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贾穗先生致信吕启祥(1994年12月23日)【手写原文照相及电脑字体版】

已有 776 次阅读 2025-9-6 17:00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贾穗先生致信吕启祥(1994年12月23日)【手写原文照相及电脑字体版】

黄安年文发布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9月6日(第37476

【个人所藏资料学术信件(GRSZZL-XSXJ-496

 

手写体学术信件是普及电脑使用前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是21世纪前学者之间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因而手写体学术信件的整理也是学术研究和承传学术的重要基础工程。

考虑到时下使用电脑检测手段辨认手写体程度远低于对电脑字体的辨认度,不仅给审核工作带来新挑战,须有投入更多精力,而且多数读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于手写字体辨认也很困难和费时。为此,我按照通常做法将通过将贾穗先生致信吕启祥(1994年12月23日)全部过录为电脑字体。这些学术信件涉及红学界关注的不少问题。信中如果个别字句我们难以辨认,只能以£格标明或跳过,期待高明解读。为了使得原件更加清晰,还做了必要的修补。希望为学友顺利阅读提供些方便,有兴趣的不妨对照检查,如果学友解读所缺字句相告,不甚感谢。我的博文秉承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嘉惠学界,唯此而己。

下面是信件原文电脑字体,如果发表后网友依然看不到,希望阅读信件内容,请联系科学网编辑部,或者尽快告诉我,或电话,或电邮:annianh@bnu.edu.cn

 

吕启祥先生惠鉴:

大札拜悉,承先生谬加奖许,令人汗颜而已。

  上次给先生写信后,我从有关材料中已约略得知所谓的“曹雪芹家庙”事,当为“曹雪芹祠堂”,详见941020日《北京日报》副刊(但我未能读原件),此事与周汝昌、王家惠等有关。据说,周氏现在又取一号,曰“新祠使者”。又阅114日江西《信息日报》,知王家惠与中央电视台到江西拍摄曹雪芹“先祖”敬里的专题片,俨然曹家的祖籍已从河北丰润又追溯到了江西矣。

   大函所言新发现的所谓曹雪芹“佚诗”一事,我已得读《西北大学学报》944期上袁卿武所写之文《新发现的曹雪芹诗词抄本》,对袁文提出的几点意见,我的初步看法如下:

 

 

 

 

前去香港参加“红楼梦文化艺术展”,返京未久,诸事冗杂,自在料中就对拙稿历史小说拨冗审阅,感荷匪浅。

拙稿先生意欲转给韩兆琦先生审阅,一片厚爱,我自当从命,悉由韩先生裁处。韩先生如有刊物可以推荐,自属望外之喜(不过,坦率说,我对于刊物能否接受如此题材的拙稿,不抱奢望);否则,即如先生所言,请韩先生对拙稿多多批评指教,亦为幸事。总之,我非常感谢先生为拙稿思虑的好意。随信奉上一册资料,内中收有我的4篇论《红》之作,请先生有暇时审阅,并予批评教正。

不好意思,此册资料先生审阅后,尚望奉还为感。平白给先生增添了麻烦,谨致歉意!

之所将此册资料寄先生一阅,是因内中所收的4篇拙作,是我80年代前期所写的论《红》文字中,比较而言,还算勉强拿得出手的几篇,请先生一阅,能对我的治《红》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有详细的指教。

此册资料是1986年魏绍昌先生编选。由徐恭时先生推荐,该年初,魏先生向我约稿,我先寄去两篇(一篇论曹雪芹的生平,一篇论

府本与脂京本的底本一文,原是我提交1982年江苏红学会议的文章,曾收入19827月选编的《江苏红学论文选》。

   论曹雪芹生平及其他一文,原是我提交198210月在上海师院举行的全国红学会议的论文,后收入《集刊》13辑(但为编者删去文中第三节“内证”。

   论曹雪芹与曹天祐之关系一文,原是我提交1983年纪念曹雪芹逝世220周年的文章,《学刊》初有意刊用,后遭退稿。

  论杨藏本及杨藏本校记一文,原是我提交1985年贵阳会议的文章,后曾收入《红楼》19824期(录者按:原文如此)

   论怡府本与脂京本一文的基本观点,认为两本实出自一共同的底本,破除了当时红学界普遍认为的曹雪芹曾有“己卯”“庚辰”两个不同定本之说。自80年代中期起,一些版本研究者,已与拙说基本相似。

   论曹雪芹生平以及其他一文,主要在于,还解释了注“年未五旬”与敦诗“四十年华”的矛盾,还提出曹雪芹与曹天祐非同一人。

   重议曹雪芹与曹天祐一文,乃系阐释前文第二点的看法。

试谈杨继振与杨藏本题议一文,是我原曾想搞清杨本后四十回的性质(之前,我所读到的几文,即俞平伯老一文,林冠夫先生一文,宋谋玚先生一文等,或所述模糊,或看法南辕北辙,皆未能释我之惑),但辛辛苦苦一场后,对此竟不能作一言解。不得已退而求其次,求得了杨藏本的题记之释。

4稿中,我自认为较满意的是论生平及其他一文和论怡、脂本底本一文。次之为谈杨藏本题记一文。再次为重议曹雪芹与曹天祐一文,盖此文未提出什么新观点,只是在为论生平一文中已提出的说法作全面的阐释而已。我自知才疏学浅,且不觉有当局者迷之嫌。故敢请先生审阅后坦率批评,不吝赐教为幸。

再一次感谢先生的赐赠大作。

 

专颂

时安 

                                 后学  贾穗   顿首

                                  19941222

 DSCN0951.JPG

DSCN0952.JPG

DSCN0953.JPG

DSCN0954.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500744.html

上一篇:黄安年书赠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2025.9.5)【《美国史学人志》亚洲人文出版社2025年6月版】
下一篇:吕启祥、黄安年石景山五里坨天泰山慈善寺留影【北京曹学会“红楼学社”(2005.6.14)】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8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