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中国本土出现牛顿级学者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

已有 1052 次阅读 2025-9-10 05:41 |个人分类:科技人才|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本土出现牛顿级学者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

中国本土出现牛顿级学者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但短期内(10-20年)出现的概率依然较低,中长期(20-50年或更远)则非常值得期待。

短期障碍:现行的科研文化和管理体制的惯性是最大障碍。彻底扭转“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营造允许“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宽容环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长期乐观的原因:

投入巨大: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是空前的,这是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才基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理工科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人才基数。从概率上讲,其中必然蕴藏着具有顶尖潜力的天才。

改革方向:从教育“双减”到科研“破四唯”,正确的改革方向已经指明,正在艰难但持续地推进。

文化自信:随着国家发展,年轻一代科学家正逐渐摆脱“追赶者”心态,开始具备提出原创性大问题、开创领域的自信。

最终,这样一个学者的出现,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成熟后自然结出的果实,而不是一个可以规划出来的项目。当中国的科研环境真正能够做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奖励长期主义、崇尚纯粹的好奇心、并保障充分的学术自由时,就是中国本土的“牛顿”或“爱因斯坦”诞生之时。

https://chat.deepseek.com/a/chat/s/27af6edd-cb7d-4ee7-8e35-85e0307d847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501216.html

上一篇:书画新作 诗配画
下一篇:如何应对强大的同辈压力?
收藏 IP: 223.72.71.*| 热度|

7 郑永军 张学文 杨学祥 苏保霞 宁利中 王涛 檀成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3 0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