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红楼梦》新校本1982年版【吕启祥回忆初稿,2021】
黄安年辑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7月11日发布,第36927篇【个人所藏资料-学术手稿XSSG054】
这里发布的是吕启祥写于2021春有关《红楼梦》新校注本1982年版的回忆初稿C 部分,黄安年整理,搁置至今,择机修葺。
关于《红楼梦》校注本的出版和稿费处理等问题,冯其庸先生在《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中有一节专门谈及。冯其庸先生谈及新校本在人文社出版的原因和未能满足刚刚成立不久的文化艺术出版社要求出版《红楼梦》新校本的困扰。关于稿费先生谈到:“按照当时的规定,组织上面安排的集体创作,稿费60%上交我就把整个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结算下来的稿费60%上交艺术研究院了,一分钱没有少。”剩下的40%,我们参与的人分了,由我来主持突出一个初步意见。我们参与的人分两种,一种是七年坚持到底的。我、吕启祥、林冠夫,还有稍微晚一点来的陶建基。陶建基是参加注释方面的,我是校和注同管,注释由吕启祥(按应为陶建基)总负责,由我最后定稿。那么坚持七年的大概四个人,其他人都一年就回去了。那稿费分配呢,我们坚持七年的人,我记得我是250元,吕启祥、林冠夫是200元还是250元,我记不大确切了,名单是公开的,参加过一年的,是150元还是100元我记 不大清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当然赚钱赚多了。严文井亲自跟我讲,后来出版社长页跟我讲,人民文学出版社每次遇到经济上由困难了,就再印一次《红楼梦》,就马上补上来了”。“我们校订的任务结束以后,书不断再版再印,都由稿费啊,这个稿费我们都贡献给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我们个人再不拿一分钱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印一次,红楼梦研究所就看了一拿到一笔稿费。” 【8】根据外子1982年记事本记载,当时我亲笔写有“4月27日新校本稿费220元”,几个字。【9】
***************
注释:
【8】见冯其庸先生在《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顺便说明,每次开印涉及版面及内容变更的,还有样书,不过这些样书我很少看到。
【9】黄安年1982年记事本。据冯其庸先生《红楼梦》新校注本25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发言提到:“此书出版后,所得稿费,60%上交,40%给大家,连续共享做七年的几位同志拿到250元,其他拿200元,或更少一点。”(《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2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2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