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反面教材☆凤雏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baoski 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人贵没有自知之明!

博文

【科学网】谁说他们没有害人?!

已有 3371 次阅读 2009-2-25 03:31 |个人分类:科学网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评论, 反面教材

刚才读了陈安的一篇博文《究竟谁有资格“鼓捣”科学?》,我又有想法了,所以在刚刚抓完王鸿飞之后,顺道再向陈安伸一爪子。

全文转载他的博文:

究竟谁有资格“鼓捣”科学? 


??我们楼前来的客人里,自称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的人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比去
年少?

??其实,我已经在书店里看到好几本书了,书里都说自己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这样的书的作者要比来科学院的数学所声辩的人还要厉害了,买个号连书都印刷出来了,可谓一浪更比一浪高啊。

??可是,这个是否影响了数学界呢?我觉得没有,别说本质性的影响,甚至连一点波动都没有。

??那么,我们的环境是否应该鼓励这些人继续做这种探索呢?

??我觉得应该采取不鼓励但是也不压制的态度,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去弄这么一个东西,那就让他去弄吧,何必一定要主动打压呢。

??这些人一不害别人,二不影响别人,也许会让人困惑,或者对于家庭的贡献会少一点,连累老婆孩子,可是,即便是这样的结果,也是别人(包括司法公安机关)根本无法干涉的,所以,朋友可以良言相劝,可是,对于结果,我想还是随性一点得好。

??做科学研究一般需要完整的科学训练,但是,有些工作,比如发现新星(大小种类先不论)等天文现象,有高中以上的文化就可以去做一些。而做另外的一些工作,则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比如读过本科以上,甚至得博士才行,但是,说实话,这样的界限也是很难去绝然划分的。我最敬佩的科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初中毕业,后来在清华大学工作和去英国留学的过程中接收了更为严格的科学训练,但是最后他还是没有去拿什么博士学位,而是保留了自己的初中学历。

??基于对于资格的考虑,就会有标签,院士的成果,那一定是好科研;教授的,也行吧;什么?才副教授,那水平就不见得了;您的职称才是讲师?那算了吧,肯定不是啥好科研成果!我们喜欢给人贴标签的中国人,在很多情况下就是这样区分鼓捣科学的人。而实际上,在科学上,这个标签是不能随意使用的,除非这个科研人员本身是偏执狂。

??喜欢贴标签的中国人在同一个职称级别上,也会进行区分。比方说,职称都是教授,美国欧洲优先,中国教授一直比较滥,连官员们竟然也可以当教授,那一般情况下就向后排排。如果美国教授说了中国教授的不对,那就抓紧就高不就低,这些都是不能提倡的行为,更应该看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在中国的教授里,存在一些很理想主义的,这样的理想主义有些表现在对自己的成果的过度自信上,有些则是对经费之类众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嗤之以鼻,这样的科学家(科学家的词先这么用着)中国不是多,而是太少太少。他们的工作也许看上去不那么“完美”,但是,我个人认为,非偏执的理想主义都值得提倡。那些“闷声大发财”且同时也没有为我们伟大的经费提供单位带来什么实质性贡献的人,我看还不如前面这些人呢,即便他们的成果也没有意义,但是至少没有浪费多少国家的银子,比后者强不知道多少倍了。

??当然,学术界有学术界的共同认知。比如同行评议,再比如是否接收检验和重复试验,等等。我们评价科研成果也应该如此。华罗庚先生说,早发表晚评议,就是比较理性的态度。而我们现在的基本趋向则是“早发表立刻评议”,恨不得发表了之后就世界第一,国际领先了,而实际上这些世界第一的东西过了3个月就没人理了,而且再过300年依然是没人理,如果过5年才评价成果,很可能你自己都会感觉那点东西不值一提,甚至,你自己都忘了你当年做的东西是啥了都有可能。

??现代社会毕竟和以前有所不同了。我们不管是谁,有了成果,总愿意出去吆喝一下,王婆卖瓜吗,容易理解,对于这一点科学界也应该有所鼓励。可是,成果的社会评价还是再晚做一点的好,从现在中国的科技界的情况看,很多的概率下,这样的一个“成果”,本人吆喝它十天半个月的就会住声了,而如果这个成果确实有意义,那么不去吆喝则会被淹没。而吆喝出去之后,总会有赞成有质疑,而科学的东西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越辩越明。

??最后,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我觉得做科学研究并不存在资格问题,但是可以有或高或低的门槛,比如您觉得您的学报档次高,那就坚决不发低层次的论文就是;如果您觉得连投稿的都没有,就差的论文也发了,就发吧,我相信过没几天,您的杂志就办不下去该关门了,总会有一个科学界的淘汰机制在起作用的。如果因为不喜欢谁的成果,不相信谁的成果,甚或因为不喜欢谁的人,而去主动遏制,这个怕是不太恰当的行为。
 
————————————————

Neil反面教材的评论:

对陈安文中的部分观点,我是同意的。但是对其中另外一部分观点,我不同意。

一个人无论身份如何都有搞科研的权力,别人不应该过多干涉,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但是我同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搞自己科研的同时还向别人特意宣扬他自己的理论,这种做法就是不妥的,不应该得到支持或默许。

我的看法如下:

注意到陈安文中出现了一段话:这些人一不害别人,二不影响别人,也许会让人困惑,或者对于家庭的贡献会少一点,连累老婆孩子,可是,即便是这样的结果,也是别人(包括司法公安机关)根本无法干涉的,所以,朋友可以良言相劝,可是,对于结果,我想还是随性一点得好。

对他这段话,我不是很赞同。

这次我不直接讲道理了,我先讲一个事情吧。

其实大家都是混科学圈的,谁没见过一打半打的民科啊?

那么Neil反面教材见过的第一个民科是什么样的呢?

那还是在2001年,也就是我在上大学2年级的时候,我在网络上见到了一个民科。他是南方一个中学教初中数学的老师,当时人已经56岁了,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做科学研究”。并且得到了一系列“惊人的成果”,其中包括他自己搞出来的“万有理论”(说是万有,但到底有啥我也不知道),还包括他从勾股定理出发推翻了相对论,等等等等。

按理说,一个人爱捣鼓这个,就随他的便呗。我的老爸,也就是老教材,平时也爱自己折腾东西。

可是这个人不一样,他不光自己捣鼓,而且还专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要说有网站也没啥特别的,建网站是他自己的权力。

可是他不光建了自己的网站,而且还要求他在中学里教的所有的学生必须去他的网站上看!

话说到这里,你就不能再说没事了。

因为一个初中生只有12-16岁,无论在法律意义上还是在科学意义上都是不具备判断力的未成年人。

你作为一个老师,让这些未成年的,对事物完全没有判断力的孩子来了解你自己的,尚未得到公众和科学界普遍认可的,还不适宜写进教科书的理论,这是不是一件有违职业道德的事情?

你敢说不是我就骂死你!

但是,这位民科就做了这样的事情。

他作为我见过的第一位民科,极大的损害了民间科学家这个词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哎,说的不好听点:我在刚看到他网站上留言都是他学生的时候,真他妈的想抽死他!

现在请问:这位民科的做法,有没有害人??

如果看我文章的你现在回答没有,那么我就把上面说的不好听点的那句话里的“他”换成“你”。

也许你会说:Neil,你这里讲的故事,只是一个个例,不具备普遍性。

可是请问:你怎么知道不具备普遍性的?你调查过?你就敢保证这不是个例?

中国有多少民科?你知道?

中国有多少人专门建立自己的网站,然后到处忽悠那些傻了吧唧啥都不懂却又对所谓的科学充满了好奇的未成年以及成年人去看,你真的清楚吗?

是的,一个人有权力去做科学研究,没问题。你愿意每天折腾啥是你自己的事情,没人管得着。

可是,一个人建立一个自己的网页,博客,去公开的,主动的向别人宣传自己的理论,这就不再是他自己的事情了。你说呢?

。。。

我认为:

一个人建立自己的网站,博客来宣扬自己的理论,事实上是做了一件不负责任的事情。

为什么叫不负责任呢?

有这样一个道理:

一个理论如果是有错误的可能性,且未曾被科学界所公认的,那么这个理论是不适宜向公众公开推荐,宣扬的。因为一旦这个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它会对公众产生非常大的不良影响。

这个影响不单是指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不单是个面子问题,而且还有可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影响。

举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例子:

比如我是一个民科,我根据自己的理论计算,认为氰化钾是无毒的,你说它有毒,我不理你,我就说它没有毒。

然后我为了让自己的理论得到更多的支持,专门建立一个网站,上面写了我的结论:氰化钾无毒。

接着我开始向公众宣传,让很多人看我的网站。

这些人里,有民工,有学生,有老板也有二五仔,但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氰化钾是什么。

他们在看了我的网站之后,相信了我的理论,然后在某一天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一瓶氰化钾,把氰化钾当止咳糖浆一样一饮而尽。

。。。

你说,谁该为这件事情负责?

也许这时候你很清楚:就是那个建立网站的民科!

可是,现在我问你:如果这个民科的网站是挂靠在科学网上,或者如果这个民科就是直接在科学网上注册一个博客发表他的观点的,那么谁该为这件事情负责?

只有民科自己吗?不!科学网也要负责!

现在退一步:氰化钾也许严重了点,咱换个别的,换成“相对论”怎么样?一个人总不会把一本相对论的教材也当止咳糖浆喝了吧?

但是你觉得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吗?

真的有吗?

Neil认为没有。

在Neil眼里,无论你是宣扬氰化钾无毒,还是宣扬相对论有错,这种行为都是“不应该”的,都是不负责任的。

因为在网络上(即使是在科学网上),你面对的大部分人也并不是懂行的专家教授,而是无知的公众。

你在明知道自己的理论是有错误的可能性(或者尚未经业界证实是正确)的时候,还向无知的公众推广,向无知的公众宣传,这就是一种对公众不负责任的做法

而倘若科学网默许,甚至支持了这种做法,那么这恰恰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道德,失去了科学的良心,也失去了科学网作为“科学网”应有的最基本的对公众的责任感!!

从这个角度讲,我反对一切在博客上或者网站上公开宣扬自己理论的做法,我同时提倡且严重支持科学网对特意宣扬自己理论的民科或官科进行无情的打压和歼灭。

因为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对公众负责的做法!

当且仅当科学网能够肩负起这种对公众的最基本的责任感的时候,它才配得上科学网这三个字!

没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147-216963.html

上一篇:【科学网】忽不忽悠与是否改行无关!
下一篇:【科学网】困扰全世界男人的千古应急难题
收藏 IP: .*| 热度|

8 杨玲 方德杨 王春艳 曹聪 陈安 陈国文 任国鹏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