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马斯克是政坛书呆子还是改革破局者?

已有 484 次阅读 2025-7-14 09:2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马斯克是政坛书呆子还是改革破局者? 

王元丰

中国发展战略性研究会副理事长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被认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技术和企业天才。他创造了前无古人的SpaceX和特斯拉,在技术和企业领域拥有无人能撼动的地位。那么在政治领域呢?他是个天才还是书呆子?

去年美国大选,他捐助了2.9亿美元,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马斯克也因此涉足政坛,成为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的部长。然而,好景不长,在他5月底离开政府效率部不久后,因特朗普总统推出的“大而美”法案,马斯克与特朗普发生了决裂。他不仅未能实现削减美国政府开支两万亿美元的梦想,实际上只削减了1750亿美元,还让他的企业遭受了重大损失。有统计显示,自从与特朗普决裂以及最近反对“大而美”法案后,特斯拉公司的市值蒸发了1200多亿美元。此外,特斯拉的政府补贴和碳积分收入也大幅减少。因此,马斯克花重金介入美国政治,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反而经济损失巨大,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人评论到:马斯克虽然能够深刻地理解客观世界的第一性原则,但在主观世界里,他连第一性原则的边也没有摸到。上天给予了他在改造物理世界的天赋,他却偏偏要用来改造人性世界。但马斯克还没死心,最近,在“大而美”法案通过的当天,马斯克宣布将成立“美国党”,试图打造美国的第三大党。许多人认为,马斯克成立第三党的计划很难实现,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因此,马斯克再次涉足政治的设想也很可能不会成功。那么,这么看来,马斯克在政治领域,是否只是一个“政坛书呆子”呢?

      要看到,马斯克对美国政治的介入,不仅仅代表他个人的想法。这实际上反映了美国一部分科技精英对当前政治现实的强烈不满。他们正在改变以往那种通过捐款、依靠华盛顿说客在幕后影响政治的传统模式,而是希望用更加直接的方式来推动美国政坛的变革。马斯克等硅谷精英对美国政治的不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认为政府效率低下,亟需改进,这也是马斯克提出成立“政府效率部”的原因之一。其次,他们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改变美国政治的现状,尤其是针对政府效率低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成立了“政府效率部”,并招募了几位二十岁左右的互联网技术精英来进行工作。

实际上,马斯克的做法更深层地反映出一批硅谷精英——彼得·蒂尔(Peter Thiel)、柯蒂斯·雅文(Curtis Yarvin)、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等人——从科技精英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政治,并进行具有哲学深度的思考。政府效率低下是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这只是表象,背后反映出硅谷部分科技精英,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深刻失望。2009年,蒂尔撰写了《一个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教育》一文,宣称“我不再相信自由与民主是兼容的”。他认为,民主因福利受益人和女性投票权而成为资本主义的“矛盾体”。他认为,如果想让美国变得更强大、更高效,就不能像现在这样过度强调民主和自由。因此,他们建议美国应该有一位类似CEO或国王式的总统,让美国政府和总统拥有更大的权力去执行他们认可的政策。这正是彼得·泰尔、柯蒂斯·雅文等所谓“黑暗启蒙主义者(Dark Enlightenment)”对美国政治的一种全新认识,也是一种与正统西方民主政治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

其次,他们认为,在美国的民主政治中,科技精英和科技本身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马斯克倡导成立政府效率部,带来几个互联网小将进行大刀阔斧的电锯式改革,就是他们要亲自操盘政治的表现。同时,美国政府也在与帕兰泰尔(Palantir)公司进行合作也是一个案例。 Palantir是创始人彼得·蒂尔等人精心打造了一个能够整合多元数据源并提取关键情报的强大平台,已成为美国军方、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安全机构的关键合作伙伴。目前,Palantir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美国政府和军事部门。截至2024年底,Palantir市值已达到17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6万亿元),有分析师预测,Palantir凭借其人工智能平台的引领,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下一个甲骨文(Oracle)。2014年春,一位谷歌工程师向白宫请愿,要求阻止国家的衰落提出:让所有政府雇员带着全额养老金退休;将行政权力移交给科技行业;任命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为美国的首席执行官。这样的理念在硅谷和美国科技精英中,可以说是一股暗流涌动的思潮。

然而,如果仅仅把硅谷科技精英对政治问题的关注,理解为他们对政府效率不满,或者认为政府没有充分利用科技和科技精英,因此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愿,那是低估了这些硅谷科技精英对美国政治的认识深度。如果只是看到这些科技精英认为美国的民主和自由已经无法兼容,主张改良美国的资本主义,或者希望让美国政府拥有更大的权力,美国总统像CEO管理企业那样来管理国家,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提出新的资本主义治理范式”,被外界贴上“Turbo Capitalism(速资本主义)”的标签,这其实还不足以深刻洞见这些硅谷科技精英们对政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像彼得·泰尔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人物,他们有着更宏大的、甚至超越人类本身、超越地球的思考。

比如,马斯克一直强调要挽救人类,建立火星殖民地,让人类成为跨星际文明。而彼得·泰尔则是一个基督教未来主义者,他特别关注人类的死亡与永生问题,对“超人类”可能性的思考也一直带有强烈的基督教色彩。这些硅谷科技精英的思考中,带有强烈的“启示录”色彩。他们认为,人类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关口,技术既可能带来极大的破坏,也蕴含着某种救赎的可能性。从政治角度来看,彼得·泰尔等人更倾向于推动彻底的制度变革,而不是对现有体制进行渐进的改良。他们认为,技术的终极爆发力将会让旧有世界崩塌,为新的权力和秩序提供可能。因此,与其说这些硅谷技术精英只是在形而下的层面思考美国政治,不如说他们对技术、对美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和政治所带来的冲击有着更深刻的思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对人类政治和文明带来巨大、甚至毁灭性挑战的背景下,人类该如何在政治层面进行应对?这是一个极为重要而深刻的挑战。

那么,问题来了:马斯克、彼得·泰尔这些人,真的有能力改变美国的政治吗?他们能够打破美国两百多年来的政治格局吗?我们需要看到,这些硅谷技术精英正利用手中的传统资本力量以及新型科技力量,进行着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政治实践和政治实验。在资本力量的运用上,彼得·泰尔支持的美国副总统万斯已经成功上位。他和马斯克通过资本影响美国大选,促使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但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到美国科技精英们如今拥有了传统资本所不具备的力量来改造政治。例如,他们掌控着新型社交媒体平台。马斯克收购推特绝非单纯的商业操作,而是意图通过改造后的X平台来影响政治,这一点如今已十分明显。他们不仅拥有新的社交平台,还掌握着先进的算法和数据,能够精准地宣传和推动其政治议程。这种影响力已远超传统主流的报纸和电视台,其效果也远胜于传统的政治广告。

在马斯克与特朗普决裂后,他计划成立美国党。尽管许多人认为马斯克难以成功,但别忘了2008年他推出第一台特斯拉汽车时,同样不被看好。此外,他在SpaceX项目中也经历了多次失败,起初也不被看好。如今,他们手中掌握着数据、算法、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巨大的资本力量。未来在政治领域,是不是也会复制在技术与企业领域的奇迹?其可能性未必如现在绝大数秉持传统思维人认为的那样难以成功。他们通过科技对政治的影响、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改变,以及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改变,目前的探索仅仅是开始。也许,硅谷精英在政治领域,也会掀起像技术和企业那样的革命浪潮!

新加坡《联合早报》2025年7月12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140-1493584.html

上一篇:新质生产力,塑造新质社会:论企业的社会价值
收藏 IP: 117.129.57.*| 热度|

4 檀成龙 王安良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