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 的仿生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ri —— 思维纤网上的舞者!

博文

效率——研究工作反思

已有 3405 次阅读 2009-3-24 10:5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读博士期间,自己因为勤奋和负责,受到了导师和同窗的好评,多次拿到实验室设立的贡献奖,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现在反思,其实除了带领师弟们顺利完成一个863科研项目,自己读博期间取得的有学术深度的成果却很有限,究其主要原因是研究效率比较低。

当时我研究一个数学问题,自己给出的任务是了解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动态特性,具体说来是输入、参数与输出的周期、频率、相位之间的定量关系,还有其它吗?我不是非常清楚(问题定义不明确)。
用什么工具?matlab数值求解。一段时间后得到一些结果,但是仿真分析的过程中出现更多现象,我不能解释,就用数值仿真继续追踪这些现象(跑偏了,不去问做这些工作对自己有多大的用处)。花了不少时间,却更加混乱了,知道自己用的方法肯定不对(不正确的方法、工具)。我试着去寻求帮助,找数学系的博士后讨论,因为没有很熟的关系,他们也没有花时间分析这个问题,提供的建议很有限。于是我放弃了这个工作。

毕业后我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如果博士期间的研究是高效的,这些论文可能会在博士期间发表。研究效率!一个太重要的因素。而提高研究效率应该有几个必要条件:

一)明确的问题。
有一个明确的问题,解决它是自己每天工作的目标。我以前工作中曾钻入局部,花很多时间啃一个硬骨头,却不知不觉跑偏了。所以,目标定向的工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二)正确的方法、工具。
有了问题,一定要找到适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工具,拿个斧头切肉片肯定是事倍功半的。但是一个人的知识范围必定是有限的,很多时候需要去寻求帮助。自己积极主动地与导师、同窗、相关领域专家交流,也许很快就要收获了。

三)另外一个容易浪费时间的可能是文献阅读。常常因为缺乏经验或知识范围有限,无法准确锁定与研究课题高相关性的文献。泛泛而读,很浪费时间。这方面需要了解一些检索工具的使用技巧,也许还要寻求导师或者领域专家的推荐(特别是国外学者)。

四)参加高水平会议对于结识领域专家、开阔眼界、快速扩大知识范围非常重要。但我们常常无法摆脱类似的矛盾: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9364-220833.html

上一篇:基金申请
下一篇:申请了创新项目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