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美国回来以后一直很想写点什么,却无从下笔,忙只是一个借口,关键是没有想好怎么写,可是回来的时间长了,遇到的人事多了,碰到的挫折多了,还是很有感触,我们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反思和提高。
身处北大,肩负着太多的责任,因为大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的集聚地和发源地,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在中国目前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北大人不可推卸地肩负着整个民族振兴和飞跃的希望,做不好或者做得不够好都是失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很有必要通过中美大学科研的比较来看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有很多内容是我不能驾驭的,且从我自己知道的这几个方面开始说起,而且是局限在我自己所熟悉的工科方面。
1. 科学的素养
近代社会的发展动力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从牛顿开创科学研究的新世纪以来,瓦特的蒸汽机、爱迪生的电灯、莱特兄弟的飞机、福特的流水线、汽车、互联网和微软,毫无争议,社会财富的原动力、人类生活的进步和飞跃都是建立在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科学发明的基础上,过去的150年的科技创新不仅带来了全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范围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从地球到太空,从海洋到地心,无处不留下了人类探索的足迹。
纵观世界,欧美科学家的贡献是空前的,而我们中国人的贡献还是屈指可数。为什么?
缺乏科学素养!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根本没有注重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培养。这是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的差别。尽管我们口头上无比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可是落实到实际的教育中去的却是完全两样。最简单的比方,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的目的就不是从自身要掌握知识和了解世界的目标去做的,而是为了考试、为了家长、为了老师喜欢,不可否认考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是我们学习永远不与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看不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很典型,很多孩子数学很好,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买菜的账都不会算,这样的数学学习有什么意义?!更不要说中学生,在这个最有好奇心的年代,我们的孩子为了各种考试和作业而奋斗着,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学习的物理、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知识只有有用才会激起你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死记硬背没有前途,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我们的孩子对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可是对实际生活中的小事情都束手无策,尤其是到了大学以后,我们还是不能引导学生把学习的兴趣转移到科学试验、解决科学问题中去,我们的学习就只剩下考试这一种意义,很多考高分的学生实际科研工作能力很差就是明证。
如果说学好基础的科学知识,建立用科学的目光来认识世界的概念是应该在中学时代进行培养的素质的话,那么多了大学阶段,我们就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教学生掌握基本科学试验方法、尊重科学实践结果和事实的思想,可是我们大学的课程设计对这类的要求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试验,更不要说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到了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新的试验、寻找新的科学发现的能力,因为我们连基本的试验能力都不具备,我们的科研创新从何谈起呢?
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绝大多数人,很难从心底里接受和承认,做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所信奉的基本信条是:“一切数据从实验中来,一切结果到实验中去验证”。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做科研的准则基本变成了:“科研项目看科研经费的导向行事,数据按照理想方式处理”,这样的科研工作怎么能够发现真正的科研问题?怎么可能触及到科学规律的本质?更不要说去发现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新原理和新技术了,简直是“纸上谈兵”!
而在欧美这些国家,在中小学时代虽然学习任务不重,但是培养了孩子们用科学的目光来观察世界的基本素质,保留了孩子们认识大自然、探索未知的兴趣。在大学的教育中,他们的课业和试验都远远大于中国的大学,严格的课程设计和实验技能要求培养和训练了他们作为一个基本科学工作者的素质,也养成了他们尊重科学实验和事实的习惯,在工作中不会根据意愿来修改数据。到了研究生阶段,根据导师的指导,独立完成科研任务,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做试验,从购买设备、设计实验装置、制作样品、完成实验到处理数据等等,都是自己动手,而且一般要经过5-6年的训练才能拿到博士学位,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科学化的训练系统,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可见,我们在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培养上是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的,这种差距来自几个方面:
首先,来自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我们一直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培养人材,这样的模式由它一定的优势(公平和公开等等),但是对于科学素养方面的训练需要加强,这种加强应该是从思想观念上,要学以致用,增加孩子们对实际生活的接触、培养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的好奇,保持一个科学的心态对在世界和自然。对大学和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大力加强的实验技能培训,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思想,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创新,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养成在科学上不唯上、不唯权、尊重科学实验的基本素养。
其次,来自我们的科研考评制度,我们从来不是对科学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而是采取人文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在科学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权威和标准,只有尊重科学事实才是最终的权威,同样对待科研成绩的考评也要采取更加科学的制度,确立科研项目要根据科研项目的意义而不是领导和专家的喜好,完成科研项目要拿出确凿无疑的科研数据而不是文章的数量(文章当然必要,但是远远比不上可信赖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这样的导向会把我们从注重表面文章拉到注重实际试验结果上来,只有实际的有意义的实验数据才能带来切实可行的科研方案,才可能产生一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科研创新成果。
2. 教授的职责
无论在那里教授都是大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大学之所以著名在很程度上依赖于有一批出色的教授,他们不但能够在科研上走在世界的前沿,也在教书育人上为下一代树立了典范。北大是中国大学里的佼佼者,过去、现在都有那么多出色的学者在这里工作,我们应该感到非常的幸运,在我们的周围有那么多师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在中国有限的环境里,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的很多不足之处,甚至很多人都在说“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教师”之类的话,很难听,可是不可不承认,我们的教师队伍确实不令人满意。
首先是教授的职责是什么?教授的职责当然是教书育人第一,科学研究第二。
美国的大学教授可以说是特别忙,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教授都是要靠自己的科研经费来养活自己、学生和实验室的,教授们的压力非常大,尤其是拿到终生教授之前的那6年时间,几乎都是拼命在工作,一方面自己很年轻,在科研上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和特色,要拿到终生教授必须有自己的绝活,所以会拼命工作。由统计说这个阶段某著名大学教授的离婚率高达30%以上,可见一斑。所以一个教授就是经营一个小的公司,不但要努力搞好科研,还要跑项目、管学生、建设试验室等等,事无巨细全部都是自己做,当然他也有权利雇人、解聘人。在美国知名大学里做教授的,可以说平均休息时间少于6小时/天。可是他们忙的很有价值,因为你必须把科研工作做好,把课教好才能活下去,才有继续存在的理由。
反之,看看我们国内的教授,也很忙,可是我们的实际情况教师不教书育人的多、不做科研工作的也很多,甚至很多教授身兼数职忙得都见不到学生。这种现象实在是不正常。不停地开会。各种各样的会,跟学术无关的会议占到一半以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很多会是不得不参加。年轻的老师不是互相攀比工作成绩,而是把眼睛盯在别人投机取巧上,心思很容易往不正常的道路上想,在很多大学里已经成了风气,跑关系、拉项目,花在酒桌上的钱比花在实验上的钱多多了,没有时间看文献却有时间唱卡拉OK和喝酒,就这样把时间都给浪费过去了。最差的影响是,这样的人往往很得势,在青年人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以至于很多学生都开始效仿,真是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