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高职教师的科研生态 精选

已有 8284 次阅读 2009-1-28 12:20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高职教师

高职教师差不多占整个大学教师的三分之一,2006年全国本科院校专任教师68万人,高职院校教师31万人。就科研成果而言,高职院校教师和本科院校是不可比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恐怕达不到本科院校教师的1%

由于长期历史原因,高职院校继承了以前许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近10年来,全国广泛开展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对此进行了大量改善,成效应该是显著的,尤其在学生培养方面,但是对教师的科研管理体系而言,这方面的改革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所有高职院校的教师都要从事科研?高职院校教师应该从事什么样的科研?这些问题充满了太多的困惑。

高职院校强调学生的技能培养,这点已经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各高职院校的认可。那么,如果老师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很强,培养的学生相当有竞争力,可他就是不太会写论文,那么就评不上职称,这公平吗?这样的教师太多了,一个好的会计学老师,一个好的机械模具老师,他可能业务非常熟练,但就是写论文水平不高。也许您要说了,好的高职老师一定是动手能力和科研都强的老师,那么我再问您,如果动手能力强,科研能力也强,这样的老师凭什么做教师,他要么是高职院校的领导,要么是在企业拿着高薪,凭什么做普通教师呢?

如果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审体系不作根本的改革,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本来就不高,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写论文,其中至少一半是垃圾论文,结果导致垃圾论文泛滥,这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事情。我们常常讲解决问题要治本,这就是本,必须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中采取一些其他方式,论文只能作为一个不太主要的方面,而且要降低数量要求,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垃圾论文的数量。当然加强期刊管理是另外一个方面,但根源是职称评定对教师论文的要求。

既然高职教师难以从事一流的科研,还不如集中精力从事教研工作。教研工作一般十分具体,只要努力钻研,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等上面下功夫,容易取得成绩,而且这和高职院校的使命是一致的。教研应该是高职教师从事科研的主要方面,建议国家新闻出版署适当调整和增加一些高职教研的期刊。各级主管部门在课题立项上要增加教研立项,进行引导。可喜的是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增加了职业教育专项课题,但也十分遗憾,2008年教育部共批准了30项职业教育研究专项,其中80%被本科院校拿走,无语。

我在高职院校待了10年,平时和兄弟院校交流较多,下面将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的科研工作加以分类:

一类是放弃型。主要集中在副教授层面上,高职院校副教授职称中的70%几乎都放弃了科研,因为正教授评审非常困难,副教授退休也不算没有面子,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旦副教授评下来后,科研就没有太大的动力。当然,不同的学校对副教授的科研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个问题不大,糊一两篇论文过关。

二类是评职称型。这部分占高职教师的95%以上,无论是评讲师还是评教授,目的都是为了职称。由于教授评审相对要求较高,而讲师和副教授评审对论文的要求也不高,因此,老师们就全力以赴地凑数写论文,当然总体质量不高,对国家科研总体没有贡献。

三类是精英型。高职院校的少部分精英,他们对科研有着本能的热爱,在科研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从事科研工作,其科研成果水平也比较高,或者说,与本科院校老师没有区别甚至更好,这部分教师数量差不多占高职院校教师数量的2%左右,每个高职院校,科研处处长用手指头可以一个一个数出名字来。

当然,我这里并没有半点讽刺和挖苦高职院校教师的意思,因为你让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目前的所谓“科研”工作是一种错误,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这和文化大革命期间让教授下放劳动的道理是一样的,必须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识。

其实,以上问题教育部也知道,高职院校也知道,怎么解决教育部似乎也知道,但是问题就是得不到解决。中国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此!

 

 

                                                                             2009.1.28俞立平于邗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34-211910.html

上一篇:购买笔记本前的美好等待
下一篇:我认识的几位安徽学者
收藏 IP: .*| 热度|

5 梁卷明 向峥嵘 曹聪 唐小卿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