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作为民族文化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精选

已有 18440 次阅读 2009-1-7 13:08 |个人分类:心有所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经济学的文献里面,有不少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从事比较研究工作的学者。他们认为,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这种差异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表现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尊重这种差异,尊重各国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种选取自己的发展道路。他们的观点,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有的文化相对主义者走得更远。他们声称,民族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结构与制度,从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特征。
 
这是个引子而已。我们且不去废什么笔墨去讨论文化相对主义观点的得失,那样会太枯燥了。我们感兴趣的,是中国有关的文化问题。正如标题所指明的,是中国人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
 
这里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s. collectivism),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自私自利行为与关心集体行为的对立,而是一种文化传统上的差异。简言之,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单元,是判断价值标准的出发点,而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主义认为,群体才是社会的单元,是判断价值标准的出发点,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个人是群体的一部分,必须服从群体的利益。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个人主义跟自私自利是不能划等号的。
 
说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不能不提美国和日本,因为在大量的文献当中,这两个国家都是被当作上述两种主义的典型代表的。不消说,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国家,而日本则是奉行集体主义的样板。美国的个人主义源自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他的文化传统深受安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影响。美国人信奉自由,崇尚言论自由、迁徙自由;他们信奉自由放任的社会组织形式,信奉市场的力量,不愿意政府过多干涉自己的行为。美国人不太强调社会等级的不同,他们不愿意服从政治权贵,也不愿意顺从上级。在美国人眼里,人人生而平等。平等主义意味着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并尊重别人的权利与机会。在解决集体问题时,往往通过投票来获取多数人意见。他们信奉自我约束、依靠自我,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人士得到社会更多的掌声。人们的社会地位更多地取自于他们自己的成就,包括所受的教育与个人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与美国相反,日本是个有很长封建主义传统的国家,人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他们信奉权威人士,尊重长者意见,互相谦让,避免冲突。在人际关系方面,日本社会仍然强调层级观念,崇尚集体归属感,不鼓励挑战权威意见。日本文化的特征可以表述为:强调群体胜过个人;强调和谐胜过冲突;强调通过协作来与对手竞争,强调合作互惠;强调成就感与归属感;强调义务与责任。
 
你当然可以说,不是每个美国人都信奉个人主义,也不是每个日本人都信奉集体主义。这没有错。但是,大体上,或者从整体上看,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倾向强过日本人,日本人的集体主义情怀要远胜美国人。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可以部分地解释美日两国在经济上的不同表现。比如,美国人会经常跳槽,而日本人往往从一而终。再比如,在制造业领域,一般而言,美国人更擅长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所谓开风气之先。而日本人则更擅长工艺的改进与产品性能的提高。因此,我们常常看到,某国人开发的某种新产品,但最终赚大钱的,则是日本企业。看看家用电器,我们就能找到不少例子。比如,录像机、电视机、摄像机等等。
 
从传承上来讲,比起美国来,中国文化当然跟日本文化更加接近。中国是历史古国,中国人受孔孟文化的熏陶,比起日本人来,更加持久。孔孟文化要求人要有善心,要自律,要对上级忠诚,要跟同伴搞好关系,要和谐。另外,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求我们要尊重长者,尊重权贵。社会上,地位和等级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如果要论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的话,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指出,中国文化(或者孔孟文化)更加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跟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与相互竞争形成了鲜明对比。
 
按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情怀是不输于日本人的。根据某一位颇负盛名的研究者所做的问卷分析,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倾向的确胜过日本人。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听到不同的说法。比如: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在工作中,一个中国人胜过两个日本人,两个中国人则会输给一个日本人。还有更恶毒的: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由于缺乏相互配合与协调,中国人被对手各个击破的例子都有不少。这些例子里,中国人失败的原因,不是互相拆台,就是见死不救。
 
为什么?左思右想,我的结论是:答案是两个字,信任。这里的信任,是互相信任的意思。具体而言,就是当对方有求于你的时候,你愿意提供帮助。而且,提供帮助的时候,你坚信如果双方掉个个儿,对方也会这么做的。因此,有些信息,你愿意跟同僚共享,因为你知道他们也会跟你分享他们的思想火花;陌生人新加入你们公司,你愿意倾心帮忙,因为你知道如果你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会有热心人来帮助你的。
 
我们的古训也是这么说的。比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要讲诚信,不可忘恩负义,等等。可是,这里面涉及厉害关系的双方,多是亲戚或朋友。中国人讲诚信,多半是对亲友的诚信。对有血缘关系的人、或者对知根知底的朋友,诚信、互助乃至为对方牺牲都是美德。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家族企业盛行,任人唯亲,也是对亲属更加信任的一个体现。就算如此,信任也不总是没有问号的。连罗成跟秦琼,亲到表兄弟,互相教授武功的时候,还知道留一手呢。
 
那么,对陌生人呢?我们的古训是: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是要小心谨慎,防止上当受骗。还有,对你的同事,如果他是你将来可能升职的潜在对手,你还愿意跟他分享你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吗?我们的古训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么一来,建立信任关系的成本就加大了。白居易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需待七年期。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等七年,黄花菜都凉了。
 
其实,我们看到,中国人在职场,还是很崇尚个人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是蛮重的。我们总被告知不要只想着出风头,可是看见别人出风头,我们心里的羡慕还是大大胜过了抵触。我们总被被告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可是谁不想当那朵最红最漂亮的花呢?这当然不是不好。可是,一方面,对出风头心向往之,另一方面,跟同事的合作精神也不能让人恭维,这就显出集体主义精神的不足了。
 
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或者信任度低,会让我们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个人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加总,就是整个社会的极大浪费。因为不够信任,大大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如果有一天,中国人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氛围蔚然成风了,那么中华民族在站在世界民族之林,胸脯就会挺得更高。四川大地震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们就感受到了这样的风气。
 
人与人之间互相不够信任,不能算是个人的错。因为我们的社会上,骗子实在太多。因为有过被骗的经验,我们才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下决心在这个社会上清除骗子。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实施,给骗子以刑事处罚;另一方面,要通过道德的力量,在社会上造成对骗子行为的声讨。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回来检视一下我们的社会文化,看看我们的文化是否有一部分客观上给骗子们准备了温床。
 
(作于2008630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485-208981.html

上一篇:可敬的老人——李普赛特(下)
下一篇:周恩来的书法
收藏 IP: .*| 热度|

3 曹聪 王福涛 iwesun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