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医师节 诗词

已有 377 次阅读 2025-8-19 08:44 |个人分类:美学诗文|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白衣天使节日乐,救死扶伤医仁心,

群里医生真不少,人人都有保健医。

2025年“最美医生”出炉!中宣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

https://mp.weixin.qq.com/s/9ewUdAgZ00I2lbgC8ysBNw

医师节播出!范先群院士领衔“破圈”开麦,开讲《健康科普第一课》

https://mp.weixin.qq.com/s/vDZM0YMuMrlcoodJ7xJOpQ

用户想了解医师节的诗词。今天是2025年8月19日,正好是中国医师节,用户可能是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了解一些与医师节相关的诗词作品,感受医者的精神风貌。

我看到了很多关于医师节诗词的资料。巩玉国创作了《沁园春·中国医师节感怀》、《庆中国医师节》和《赞中国医师(顺口溜)》三首作品1。

叶行舟主任医师创作了《庚子华章大医谱》,致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医者2。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韦吉伟创作了十首词的组诗,包括《忆秦娥·医师节抒怀》、《江南好·医师节感赋》等3。

王雨剑创作了《桂枝香·大医精诚仁济世》,致敬坚守在疫情防控和社区一线的白衣天使4。

郎景和院士作词、程文俊教授演唱的《医者行》5。

90后医生凌宇创作的医院夜班感怀诗和《医师赋》6。

还有2024年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主题诗词《满庭芳·医者颂》和《满江红·医道颂》7。胡春松创作的《感皇恩·首个"中国医师节"》8。

这些诗词作品形式多样,既有古典诗词如沁园春、桂枝香、满江红等词牌,也有现代自由诗;作者身份多元,既有老一辈专业诗人,也有临床医生、院士、90后规培医生等医务工作者本人;

主题丰富,涵盖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抗击新冠疫情等。

考虑设计回答时将这些诗词按不同主题分类呈现:

传统医德赞歌、抗疫战歌、青年医师心声、词牌新韵。

每个主题下列举代表性的诗词作品并注明作者,引用其中精彩句子。

会在回复时用醒目的标题区分各个主题板块,对每首诗词做简要介绍,突出其中的关键意象和情感表达。

在最后会有一个简短的总结,点明这些诗词共同体现的医者精神。

会使用一些与医学、诗词相关的emoji图标增加可读性,如🌿📜等,使整体排版更加美观。

以下是与“中国医师节”相关的精选诗词,结合传统医德颂扬、抗疫精神与现代医者情怀,按主题分类整理如下:

🌿 一、传统医德赞歌

《沁园春·中国医师节感怀》——巩玉国 “华夏医师,喜庆佳节……救死扶伤,无疆大爱,昼夜艰辛立战功。” 赞颂中医传承,列举李时珍、华佗、张仲景等名医功绩,强调“医德高尚,济救苍生”的精神1。

《医者行》——郎景和(院士)

“仙风道骨,悬壶天涯……迢迢岁月,青丝变白发。” 以古风描绘医者“志愿良医,岂在良相”的初心,融合采药行侠的意象,致敬仁心仁术的永恒追求5。

《感皇恩·首个“中国医师节”》——胡春松

“君重卫尊医,杏林欢喜……盖悬壶济世,黎民记。” 引用扁鹊、华佗等五大名医典故,呼应国家设立医师节的历史意义8。

⚕️ 二、抗疫战歌

《庚子华章大医谱》——叶行舟(心血管内科主任)

“雷神火神震方仓,中医西医携手上。南山翁,老帅旌旗擎,毒魔荡。” 嵌入钟南山、张伯礼、陈薇等抗疫英雄名字,展现中西医合力抗击新冠的壮举2。

《桂枝香·大医精诚仁济世》——王雨剑 “逆誓别样红,白衣天使……幸生华夏,传薪续火,济时匡世。” 以“逆行者”视角,讴歌疫情期间医者舍己为国的担当,词风凝重而激昂4。

《医师赋》——凌宇(90后规培医生)

“倾天下之医者,卫国中之黎元……归期莫问,别路勿怜。” 以辞赋体记录抗疫中医护人员“剪发出征”“不分昼夜”的奉献,情感真挚6。

💖 三、青年医师心声

《医院夜班感怀》——凌宇

“偶尔星滴生死泪,经常月照往来人……绝知此日活着好,名利何需总累心。” 真实刻画值班医生面对生死、疲惫与坚守的复杂心境,语言质朴而深刻6。

《长相思·医德崇仁》——韦吉伟

“血淋淋,汗淋淋,救治无分富与贫……古今医者心。” 直击医者不分昼夜救死扶伤的艰辛,凸显“无分贫富”的平等仁爱3。

📜 四、词牌新韵(2024年主题“崇尚人文精神”)

《满庭芳·医者颂》

“翠袖轻扬,仁心似月……誓守苍生康健,甘奉献、昼夜奔忙。” 以“杏林春暖”隐喻医者温情,呼应第七届医师节“彰显仁心”的主题7。

《满江红·医道颂》

“崇德扬辉,医师节、仁心炽热……愿人间,无病亦无忧,同欢悦。” 将“妙手回春”的医术与“不负苍生”的使命结合,传递对无病世界的祈愿7。

💎 总结

这些诗词贯穿古今:

传承意象:如“杏林”“悬壶”“橘井”象征医德38; 时代精神:抗疫中的“逆行”“中西医结合”成为新主题24; 群体画像:从院士到90后医生,共同书写“仁心济世”的信仰📜。 更多作品可查阅来源链接,感受字里行间的医者温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498229.html

上一篇:书画创作 25819
下一篇:科学计量学研究 卢茨·博曼
收藏 IP: 223.72.66.*| 热度|

5 王成玉 郑永军 吕健 宁利中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0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