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uman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博文

温总理在剑桥大学和日本国会的两次演讲的比较

已有 3350 次阅读 2009-2-4 13:28 |个人分类:随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温家宝, 演讲

在日本国会的演讲
 
 
在剑桥大学的演讲
 
 
         两次演讲的共同点:
 
        1、不温不火、温文尔雅、有礼有节的儒家风范
 
        2、一舍国内很多领导人口号式的、八股式的陈词滥调,总是有针对性的引经据典,话语朴实而亲切,如行云流水,似一个长者在与你拉家常,诚肯可信,耐人寻味。
 
        3、以友谊主线,“和”的理念为精髓,促进合作与发展、和平为最高目标
 
      不同点:
 
       在剑桥大学主要是介绍中国,从古谈到今,特别是今天的中国,让青年学生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从一个一个的小事情看到中国的国格、文化、精神,特别是让没到过中国的青年神往而想象。
 
      在日本国会的演讲,讲到了中日的世代友好,中国人民的博大宽广的胸怀,对日本文化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是基调,但又让日本人听起来不反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让特别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反省,有象一个饱经风雨的老者向一个犯错的孩子的推心置腹的感觉。
 有两次让人听了是热泪盈眶,一次是温总理讲到汶川地震时,他拦过两个孩子,一个画者画下了当时的情景,起名叫“依偎”,等总理10天后再次进川时,已是重建家园,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音,总理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另一次是在剑桥大学讲到胡杨树,千年繁茂,死后也是千年不倒,倒后也是千年不朽,象征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多难兴邦”、英勇顽强,是我们的精神,见之于世界,掌声一片,得到认同,让国人共鸣。
虽有干扰,但阵阵掌声让人感觉:“中国”,真男人也。个别别有用心的小人,只会是自取其辱。
中国,扬眉吐气的日子越来越多了。总理演讲释放了历时久远的压抑,解渴。
 
     今天晚上打算让孩子看一看,听一听,看能体会多少。我想不同年令不同经历的人的体会会是不一样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137-212872.html

上一篇:为什么博士喜当官?
下一篇:劳凯声谈中国教育改革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