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火灾事故反映了人机环境系统中多个层面的问题,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人的因素
1、操作失误与违规行为
- 施工违规:如维修工人在竹制脚手架上抽烟等违规操作,可能直接引发火灾。
- 居民不当用火用电:老旧小区电气线路老化、居民使用劣质电器或不当用火,增加了火灾风险。
-不排除有人故意破坏。
2、应急响应能力不足
- 居民自救能力弱:部分居民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面对火灾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
- 消防员救援挑战:火场环境复杂,高温、浓烟、有毒气体等增加了消防员救援的难度和风险。
3、安全意识和培训缺失
- 居民安全意识薄弱:对火灾隐患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消除潜在风险。
- 施工人员培训不足: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二、机的因素
1、消防设施缺陷
- 消防栓水压不足:老旧建筑消防栓水压不足,影响灭火效果,延误救援时机。
- 消防设备老化:部分消防设施老化,无法正常工作,如应急照明失效、疏散通道堵塞等。
2、设备技术局限性
- 无人机应用受限:在复杂火场环境中,无人机可能因高温、烟雾等影响,无法有效执行灭火或侦察任务。
- 智能设备普及不足:智能烟感报警器、AI温感系统等智能设备在老旧小区普及率不高,难以及时发现和预警火灾。
3、设备维护不当
- 维护缺失:消防设施缺乏定期维护和检修,导致设备故障或失效。
- 更新滞后:老旧设备未及时更新换代,无法满足现代消防安全需求。
三、环境的因素
1、建筑结构与环境
- 老旧建筑隐患:老旧小区建筑结构老化,防火材料性能下降,易引发火灾并加速火势蔓延。
- 竹制脚手架易燃:竹制脚手架易燃且相互连通,形成立体火笼,加剧火势。
2、气候条件
- 高温干燥天气:高温干燥天气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和火势蔓延的速度。
- 风力影响:风力可能加速火势蔓延,增加灭火难度。
3、地理环境
- 狭窄街道:狭窄街道影响消防车辆的通行和灭火作业,延误救援时间。
-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灭火难度大,消防云梯作业高度有限,依赖室内消防系统。
四、人机环境系统交互问题
1、人与设备的协同不足
- 设备操作不熟练:居民和消防员对部分消防设备操作不熟练,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
- 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部分消防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与人的高效协同。
2、人与环境的适应不良
- 环境变化感知不足:居民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环境变化感知不足,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应急疏散路线不清晰:部分建筑应急疏散路线标识不清或堵塞,影响居民疏散逃生。
3、设备与环境的匹配度低
- 设备适应性差:部分消防设备在特殊环境下(如高温、烟雾)无法正常工作。
- 环境对设备的影响:恶劣的环境条件可能加速设备老化或损坏,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香港火灾事故暴露了人机环境系统中多个层面的问题。为了预防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需要从人的因素、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消防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适应性;此外,还需要优化建筑结构和环境布局,改善消防通道和疏散路线等基础设施条件。

香港警方和消防部门27日凌晨召开记者会宣布,大埔屋邨宏福苑火灾目前已造成44人遇难,45人受伤,279人失联,警方已拘捕3名涉嫌误杀的男子。
香港警方展开调查,发现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不排除发泡胶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另据新京报,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经过初步调查,发现有关大厦的外墙物料着火后的蔓延程度,较一些合规格物料远远猛烈和蔓延得快,警方觉得不寻常;此外未受波及的屋苑大厦玻璃窗贴上一些发泡胶板,也不寻常。邓炳强表示,本次火灾不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性。
警方发现一工程公司负责安装上述相关材料,相信该工程公司负责人严重疏忽,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造成重大伤亡。警方拘捕的3人为工程公司负责人,包括2名董事、1名工程顾问,年龄介于52岁至68岁。
另据报道,香港消防处副处长陈优勇表示,目前宏福苑8座大厦中,有1座未受火警波及,有4座大厦的火势已经受到控制,剩下3座大厦的火警仍在处理中。消防搜救队伍现已到达个别楼宇的13至23楼进行搜索,而灭火行动则已推进至5至18楼。直至目前,消防仍能在涉事楼宇内成功寻获生还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27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