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志的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wenzhi

博文

如何做好青少年科普

已有 9967 次阅读 2009-2-14 19:06 |个人分类:科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 青少年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相对于其他科普对象,青少年群体是一个同质性较强的群体,其科普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普的一般模式,对于做好青少年科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青少年科普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否培育和造就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批创新人才。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科普对于推进素质教育,赋予教育创新功能,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一)科普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当今社会,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角落。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了解和应用一些科学概念,需要对社会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使人类善用与科技相关的知识、技术、相关资源及价值判断,以便适应社会变迁、改善未来生活、解决相关问题,以及规划其生涯发展的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帮助人成为有效率的科技使用者、科技决策者、科技消费者、科技环境工作者乃至于科技发展者。
过去在学校课程中青少年的学习主要以学科性、知识性的内容为主。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加重视体验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体验性知识的学习,从青少年的认识立场出发,重视青少年的课题意识和思考的过程方法,而不限于问题的答案,体验性知识更加重视直接经验和感受,强调个体经历过程的能动性、体验性和与他人的互动性。信息时代要求人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方法性知识比内容性知识更加重要,方法性知识包括收集信息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的方法、观察实验的方法、调查讨论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的掌握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这些正是青少年科普所具有的性质,因此科普是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的学习经历之一。

    (二)科普是让青少年获得主体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传统教学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重视内容性知识和知识的单向传授。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以青少年为中心的,强调青少年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的是“学”,不仅要求青少年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青少年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现代的教学更加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它意味着青少年的学习是一种主体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是社会化的,需要青少年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青少年需要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学习,在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青少年科普则给青少年提供了在真实的任务、复杂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机会,使青少年能够通过探究性的活动在动手动脑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科普作为促进青少年主体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是所有青少年都能参与的活动,不仅是校外、课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

   (三)青少年科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青少年科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青少年科普不仅仅局限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上,而在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培养上,也是青少年科普追求的教育目标。
多年来,我国青少年科普实践证明,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的作用:①青少年科普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好奇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②青少年科普有助于青少年理解、记忆在课堂学习的科技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信心。③青少年科普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学到许多课堂上一时还学不到的新知识、新见解、新理论、新技术,从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④青少年科普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接受挫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使青少年动脑动手,全面发展。⑤青少年科普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基本习惯和修养,如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密谨慎的科学作风,博采众长的思想方法,能够容忍他人和能够合作的修养,以及不受成见约束的开创性格,从而受益终身。⑥青少年科普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幼苗,因材施教,为国家科技发展储备优秀的后备力量。

    (四)青少年科普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国家振兴,民族复兴,需要培养大批创造型的人才。创造是人类运用自己的脑力与体力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前所未有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活动的能力。而创造能力是指一个人具有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造型的人才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创新人才应当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其中创新能力是核心。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青少年科普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起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主要是通过科普活动激发其探究兴趣、好奇心。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完成某项活动的能力。三者之间,创造想象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化则体现为创造性地完成某项活动的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是关键。人类右脑的形象思维积极地影响着左脑的抽象思维,启发左脑可以使思维具有创造性,从而发展为创造性思维。在科普活动中,科普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青少年在活动中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和由此激发的浓厚兴趣又会起到巨大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主要包括责任感、使命感、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它对创新结果的最终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耐心细致,言传身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励。青少年科普可以不断发展青少年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的形成又积极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科普可以敏锐地抓住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萌芽,鼓励他们积极投入于创造发明活动中去。青少年科普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突出的特征是创新。科普是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的最好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活动的实践中,青少年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这种深刻体验会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

    (五)青少年科普与科学教育改革
    科学教育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和基础。据分析,公众科学素质高的国家,公众受到学校教育的程度都很高。1999年,OECD国家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者平均比例为69%,我国仅为18%(见图5-1)。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文化程度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密切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高。初中、高中、大专和大学以上不同文化程度的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依次为1.48%、6.18%、10.73%和13.48%。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零。这表明科学教育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渠道。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尚未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1.科学教育观念落后
    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将科学片面地划分为不同学科,青少年不能接受全面的科学熏陶与培养。至今为止许多小学往往只重视语文、数学需要考试的科目,忽视科学课程;高中实行文理分科的学校仍不在少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教育过程中,则更多强调“双基”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创新意识与能力、科学态度、精神与情感的培养。在大学阶段,通识教育与学科交叉的意识极为缺乏,人文导向几乎没有得到贯彻,研究性与探索性的学习氛围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课程标准制定中,科学课程只从小学3年级开始实施,幼儿科学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科学教育方式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学校的科学教育落后于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这种陈旧、僵化、更新能力差的科学教育体系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首先,在科学教育的课程上,在当前大、中、小学校与幼儿园中,仍然以基础性的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所占比例很少,难以包含科学前沿发展的信息,也难以与生活、社会的实际紧密联系。在课外科普方面,多为传统的设计制作项目,有的甚至纯粹为手工制作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其次,当前学校科学教育的方法大都还是单一的讲授教学,更多是让青少年读科学,而不是做科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探究、发现、体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大量青少年在科学课程面前望而生畏,敷衍了事,甚至放弃。再次,学校科学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当前学校科学教育的评价观念单一,评价的作用只是检查、鉴定、诊断等证明作用,而未让其发挥导向、激励和调控等改进功能。评价偏重于知识目标,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重视培养学科专业人才,忽视了整体科学素质的提高;重视考试分数,忽视实际应用;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评价只是教师、学校参与,没有让家长、社会参与,更忽视了让青少年自评和互评。

   3.科学教育体系缺乏连贯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其科学教育标准与课程都是从幼儿园至高中(3~18岁)统一制定的。而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至今仍不衔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课程和教材内容不衔接。即中学科学课程(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内容不是以小学科学课程(自然)为基础的。②师资不衔接。据北京师范大学对20多所实验小学调查,80%的小学教师不了解中学的科学教学具体内容,中学教师对小学自然课也很少了解。③教学不衔接。即中学的科学教学不是小学科学教学的自然延伸,小学是综合性科学教学,而中学(特别是初中)是分科教学。同样,按照现行的幼儿园和小学课程标准,在学前三年儿童已经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和好奇,乐于观察和探究的习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方式和科学思维方法,已经建立的粗浅的科学知识和概念体系,进入小学后将戛然而止,到三年级后再重新开始,且互不衔接。而对于大青少年而言,大多数中学阶段形成的科学知识与技能随着大学的专业学习,也逐渐退化,甚至遗忘。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公众科学素质的有效提高。
    青少年科普对提高学校综合性、趣味性的课外科技教育课程分量,注意与其他科普机构协作,形成科学教育动员与整合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科学教育中引入科学前沿发展的信息、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以及课外内容方面得到加强,可促进科学教育课程的创新和综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对探究、发现、体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将得到提倡。在科技教育的评价上,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将得到充分重视。科普将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科学实际问题的理解,对自然科学的方法了解,加强对基本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提高动手能力、参与社会交际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青少年科普的广泛深入开展,将有力地推进科学教育的改革。

    二、青少年科普的基本特点
    青少年是人生的起点,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是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科普是遵循青少年心理特点开展的教育活动,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独特性
    青少年的最大特点,一是在年龄上处于未成年阶段,有自己的生理、心理等年龄特征,他们的实际需要、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和社会经历与成年人大不相同;二是正在学校上学,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课堂听讲和做练习、实验等形式。因此青少年科普不仅在内容上、方式上与一般成人有所不同,与社会其它成员也大有区别。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开展课外和校外的科普活动来启发、激励、引导青少年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正是从这些特点出发,才在科普中把它作为一项特殊任务单列出来。如果从广义的教育角度看,科普也是一项社会教育事业,具有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的功能,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继续,所不同的只是青少年科普的方式(如,科学竞赛、学科竞赛、夏令营等)更具有青少年的特色而已。

    (二)情景性
    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时,必须创设一个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支持青少年学习的环境。科普必须以青少年自愿参加、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为基础。为此必须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活动的种种环境,唤起青少年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和大胆实践。青少年科普环境创设是把知识还原在其本来存在的社会情境脉络之中,为青少年提供尽量真实的情境,尽可能地在提供知识的同时考虑到其相关背景和复杂的关系,而把这些背景与关系同时呈现给青少年。这种情境可能是一个虚拟的问题情境,可能是基于网络的情境化的学习软件,也可能是物质环境中相配套的主题式情境的建设,包括背景知识、知识间存在的关系、相关主题的学习帮助、方案等,各种资源整合提供一个整体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单一的布置一个情境化的场所。这种情景的预设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激发好奇心
    学习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形态的存在,要想能够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必须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为此学习环境的创设要有趣,具有问题激励性,图文并茂。实际上校园中的很多地方都能够成为学习资源,比如校园中的生物,校园中的景观。但是纯粹自然的生物和景观还不够,只有我们赋予它更多的教育内涵,才能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比如校园中的植物挂上介绍牌,或者提出小问题等,就会激发青少年探究的欲望,这样普通的花草树木就具有了教育意义,自然环境成为了学习环境。比如在楼梯下可以布置成发现室,让青少年自己去寻找发现问题和答案,使学习变成他们内心的愿望。

    2.提高参与性
    青少年科普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等年龄特征。不仅中青少年和小青少年大不一样,同是中学或小学阶段,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少年和青少年的思维特点、知识特点和兴趣特点也大不相同。青少年科普的设计,必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对象,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追求。过去在校园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师或者专业人员设计和创设环境,青少年很少参与。实际上成人创设的环境是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是成人的视角,而不是青少年的视角。在学习环境的创设过程中青少年的参与是要用他们自己的视角创设符合学习需求的学习环境,同时在青少年的参与过程中也是青少年学习的过程。参与性原则的第二层含义是学习环境能够使青少年参与活动而不仅仅是静态的展示。过去在科技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很多环境是一种静态的展示,如科学家的画像、科技长廊,往往把百科全书上的科普内容放大挂在墙上,或者在学校内建立情境化的标本生物园、科技馆等。所有这些环境对青少年都会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由于它仅仅运用青少年的眼睛,因此其教育效果是有限的。我们更期望学校中的科技环境是动态的,是青少年能够参与其中的。我们鼓励学校或者场馆所建设的科技学习与活动环境能够给青少年提供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提供更多体验性的机会。因此科普活动环境的建设可以包括体验、操作、主题探究游戏类的内容。

    3.增强互动性
    学习环境与学习者之间应该是互动的。学习环境创设的意义在于为青少年积极的、自助的学习提供帮助。如果学习环境与青少年之间没有互动性,那么环境所起的作用便是单向的传输作用。为了使学习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应该与青少年之间产生互动。产生互动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让环境能够说话、问题卡、互动性模型、青少年作品展示、设立青少年讲解员等。这些方式都能让青少年与学习环境之间产生互动,学习环境不再是静态的、僵死的、单向的,而成为一种激励的、互动的、双向的作用,更好地为青少年有兴趣、有意义、有动机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

    4.扩大开放性
    开放性的含义不仅在于物质环境的开放,时间、空间的开放,材料、工具的开放,而更重要的应该是由于物质环境的开放而引起青少年思维的开放。从而使青少年不再是教师思维的执行者,而真正成为思维的主体,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把青少年思维行动化,在行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只有这样学习才能真正成为青少年的主体学习。开放的环境也为青少年的协作提供了可能。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一种社会化的学习,需要在真实的社会背景中,通过群体协商、对话的方式建构意义,开放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青少年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教师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

    5.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青少年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该立足青少年的视角,充满对青少年的关怀,充分考虑青少年的需要,体现出对青少年的尊重。考虑科技内容的同时应该考虑到人文特性的体现,考虑到社会性的体现。学习环境对学习的支持还体现在环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而且还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要适当配合校内的课堂学习,使科普有助于巩固、提高青少年课堂学习的成绩或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要与科学课程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因此在创设整体科技环境时,要考虑到提供多种多样的丰富的资源支持。

    (三)丰富性
    青少年科普一般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知识性项目;二是以培养具体技能为主的技能性项目,如模型制作、电脑制作、种植养殖技术等;三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培养探究能力的研究性项目,如对某种动物生活习性的研究、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四是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探究方法的创新性项目,如对当地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创造发明等。
    青少年科普一般从实际出发选择或设立活动类型,使之既能照顾到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兴趣和需求,又能因地制宜,具有地方特色;既要保留优秀的传统活动,又鼓励创新,鼓励设计适应形势变化的新的活动;既选择或设立一些与当地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符合大部分青少年实际的活动,又要注意设计一些与高新科技相关的活动;既坚持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日常的活动,又鼓励通过社会化的途径,组织开发若干大型的示范性活动,以促进青少年科普的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青少年科普的目标,科普活动应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广大青少年易于接受、踊跃参加、多有收获。如,科技夏(冬)令营、“小星火计划”(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考察、小改革、小发明、小咨询等)活动、科技演讲会、命题擂台赛、设计和制作比赛、科技日(周、月)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主题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参观、科技培训、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发明创造比赛、科学讨论会等都是较好的科普形式。
    青少年科普一般采取适当的活动组织方式,把分散进行的经常性活动与集中开展的主题性活动结合起来;把广泛开展的普及性活动与重点培养的提高性活动结合起来;把灵活多样的基层活动与引人注目的区域性活动结合起来;把小型的专题性活动与大型的综合性活动结合起来,使青少年科普成为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相互结合的系统工程,形成多方协调合作,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的运作格局。
    综观国内外青少年科普,基本组织方式分为四种类型:①学校组织各种科技类选修课、活动课和科技爱好者小组、兴趣小组和科学俱乐部活动,开展各种学习、研究和探索活动。如,指导青少年阅读科技书刊,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科技节目,放映科技电影、录像,参观科技展览,访问科技专家,组织专题讨论会、课题研究、科技竞赛、学科探秘、科技制作、种植养殖、发明创造等活动。②校外教育机构和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为科技爱好者组织相应的活动,利用假期举办综合的或专业的科技夏(冬)令营,组织青少年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活动,组织各种科技参观、考察或实验活动,组织短期科研实习活动等。③科技团体组织高校、科研单位与学校建立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使一部分有志于科学研究和探索的优秀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直接得到向著名科技专家学习的机会,在科技专家指导下开展较高层次的科普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并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④有关部门联合或单独在全国或省、区、市范围内开展较大型的科技竞赛活动。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等,并从中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国际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
    除学校之外,青少年校外科普场所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许多国家都千方百计地加大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青少年开展校外科普的场所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综合性的科普活动场所,如科学技术馆、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二是专业性的科普活动场所,如天文馆、地质馆、水族馆、海洋馆、航空馆、铁道博物馆等;三是专门的青少年科普场所,如青少年科普中心、青少年科普站、青少年科技馆等;四是综合性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或综合性的科普场所,如青年宫、少年宫等。

   (四)社会性
    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主要依靠学校。但仅靠学校教育不够,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努力。青少年科普的内容、方式、规模以及涉及的诸多方面,大大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科技团体是各类科技人员的组织,不仅有众多的不同层次、不同专长、不同年龄的会员,还联系着各式各样的科技机构,具有开展青少年科普的许多优势,是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社会力量。学校与科技团体挂钩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可以得到众多科技人员和科技单位的支持和指导,把活动搞得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科技团体不仅具有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有利条件,也是它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任何的一个团体,它的工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为自己的成员服务;二是组织自己的成员为社会服务。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否则,这个团体就难以生存和发展。科技团体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是它为社会服务并能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工作,既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尽力,也为学科的发展扩大了影响,培养了后备力量,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几乎所有国家的有影响的科技团体都把增强青少年一代的科技意识,普遍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并从中发现、培养出类拔萃的英才作为自己的一项光荣职责。中国科协是开展青少年科普的主要社会力量,在提倡、推动、指导、协调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我国组织开展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为高等教育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活动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青少年科普的实践模式
    青少年科普的实践模式是基于实践操作为基础,在科普目标和制度安排的框架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青少年科普的实践模式非常多,而且目前还没有一定的分类标准,所以针对我国青少年科普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下面仅介绍几种青少年科普的基本实践模式。

    (一)青少年科普的联动推进模式
    青少年科普是一个社会化的大工程,它往往需要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或行业范围内营造环境,进行社会动员,以形成强大的声势,有效地调动各种科普资源,从而取得最佳的科普效果。青少年联动推进模式就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领域范围内,尽可能多有序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组织机构、目标群体,并按照统一的时间、程序、标准、行动准则等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的一种大型青少年科普活动方式。
   青少年联动推进模式关键在于建立高效的联动的机制,以形成科普管理层面和实施层面的协调统一。首先要建立一个权威的指挥领导协调机构,如委员会、领导小组、指导小组、组委会等形式都比较好,通过协调领导机构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提高运行的效率,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权威性,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其次,要组织一个素质高、能力强、运行高效的实际工作班子,如执委会、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小组办公室、组委会办公室等形式都比较好。通过这个工作班子来沟通领导层与实施层的信息,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方案,并督促实施保证。第三,要制定一整套可操作性的文件,如印发通知文件、实施详细方案、标准和规则、评价激励办法等。第四,要进行最广泛的动员。青少年科普活动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非正规教育形式,目标群体参与与否不带有强制性。只有很好地宣传动员,才有可能使更多的目标群体自愿参与进来。
    实施单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是青少年联动推进模式的前提。联动机制的建立,为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外在的保障和行动方向,但最终只有实施单位的参与,才能保障科普联动的真正实现。实施单位要把科普渗透在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要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形成家长、社会和学校等多主体参与的实践运行操作机制。要突破学校科普活动的限制,使青少年在各种环境下感受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在重视让科普进入中小学教育主渠道之外,拓宽科普的实施途径,形成学校、科技界和社会各界联手,在更大范围、更深入层面上开展科普活动的运行机制,调动家庭、社会各方面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节约活动成本,提高科普活动的实效性。在科普联动中,各实施主体要积极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科普活动资源的优势,同时形成资源共享。在科普联动中,各实施单位要遵循联动活动方式、目标、内容、时间进度、评价标准等规定,以保证联动活动的统一性。

   (二)青少年科普的农村推进模式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大部分青少年在农村。如何使广大农村青少年得到优质的科技教育,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促进农村地区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是青少年科普的重要方面。
农村青少年远离城市,农村的社会科普资源类型也与城镇、城市有很大的不同。农村的科普条件有限,专业化的科普资源匮乏,因此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社区、家庭的科普资源条件是开展农村青少年科普的基本前提。农村青少年科普学校—社区—家庭的协同是农村青少年科普的基本特点,青少年科普的农村推进模式以培养农村青少年科学态度、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行为习惯等在内的综合科技素质、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遵循科普活动规律,结合农村的实际,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科普资源有机结合和系统整合,针对广大农村学校青少年开展科普的活动形式。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青少年科普活动,就必须结合农村的情景,在农村学校—社区—家庭协同推进科普中,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科技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科学观察、科学调查、举办科技节等普及型活动,利用遍及农村家庭、社区、工厂、田野、山川等广阔的场所,把校内科普活动与校外科普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科普与科技爱好特长青少年的提高教育相结合,建立各种专项科技兴趣小组,进行科学专题观察、调查、探索等科普活动。
    在青少年科普的农村推进模式中,要充分利用农村的特色养殖、种植的便利条件,开辟了农村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如,种植基地、农业科技园、养殖场等供青少年观察、研究。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建立科学考察基地。同时,在校内建设科普活动场所,如科普活动室、小小科技馆,利用学校的有限土地空间建立种植养殖基地等。在人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增大科普文章的阅读量,让青少年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获得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普,结合新课程改革实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新《科学》课程等的活动课整合,开展真实的科研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基本的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青少年科普的校外推进模式
    青少年科普的校外推进模式是学校在充分挖掘校内所有的科普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将青少年科普活动从课堂搬到社会,让青少年更多地走出课堂,走进家庭、社区、工厂、田野和海疆,使青少年在网络化的科技教育氛围里受到良好的科技教育的科普形式。该模式以学校科普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桥梁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等其他教育资源的联系,真正挖掘出社会资源方面所承载的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优势和潜力,以网络化模式促成科技教育合力的增长,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青少年科普的校外推进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
    在网络化的科普活动模式中,使青少年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社区、家庭、企业的内部,而是充分利用社会空间的优势,把各自拥有的相关科技资源和盘托出,供青少年在没有任何关隘的、开放的、联通的空间里更加自如地接受科学的熏陶。
 
    2.创新性
    在网络化的科普活动模式中,对青少年创新精神的教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关爱。在科技教育中,教育重点从以往的仅对青少年进行科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方式向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促使青少年认识到创新的意义、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注意实证、逻辑推理和怀疑精神的培养与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客观、求真、探索、合作、竞争等科学精神。

     3.竞争性
    竞争是突破传统科技教育模式束缚的最佳途径,在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如,建筑与航海模型)活动的过程中,凭借网络的互通性组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以促进青少年主动养成更好的科学精神,以积极的姿态应对面临的一切挑战。

     4.扩展性
    全面性保证科普活动面向全体青少年,同时整个社会都会在青少年的影响之下,包括家长在内的所有其他可以接触到科技教育活动的人士都受到科普的教育,从而形成除学校之外全社会科技教育的全面普及。
    青少年科普的校外推进模式的关键要素:活动的基本场所—学校、家庭、社区、科普活动基地等;活动的基本参与者—青少年、老师、家长、社区科技工作者等;科普活动得以开展的载体—科技制作工具、计算机网络、当地古典建筑、校本教材等;活动的形式—教学、课外活动、参观、社会实践、参加比赛、自主学习等。

    (四)青少年科普的校本推进模式
    青少年科普的校本推进模式是学校对青少年的科普主要立足学校的科普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科技教育,促进各学科教与学的科学性,实现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完美结合,营造出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科技育人文环境,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的科普模式。

     1.利用科学课程进行科技教育
    在青少年科普的校本推进模式中,利用科学课程进行科技教育。在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应用课本上的原理、定义等知识,合理利用课本增加的资料或介绍性知识等青少年既感兴趣又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解决现代社会中青少年身边的实际问题,开发自然学科的潜隐课程,培养青少年处理信息、分析归纳、逻辑推理、合作交流的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增大提供给青少年的信息量,培养青少年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设置问题情境,让青少年去探究(收集资料、拟定方案、实施操作、评价检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青少年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青少年探究的过程中,重视对青少年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能力、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探究的过程;重视青少年动手实践,为青少年创造更多的参与活动、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其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提高科学素养。
    在青少年科普的校本推进模式中,利用劳动技术课进行科技教育。劳动技术课要 “强化技术(主要目的),做中学习(实践性),富含创新(创新性),兴趣引爆(兴趣性),广泛涉及(开放性、综合性)”。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开发生成新的内容);要重视基础(基本技能的训练,如粘、接、刻、画、锯、刨、钻、车;基本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如设计、制作、试验、检测、校正、观察、思考、讨论、修正、决策等),体现创新(现代科技+创新思维+文化积淀);要体现综合(传统技术、大工业技术、现代技术三者的结合),各有特色。课堂教学要体现师生主体,互相激励;要面向全体,突出个性;要开发思维,重在实践。

    2.开展校内大型科普活动
    在青少年科普的校本推进模式中,要开展校内大型科普活动。主要包括:①定期的常规性科普活动,如“科普活动月”活动、科技周活动等全校参加的每年都在一定时间举办的传统科普活动;②科技主题教育类活动,如结合形势、节日举办的全校性的不固定时间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在“世界戒烟日”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主题教育活动等;③科技夏令营活动,如利用假期开展的部分青少年参加的科普活动,如科技夏令营、冬令营。这些活动大多以科技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
“科普活动月”活动要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广泛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方法多样、富于创造性的科普活动。重点抓好科技发明、制作、实验、调查、论坛、参观访问(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及环保、信息技术传播、农业技术推广、种植养殖等活动,组织好各类科技传统项目的竞赛活动。各校还应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场馆、科技基地等社会力量优势,与社会形成合力开展科普活动。 
    科技主题活动多是以班级为主开展的科技主题班会活动。在学校对青少年教育效果影响最大的是班主任,一个班级青少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科学素养高低。如果一个班主任很重视对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他就会将科技教育渗透在其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大多数学校在主题班会的组织上,都给了班主任极大的发展空间,并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提供活动时间、场地、人员,但不限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因此班主任是对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主体,科技主题班会活动是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
    利用主题班会开展科普活动,即科技主题班会活动,是以某一个科技教育范畴中的问题为主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它具有参与面广(因为是以班为单位开展活动,因此每个青少年都能参与)、主题性强(根据青少年情况设定活动主题)、易于操作(时间、场地、人员有保证)、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的组织下,青少年的直接参与下,对某一主题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等特点。

     3.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环境
    在青少年科普的校本推进模式中,教育环境是教育中的隐性因素,它对青少年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中小学科技教育如果没有环境氛围的支持,将会是“空口说白话”。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环境氛围,有利于科学精神的熏陶和科学情趣的培养;把校园建成科技园,能为青少年经常性的科学观察、实践和创造活动提供设施和空间,可在玩中学、看中学、做中学。学校要重视科技教育环境建设,在校园改建和扩建时充分考虑科技教育的场所建设,增加专用教室的数量和面积,改善硬件设施。

    4.利用校外科普资源
    在青少年科普的校本推进模式中,学校也要利用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区域内人才资源,以及丰富的科普场所,开展科普活动,如组织科学家报告会;组织青少年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科学家直接对话;参加区域性、全国性的科普联动活动等;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如天文兴趣小组、生物组织培养小组、生物试验小组、电子线路小组、化学兴趣小组、摄影小组、计算机小组、环保组、模型组、花卉组、智能机器人小组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2814-215022.html

上一篇:如何做科普
下一篇:如何做好企业员工的科普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0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