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nethu 工业生态学的平台

博文

Industrial ecology的中文翻译

已有 6094 次阅读 2008-4-6 10:23 |个人分类:工业生态学

        Industry在中文中的翻译历来就存在一定争议,也就是“工业”与“产业”之争。例如,“工业革命”对“产业革命”,“工业化”对“产业化”等等。这一争议同样也延续到了Industrial ecology的翻译中。

       对于工业,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显然,这是从静态截面上定义的。也就是,工业是产业的一个子集,是第二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从这一视角,“工业生态学”将只是局限在工业门类的产业生态学。这种理解显然将农业、服务业和消费部类的产业共生行为拒之门外,是不符合Industrial ecology的本意的。

      然而,仔细品位Industrial ecology学科诞生的原意,就会认同Industrial ecology实际上是应对近现代工业革命促生的人工技术系统给自然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换句话说,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Industrial ecology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从因果关系上讲,将Industrial ecology翻译成工业生态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还有两个理由有助于将Industrial ecology翻译成工业生态学。其一,就是工业并不仅仅是“设备、生产过程的集合体”,更是产业组织变迁的体现,也就是现代大工业生产替代了手工业生产。从产业组织上,农业也开始转向于产业化生产,被纳入到现代化大生产体系的滚滚洪流中。也就是说,农业和工业的划分在产业组织方面的界限已经开始淡化或融合,当然其生产的劳动对象变化不大。

       其二,从物质生产/消耗的形式和规模上,目前的社会仍然是“工业”主导的社会,尽管有人宣称现在或将来是“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不可否认,生产的物质层面与价值层面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否则也不会有“泡沫”出现。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超越工业占据GDP主流,这是价值层面的事情。从物质投入和消耗来看,美国等的人均物质需求和消费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并且近期还没有向下的趋势。至于计算机和网络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管理革命是不容置疑的,但“反弹效应”的存在使物质生产和消耗并没有削减下来,而且在全世界范围继续增加。因此,变化的是创造力层面的东西,不变的是劳动对象的本质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本人对“工业生态学”情有独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87-20694.html

上一篇:工业生态学 简介
下一篇:工业共生的发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