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678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6789

博文

美国博士后的困扰及启示 精选

已有 1662 次阅读 2025-7-16 08:53 |个人分类:教育新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博士后的困扰及启示   

周 健

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的主权存续,还是对一国民众的生活福祉的改善,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是高端人才的教育培养和有效使用,博士后的培养和使用可以说是这一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或工程学博士学位等最终学位后,接受导师指导进行特定阶段培训的科研人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博士后制度的实施功不可没。然而,美国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成立于2003年的美国博士后协会(NPA)在2023年开展了对博士后的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他们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如今,超过7万名博士后(其中半数来自国外)活跃于学术界、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已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重要支柱。尽管早前已采取措施解决博士后职业发展障碍,但该群体仍普遍面临诸多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质量。”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博士后究竟遇到了哪些困扰?

1 背景资料

美国博士后协会的宗旨是推动美国博士后制度的改革。因此,他们密切关注美国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度分析和政策改进,协助相关部门和机构,推进博士后制度的更佳实践。美国博士后协会通过对2022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会员基础数据集的分析发现,博士后职位的基本元素普遍存在缺陷,这给博士后的职业和/或个人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该数据集涵盖了80%以上的R1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博士后的情况。在这一发现的引导下,美国博士后协会开展了这次关于博士后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多种负面影响的调查研究。他们编制出8个因素类别共计24个问题的利克特量表,采用从“无影响”、“轻微影响”、“有些影响”、“较大影响”、“较强影响”到“严重影响”的6级分层准则,第一层被判定为无任何影响,第二和第三层判定为低度的负面影响,后三层被判定为高度的负面影响。他们对所选择的一批博士后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366名博士后学者的反馈信息,其中239人自认具有国际背景。

2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的24个因素中,80%的博士后表示这些因素对他们的职业或个人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每个因素,至少有一半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负面影响。在八个因素类别中,博士后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和/或个人生活受到薪资、晋升路径不明确、博士后时间定义模糊、工作保障和职位稳定性、岗位资金减少等负面的影响。缺乏监督者/PI期望的透明度,缺乏健康的工作场所文化,以及对于接受调查的国际博士后而言,由于其国际身份而产生的额外脆弱性,对其工作和生活存在不良影响。

(1)在薪酬福利方面:94.8%的受访者认为薪酬偏低对他们产生了负面影响,84.7%表示福利差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2)在职业发展方面:90.4%的受访者担忧通往下一职位的途径不明确,83.1%表示无法探索多种职业路径,81.7%认为缺乏专业技能发展机会,80.9%感觉到缺乏机构的职业发展指导。

(3)在角色定位方面:87.4%的受访者认为博士后的任职期限不明确,79.5%表示博士后角色定义不清。

(4)在机构对博士后的管理政策方面:86.6%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职位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性,80.9%认为员工和非员工身份不清,79.2%表示机构缺乏对博士后的统一分类管理,70.5%觉得招聘流程不合理。

(5)在岗位资金方面:81.7%的受访者认为职位资助减少,79.5%表示研究项目资金不足。

(6)在履行职责方面:80.9%的受访者认为主管或PI的期望缺乏透明度,77.0%表示缺乏教学机会,76.2%认为工作量不公平,71.0%认为缺乏探索知识的自由。

(7)在公平、包容、赋能型工作环境方面:70.8%的受访者认为缺乏健康的职场文化,66.7%表示缺乏制度多样性,公平、融入和归属感,67.8%认为缺乏对绩效的关注,54.9%表示表示工作场所有骚扰或虐待现象发生。

(8)在国际博士后方面:92.1%的受访者认为国际博士后存在额外的脆弱性,84.9%表示机构对国际博士后的移民事务支持不力,80.8%认为国际博士后很难融入美国文化。

纵观所有受访者回答前七类问题的答案,按照每个类别中所有问题的答案平均值,对博士后产生负面影响最大的是:薪酬、资金来源、角色和职业发展。

3 对比分析

根据中国国家教育部2025年6月发布的官方统计公报称,2024年全国博士生招生人数为17.11万人,占当年研究生总招生人数(135.68万人)的12.6%。该数据与2023年相比增长约11.6%(2023年招生15.33万人)。2024年在校博士生达67.63万人,毕业博士生9.72万人。因此,目前在中国的许多机构里也有不少的博士后在工作。一般说来,前文所述的在美国工作的博士后所遭遇到的种种困境(主要是前7类),在中国也存在相同的情形,有差异的可能是程度。相较于美国的情况,中国博士后也许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状况。

(1)中国博士后对未来就业的压力更大,究其原因一是学术职位的招聘开始逐年减少,其次是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导致企业界的高端人才聘用减少,再其次是博士生的培养数量却在逐年增加从而形成就业竞争激烈。

(2)中国博士教育和培养强调科学研究及其发现的多,重视技术研究及其发明的少,从而导致了博士和博士后在企业界就业的竞争力不足,这也给博士后的未来就业带来了更多困难。

(3)中国企业界对博士后的使用和管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经验的积累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所以对博士后的职业发展支持难免疏漏,从而也给博士后带来了负面影响。

(4)鉴于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与政策,即使是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博士们,通常也缺乏普通心理学的理论认知、常识掌握和工具应用的能力,因而常常使自己的人格建构、心理发育处于一个被动的、无奈的放任自流状态,最终无法达到绝大多数人人格健全、心理成熟的正常状态。加之,中国人口众多,从学习环境、职场环境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竞争与压力几乎无处不在,从而给人们(包括博士后)心理上带来了种种困扰。因此,在过去的一二十年,关于研究生抑郁退学、博士生跳楼自杀的新闻时有所闻。

4 几点启示

(1)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的博士后,他们都在薪酬、资金来源、角色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困扰。相较之下,中国的博士后可能在薪酬和未来职业发展上的困扰更大;而美国博士后在人格和心理成熟方面的困扰可能相对较小。

(2)从美国博士后协会的工作可知,美国相关部门对博士后的制度建设与更新是相当重视的,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显得有些逊色。然而,博士后可以说是国家科学研究队伍中的新生代和生力军,他们的职业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因此,对博士后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的加强是势在必行的。

(3)对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应该适度增加企业生产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技术发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决策与基础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从微观层面来说,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着力解决困扰博士后的薪酬、资金来源、角色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强化对博士后的培养、指导和全方位的支持,协调资源支持博士后的工作,让他们发挥天赋和所学所能,取得职业成功,同时实现机构事业的飞跃进步。

                                         二0二五年七月十六日

联络:zhoujian.china@aliyun.co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8178-1493858.html

上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思考
收藏 IP: 116.26.207.*| 热度|

4 郑永军 崔锦华 宁利中 汪运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1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