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 陈立新 张琳 黄颖
第一部分 2023年中国国家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报告9 主要机构的中国局专利
9.55 武汉理工大学的中国局专利状况
2023年,武汉理工大学获得中国局发明专利1155项(其中第一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为1106项,列中国局第55位),比上一年增长了-11%,2011-2023的年均增率为15%。
表9.55-1 武汉理工大学历年授权专利数量
序号 | 年份 | 授权数量 | 增长率 | 第一专利权人数量 | 增长率 |
1 | 2011 | 210 | -- | 199 | -- |
2 | 2012 | 255 | 21% | 251 | 26% |
3 | 2013 | 223 | -13% | 213 | -15% |
4 | 2014 | 254 | 14% | 249 | 17% |
5 | 2015 | 353 | 39% | 343 | 38% |
6 | 2016 | 453 | 28% | 439 | 28% |
7 | 2017 | 687 | 52% | 670 | 53% |
8 | 2018 | 655 | -5% | 641 | -4% |
9 | 2019 | 977 | 49% | 966 | 51% |
10 | 2020 | 1095 | 12% | 1077 | 11% |
11 | 2021 | 1141 | 4% | 1114 | 3% |
12 | 2022 | 1297 | 14% | 1253 | 12% |
13 | 2023 | 1155 | -11% | 1106 | -12% |
从专利数量上来看,武汉理工大学的重点技术领域是:材料化学与纳米、物理测量、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物理信号与控制。其在材料化学与纳米领域上的专利高达210项。
表9.55-2 武汉理工大学主要技术领域的专利分布
序号 | 技术领域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1 | 材料化学与纳米 | 210 | 270 | 223 | 214 | 181 | 135 | 174 |
2 | 物理测量 | 115 | 98 | 112 | 102 | 101 | 41 | 47 |
3 | 人工智能 | 100 | 100 | 24 | 17 | 3 | 5 | 1 |
4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98 | 118 | 36 | 44 | 25 | 18 | 15 |
5 | 物理信号与控制 | 83 | 105 | 80 | 57 | 66 | 25 | 32 |
6 | 分离与混合加工 | 80 | 61 | 69 | 74 | 67 | 34 | 41 |
7 | 管理系统与电商 | 70 | 63 | 32 | 10 | 8 | 6 | 1 |
8 | 化工 | 65 | 59 | 68 | 51 | 64 | 34 | 28 |
9 | 图像处理 | 59 | 45 | 22 | 11 | 14 | 6 | 8 |
10 | 数据与图像识别 | 57 | 86 | 30 | 20 | 16 | 7 | 1 |
11 | 材料测试 | 51 | 46 | 53 | 52 | 32 | 27 | 28 |
12 | 有机高分子 | 49 | 48 | 56 | 47 | 73 | 35 | 54 |
13 | 建筑与采矿 | 48 | 66 | 61 | 65 | 73 | 56 | 43 |
14 | 铁路船舶与航空 | 47 | 55 | 58 | 45 | 47 | 30 | 24 |
15 | 金属成型加工 | 47 | 102 | 79 | 83 | 68 | 43 | 43 |
16 | 发电与输变电 | 41 | 50 | 28 | 29 | 43 | 24 | 21 |
17 | 光电测量与核物理 | 41 | 42 | 27 | 28 | 19 | 10 | 9 |
18 | 计算机一般部件 | 39 | 7 | 4 | 1 | 3 | 0 | 1 |
19 | 一般机械与武器 | 37 | 29 | 46 | 43 | 44 | 35 | 30 |
20 | 电池 | 36 | 48 | 64 | 50 | 35 | 30 | 50 |
2023年,武汉理工大学在计算机一般部件、分离与混合加工、图像处理等技术领域上的专利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分别为:457%、31%、31%。
相对来讲,武汉理工大学专利研发的优势领域是:材料化学与纳米、计算机辅助设计、铁路船舶与航空、物理测量、物理信号与控制。其在这5个技术领域上的专利份额相对较高,分别占同领域中国局专利数量的0.4%、0.4%、0.4%、0.3%、0.3%。
表9.55-3 2023年武汉理工大学主要技术领域的专利份额与增长率分布
序号 | 技术领域 | 份额 | 增长率 |
1 | 材料化学与纳米 | 0.4% | -22% |
2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0.4% | -17% |
3 | 铁路船舶与航空 | 0.4% | -15% |
4 | 物理测量 | 0.3% | 17% |
5 | 物理信号与控制 | 0.3% | -21% |
6 | 人工智能 | 0.3% | 0% |
7 | 电池 | 0.2% | -25% |
8 | 管理系统与电商 | 0.2% | 11% |
9 | 有机高分子 | 0.2% | 2% |
10 | 发动机与泵 | 0.2% | -10% |
11 | 图像处理 | 0.2% | 31% |
12 | 化工 | 0.2% | 10% |
13 | 数据与图像识别 | 0.2% | -34% |
14 | 一般机械与武器 | 0.1% | 28% |
15 | 医疗与护理 | 0.1% | 23% |
16 | 光电测量与核物理 | 0.1% | -2% |
17 | 材料测试 | 0.1% | 11% |
18 | 分离与混合加工 | 0.1% | 31% |
19 | 发电与输变电 | 0.1% | -18% |
20 | 计算机一般部件 | 0.1% | 457% |
从发明人来看,2023年武汉理工大学的研发人员较多,超过3300人,人均发明专利0.35项。其中,华林、谭洪波、樊李红、蹇守卫、熊盛武、王发洲、麦立强、李相国、张尊华等人的专利数量较多,例如华林发明的专利高达33项。
总体来看,武汉理工大学的专利技术研发和布局重点主要集中在材料化学与纳米领域。同时,其在计算机一般部件、分离与混合加工、图像处理技术上的发展也很快,专利数量暴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7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