么与小伙伴们在木制的楼梯上追逐,刻意制造出“咚咚咚”的声音,要么就到挨着房子后园的外沙河里游泳、摸鱼抓虾,多么快乐又自在。尽管后来搬出了老街,但退休后的老杜每天都会来到得胜沙,享受着这里的繁华与宁静。

  

    探访结束后,在得胜沙的尽头回望,入眼的是看不到头的骑楼,喧嚣与安详、繁华与闲适、古老与现代都容纳在了这条街道上。在嘈杂的人群、喧闹的车声叫卖声中,老街的深远并不显得逊色。新粉刷的牌楼,依然存留着历史的痕迹,曾经,这里无比繁华,如今,这份繁华仍在延续。

 

 

 

 

 

作者:喜多多多 回复日期:2008-8-25 12:08:56 

 海口老街

 

海口百年老街在纷乱中艰难行走

  

   在缺乏历史感的城市生活,人会觉得没根,总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在海口人眼里,海口的5条老街就是海口的根,海口的历史,也是海口的城市记忆。但是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这种历史的记忆在慢慢衰退。已经入选国家文化历史名城的海口,如何在5条老街的保护与开发中延续城市的历史,迫在眉睫。

  

   走过海口老街区的外地人,大多都会带着惊讶与惋惜两种表情。惊叹于海口老街区的规模与完整,惋惜于老街区的杂乱与无序。

  

    可以说,5条海口老街是海口顺利申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大“功臣”。有关专家在考察海口时认为,虽然在我国福州、厦门、广州等沿海城市都有此类骑楼,但海口老街骑楼的建筑风格更为丰富多彩,而且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其规模之大、形式之丰富,其旧貌保留的完好和完整程度,在全国是不多见的。最难得可贵的是,老街区的规模至今没有太大变化,并且仍在使用当中,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老街让海口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带着更多的隐忧。沿着博爱路、得胜沙路、中山路等老街走一遭,发现早已有许多原来的骑楼改头换面了。原来丰富多样的花墙头,或被齐刷刷地抹成了毫无表情的墙、或被改成了惹眼的大红色和绿色;原来的木制百叶窗、彩色玻璃被换成了铝合金窗户,还加上了防盗网;铺面外的敞廊顶上,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铝塑板遮住了原来的木条顶。走在车水马龙、交通混乱的老街上,看到的不是这座城市的文化韵味,更多的是老街的衰败,不少骑楼破败不堪,甚至摇摇欲坠。据海口市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老城区一带被划入危房的建筑超过了2万平方米。

  

    海南雅克设计机构总经理侯百镇认为,从城市功能、布局结构、经济地位等各方面来看海口老城区已经慢慢进入了一个衰退期。

  

    只有保护才能提升老街价值

  

    城市老文化街区的地域性人文特色,包括建筑、文化标识、商业形态以及体现其独特文化氛围的社会与文化活动等,已经成为城市吸引、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外不少城市早已或正在开始认识到城市老文化街区的重要意义,纷纷将其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开发,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并将之作为推动老城复兴的重要手段。

  

    海口老城区的历史、建筑风貌本来是最吸引外地游客和海口市民的地方,但目前却无法让更多的人驻足,领略到最真实的海口,这等于海口在将最宝贵的资源白白地浪费,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也越来越不明显。

  

    值得庆幸的是,海口前些年就已经关注到老城的价值,并曾请来了包括齐康、罗小未等在内国内著名建筑、城市设计专家,对老城区进行过一番细致的调查研究。专家认为,海口老城区的改造必须谨慎,既要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保存城区中最富有特色的东西。由于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海口老城区的保护与改造目前仍是“不变应万变”。

  

    目前,海口已经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势在必行。记者了解到,在各方的关于海口老街保护与改造模式的探讨中,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孰轻孰重,一直是文化保护部门与业主单位交锋的焦点。

  

    我省文物保护专家郝思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口的老街与骑楼,是海口从渔村变成近代商业城市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城市的重要部分,其社会意义已大于经济意义,因此,应以保护为先,只有保护好了,老街才会有价值,否则就是几条破落的城市街道和一栋栋破败的楼房。他认为,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去找出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

  

    郝思德认为,海口的老街与骑楼保护,最难在于管理。目前海口的骑楼大多各有其主,各有所需,在管理上很难统一,因此保护起来也不容易。他认为,保护老街与骑楼,首先要从住在老街与骑楼上的居民开始。居住在骑楼里的居民应该认识到,骑楼已经不仅是个人的财富,而且是全社会的财富,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为骑楼与老街的保护发挥作用。

  

    有人说,海口的骑楼之所以能够保存得比较完整,其实是很无奈的,居住在骑楼里的许多人,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根本无力去改变骑楼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要老街居民积极地去“舍小我顾大局”有些强人所难。因此,郝思德认为,政府要在保障老城区居民利益方面有所作为与一定的投入。

  

    完善老街基础设施带动开发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海口老街“保持原样”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旧城区的现状及其经济结构来看,这一办法已不能提升该区域的地位,不能满足区域内居民生活的要求,只能加速其衰退,应积极介入老城区改造,做出相关规划,严格审批程序,以满足一些区域内一些私房进行修缮的要求。

  

    事实上,政府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将会给老街的开发带来推动作用。目前,不少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小洋楼,成为有钱人追求文化享受的载体。而在海口,由于老城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有条件的居民早已经另觅住处迁走,剩下的对骑楼内简陋的居住现状则无能为力。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水平提高,没有能力改善骑楼内部居住条件的居民可以将楼房出让,让有经济能力的人按照规定对骑楼内部进行修缮,提高居住条件,对骑楼的保护未尝不是一大好处。

  

    此外,有关专家认为,老城区的业态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目前的这种近乎专业街式的。多种业态容易给城市的街道注入活力,而现在相对单一的商业形态难以吸引人们驻足流连。有关人士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一些原来的老字号重新经营起来,这样也许增色不少。如德国联邦区域规划和研究科学院资深院士克劳斯·库斯曼教授曾说,海口市中山路、博爱路等老城区带有柱廊的建筑十分有特色,这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在欧洲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游客如织,同时也会吸引一些有特色的酒吧、咖啡厅等进驻。

  

    因此,对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发展来说,对物质环境的投入和修复仅仅只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如何保证发展适当的行业并提升民族基础的各种特色活动。

  

    陈辞:不是单纯的城市改造

  

    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市长陈辞强调,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与改造必须以谨慎的态度,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项目策划的核心是要解决保护和改造的关系,确定哪些建筑需要保护,哪些需要改造;同时还要确定项目的具体范围。此外还需探讨改造后的业态问题,如何结合街区特点形成新的业态。

  

    陈辞表示,海口五条历史文化名街保护与改造不是单纯的城市改造,也不是建筑风格的简单保护,改造中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紧密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注重群众生活形态、经济形态的变化,因此,相关部门在改造工作开始之前必须扎实做好前期工作,该项目要取得公众的支持认可度,才能达到政府和老百姓双赢的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成本问题,如何调动辖区居民和街道、区委区政府的积极性,并尽快地制定做出调查,看推动项目需要确定哪些配套政策。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21/1/5813.shtml

*****************************























































游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25949.html

上一篇:蒋氏家族掠影(三)
下一篇:海口滨海大道眺望所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