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泉山为贵州第一名山,因山上有泉名“福”,故而得山名福泉山,因山名而得城名福泉市。
福泉古称平越,1953年改为此名。古且兰国故地,春秋战国时期置且兰县,之后曾设府置州,1996年撤县设市,现有人口33万人,先人创造文化以“古城文化”最著名,现存有汉代竹王城遗址和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古城垣,有名载《中国桥梁史》且距今400多年的葛境桥,有道教鼻祖一代宗师张三丰仙居的福泉山和其在此修炼得道成仙等众多传说,故福泉便成了道教圣地。内有碑林、福泉井、回生桂、龙虎池等景点10余处。
福泉山属于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国家4A级),是其三个主要景点之一。另两个景点是太极文化园以及洒金谷。古城内历史遗迹丰富,有文庙、福泉井、草鞋井、古城墙、小西门水城、葛镜桥等较为有名的一众大小景点。
“一城一山一峡谷,一神一仙一福地”是福泉2300多年悠久历史孕育出的多元文化底蕴:一城即福泉古城;一山即福泉山;一峡谷即洒金谷;一神即财神沈万三;一仙即张三丰;一福地即福泉。
福泉古城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它同时也是贵州著名的道教文化圣地。融古城文化、商圣文化、太极养生文化于一城,集峡谷观光、养生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文化灿烂,风光秀丽。
福泉山是元末明初著名道家人物、内家功开山鼻祖张三丰专属道场。600多年前,张三丰和徒弟沈万三都选择将此作为人生的福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块道教圣地。我们在这里感受到它的气派,其整体建筑为木质与砖瓦结构,重檐叠脊、绿瓦红墙、斗拱檐椽、穹顶彩绘、铜铸鎏金等交相辉映,总体格调古色古香。其装饰图案线条柔和流畅、宝蓝澄澈、朱红富丽、清绿淡雅,可谓流光溢彩,超凡脱俗;其殿基以花岗岩砌筑为主,周绕石雕栏杆,错落有致间尽显明式皇家道场的庄严、凝重与恢弘之气。由于正值中午,太阳当空,炎热无比。我们只在此逗留,另外两个景点只能下次再来。
其一是太极文化园,由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传人、武当武术非遗传承人钟云龙道长住持的一个以武当内家拳开山祖师三丰真人命名的主道场。太极文化园以仿明式宫殿为设计、建筑蓝本。其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近九万平米(含地上地下),园内建有龙虎殿、朝拜殿、太极殿、老君殿、三清阁、元辰殿、财神殿;另有弘道堂、聚贤堂、云水堂、赐福堂、斋堂和四座道院,便于全体道众工作和生活。为全面、系统地传承和弘扬武当三丰太极养生文化及相关道家文化,太极文化园还配置有设施功能完备的道医馆、道茶馆、药膳馆、集体丹房、道家书画馆、藏经阁及兼具现代与传统特色的太极养生馆和搏击馆。
其二是洒金谷,中心景点为三江汇合处,三水斗奇,景致颇佳。溯三江而上,南连鱼梁江古渡口响琴峡,北望沙河之滨的道教圣地福泉山,西走诸梁江畔仙人洞。在三江汇合处,绝壁高峻,雄浑磅礴,江心兀立巨石一块,高约数十米,称“将军过河”,又有张三丰赶羊遗下的“金鞭石”之说。距沙河水约50米处,有一道瀑布,其下横生一石,称“金龟戏瀑”。洒金谷的景物都有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如“牛王投井”“黑熊抱美女”“豆腐桥(又称葛镜桥,由豆腐石块建造而成)”“草鞋井”等。古城垣、古桥、古驿道、古摩崖石刻,让游客置身一个远离现代喧嚣都市的净土。“豆腐桥”更以其巧妙的造桥工艺载入了中国桥梁史。在桥头还保存着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咏桥诗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7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