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奕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yian 关于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能源,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

博文

公设出现,实在让位

已有 318 次阅读 2025-11-4 08:04 |个人分类:量子力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When Postulates Replace Reality

一、科学的转折:从发现规律到设定规则

I. The Turning Point of Science: From Discovering Laws to Setting Rules

科学的早期,是对自然的倾听。从伽利略、牛顿到麦克斯韦,科学家相信:自然拥有自身的秩序,而人类的任务只是揭示它。定律(law)意味着发现自然的必然性;而“公设”(postulate)意味着人为设定的出发点。

当人类无法再从实验与直觉中理解自然时,我们开始以“公设”为遮羞布。在量子力学中,这种转折达到了极致:“波函数存在”“测量使系统坍缩”“自旋是内禀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兼得”——这些都不是从实验出发的发现,而是为维持数学形式自洽而设立的假定。

公设的出现,标志着科学从发现走向设定,从实在走向形式。

二、公设的本质:承认无知,却伪装为真理

II. The Nature of Postulates: A Confession of Ignorance Disguised as Truth

每一个公设,起初都是对未知的让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粒子有自旋,于是“假定”它有一个固定值;我们解释不了测量为何改变结果,于是“假定”有坍缩;我们无法统一场与粒子的二象性,于是“假定”波函数既是真实又是虚构。

然而,假定一旦被写进方程,就被赋予了真理的地位。学生背诵它,学者捍卫它,哲学家歌颂它。科学失去了探究“为什么”的勇气,而转向维护“就是这样”的秩序。

公设起源于谦卑,却结局于傲慢。它把“我们不知道”为“自然如此”,让人类误以为数学的形式就是自然的本体。

三、量子公设的范例:从“实在的丢失”到“神秘的胜利”

III. Quantum Postulates: From the Loss of Reality to the Triumph of Mystery

哥本哈根解释是人类科学史上最巧妙、也是最危险的思想转移。当量子理论在解释电子轨迹与测量结果时出现矛盾,波尔与海森堡没有回到物理图像去寻找原因,而是宣布现实本身不可知

于是,一个惊人的逻辑发生了:

  • 当理论与现实不符,不是理论错了,而是“现实不可说”;

  • 当数学缺乏物理图像,不是图像丢失,而是“图像不存在”;

  • 当因果被破坏,不是模型简化,而是“自然无因果”。

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神秘主义”:当理解失败时,以深奥掩盖无知;当逻辑断裂时,以“超越常识”自辩。

从此,科学不再解释世界,而是解释自己。

四、实在量子论的立场:让自然说话,让数学回归工具

IV. The Standpoint of Natural Quantum Theory: Let Nature Speak Again

实在量子论拒绝任何不来自实验和物理图像的“公设”。它主张:

  • 自旋不是假定的,而是旋转的;

  • 波函数不是存在的,而是表示的;

  • 不确定性不是自然的,而是数学的;

  • 量子化不是假设的,而是源于自然的有限性与调制性。

自然不需要公设,因为自然从未矛盾。真正的科学应当从自然的结构中导出方程,而非从方程中臆造自然。

在自然量子论中,每一个数学符号都必须对应真实的物理过程;每一个“定律”都必须能回到场、能量、磁矩、运动的直观图像。科学的美,不在抽象的群对称,而在自然自身的逻辑。

五、哲学的回归:从形式的崇拜到实在的敬畏

V. The Return of Philosophy: From the Worship of Formalism to the Reverence for Reality

形式主义的危险在于:当方程完美,真理被遗忘。人类被数学的优雅迷惑,却忽视了自然的简洁。而实在量子论的革命,不是反对数学,而是让数学重新忠于自然

科学不应是信仰,而应是探寻;不应制造神秘,而应解除神秘。

当“公设”出现,实在就要让位。当“实在”重回,公设将自行消散。

结语:科学的使命是去魅,不是造神

VI. Conclusion: The Mission of Science Is to Demystify, Not Deify

真正的科学革命,不在于方程更复杂,而在于图像更清晰。当我们再也不需要“假定电子自旋½”、不再假定“测量会坍缩波函数”、不再假定“自然没有轨迹”,那时,科学将再次与实在相遇。

科学的最高境界,不是建立更多公设,而是让自然无需公设。

P.S.

本来postulate还好,翻译成“假设”也没有什么问题,改叫“公设”马上就变味了。明明是假设,却要偏偏暗示这是“公理”,是“科学共同体”的“共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8546-1508765.html

上一篇:自然波粒二象性
下一篇:量子场论的假自旋
收藏 IP: 124.205.76.*|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6 0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