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吕启祥忆《红楼梦》新校注本第三版后四十回作者署名的变动(2021年4月)

已有 324 次阅读 2025-7-14 14:45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吕启祥忆《红楼梦》新校注本第三版后四十回作者署名的变动(2021年4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7月13日发布,第36962篇

【个人所藏资料  学术手稿  XSSG069

2021年春吕启祥撰写了《红楼梦》新校注本的口述回忆文字稿,留待择时修葺。这里发布的是2008年新校注第三版有关会议四十回作者的署名变动

*****************************

 

现在要谈谈《红楼梦》的作者署名即著作权问题,许多人注意到1982年版和1996年的作者署名曹雪芹、高鹗著,到2008年第三版时,作者署名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而《红楼梦》的三个版次的前言、再版序、三版序言均未涉及作者署名问题,人们理所当然地希望就后四十回的作者由高鹗著改为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笔者的理解是,人文社新校本著者署名囿于新红学的巨大影响,也出于谨慎,故开始一仍其旧,人文社出的《红楼梦》通常都标明“曹雪芹、高鹗”著,其他出版社标明续作佚名氏的仅见于蔡义江所校注本。6】事实上从五十年代起就有学者怀疑,六十年代更多动摇,作为新红学代表人物的俞平伯在“文革”前最后一篇文章中认为从杨本看,甲乙两本只是程高对各本的整理加工而已,和他们的引言序文相合。

新校本问世之初,周策纵先生就指出署名不妥:“近来有些新版《红楼梦》,竟明白题作“曹雪芹、高鹗著”,这也许不大妥当。高鹗实在没有著作权。他在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的春天才得由程伟元出示书稿,到同年冬至后五日,工竣作序,这中间只有十来个月的时间。照当时武英殿排活字版的速度,印320部书的正常作业,每十天只能摆书120版,《红楼梦》约有75万字,共1575叶(版),至少需要131天才能排印完,这已是四个半月了。私家印书,字模设备难全,人手不够,都有可能,条件恐怕赶不上武英殿……估计总得六个月才能印好。”“程甲本单说排印就需要六个月,高鹗修补百二十回全稿的时间只有四个月,单是八前八十回校订整理好已需要许多时间,如果有些还得誊清,拿就更紧凑了。编辑修改前八十回,至少也得一两个月,剩下来只有一两个月,试问哪儿来得及补作后四十回237000字的大书?假如每天写两千字,不停地写,也得写上四个月左右。若是自己创作,这倒不难;但继补别人的著作就补简单,何况《红楼梦》情节复杂,千头万绪,书中包括人物975人,需要构想和衔接,这就太难了。如果曹雪芹花了一二十年,说他还没有把八十回修改写完,高鹗却能在一两个月内就补作成四十回,还得照顾到别人先写好的情节,又要摹仿别人的笔调风格,文法习惯上连电脑也能骗过,这能说得过去吗?”“我们决不能把《红楼梦》三分之一的著作权就这样轻易送给他。”“在时间和出版方面高鹗不可能补作后四十回。新校注的《红楼梦》把曹雪芹、高鹗列成合著,一定受到了过去习惯流行看法影响的结果。像冯其庸教授那样博学慎思的专家,一定不会坚持这样做的。”7】

类似质疑不少,包括组内同仁的自省,知道三版之时,才把署名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终于摆脱新红学这一负面影响,吸纳了学界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之前多位学者的校本早已采取了类此署名。

无名氏就是有待探讨,包含不同见解。有人主张仍署高续,有人主曹著。因此署“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较为客观稳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不同意见和新见。

 

注释

6根据笔者所藏《红楼梦》1973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著者署名曹雪芹、高鹗;1982年宝文堂书局版《红楼梦》著者署名曹雪芹;1987 北师大版《红楼梦》著者署名曹雪芹;1998年中华书局版著者署名曹雪芹;2000年中国台湾联经版《红楼梦》著者署名曹雪芹著、高鹗续;1998年

蔡义江评注,作家出版社版《红楼梦》著者署名曹雪芹、续作佚名氏、订补程伟元、高鹗。

719874月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立麦迪逊大学,周策纵著《红楼梦案周策纵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493635.html

上一篇:吕启祥2013年记事本记《红楼梦》新校注本第三版小修
下一篇:吕启祥忆《红楼梦》新校注本第四版修订(2021年6月)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5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