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roduction
灵芝作为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珍稀真菌,其应用记载可追溯至中国古代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药材,传统上用于养生延寿与健康调理。历代医典如《本草纲目》等文献系统记载了其在调节机体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等方面的药用特性,奠定了其在中国传统医药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正式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这一政策调整不仅规范了灵芝保健食品市场,更为其现代化开发利用提供了法规依据。
现代药理学研究揭示了灵芝药用价值的物质基础,包括三萜、多糖、杂萜、倍半萜、二萜等。最新研究证实这些成分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及抗菌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功效,其作用机制涉及细胞信号通路调控、基因表达调节等多个分子层面。这些科学发现不仅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验证了传统医学智慧,更推动了灵芝活性成分在功能食品、创新药物等领域的转化应用。
广西中医药大学陈毅平教授团队基于Scifinder、PubMed等权威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截至2024年8月),系统梳理灵芝倍半萜(GSs)与灵芝二萜(GDs)的分类体系、生物合成途径、化学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图1)。通过整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旨在为灵芝倍半萜和二萜活性成分的深度开发、质量标准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助力传统药材的现代化价值转化。
Results and Discussion
冻干法在低温和真空条件下操作,能够避免水的液相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多糖分子的热损伤,保留其活性成分和复杂结构,从而有效防止热降解并提高产量。相比之下,热风干燥和喷雾干燥虽然成本较低且适合大规模生产,但在高温条件下运行,容易破坏多糖分子链,降低其生物活性,尤其是抗氧化功能。粉碎对多糖的提取效率和生物活性影响显著。通过粉碎可以增加真菌的表面积,促进溶剂渗透和多糖释放,提升提取效率。然而,过度研磨可能破坏多糖的分子结构,降低分子量,而分子量对多糖的生物活性至关重要。过度粉碎可能削弱其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因此,精确控制粉碎时间和力度,对于保持多糖的分子完整性和生物活性至关重要。
Conclusion
总之,干燥和研磨是决定真菌多糖质量和功能性的关键步骤。通过优化这些加工过程,能够显著提升多糖的提取效率及生物活性,为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随着技术的进步,真菌多糖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吴璐莹,女,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中药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化学。
通讯作者
罗奇,男,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珠江医院特聘教授,珠江人才-青年拔尖(2022)、日本JSPS学者(2017)。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医药健康科普分会首届常务理事(2022.5-至今)。长期从事灵芝内生真菌活性小分子的发现、生物合成、及新药转化工作。主持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基金(JSP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局基金等10余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国际著名SCI期刊论文45余篇(包括Carbohydrate Polymers、Org. Lett.、J. Nat. Prod.、Phytochemistry等),专利5项。
陈毅平,女,博士学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医药健康科普分会首届副会长(2022.5-至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近年来专注于中西药学融合的靶向药物分子研究,合理药物设计及制药工艺学研究,以及中药化学成分应用研究。近年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广西科技攻关项目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科研成果登记4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EnJMC、AJCM、BMC、CB&DD、C&B、RSC Advances发表SCI论文多篇, 作为独立发明人获得青蒿琥酯制备工艺相关的中国发明保密专利授权2项。作为主、副主编或参编国家级和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8部,专译著3部。
原文网址:
https://doi.org/10.26599/FMH.2026.942011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2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