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开放科学平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ontiers

博文

Frontiers 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布《2025 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中国研究者引领清洁能源技术突破

已有 482 次阅读 2025-7-4 11:35 |个人分类:大事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25 年 6 月 24 日,天津 -  开放获取出版商 Frontiers 与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今日联合发布《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下称“报告”)。

Screenshot 2025-07-04 113012.png

 ↑ ↑ 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速查完整报告 ↑ ↑

2t.png

左起:Frederick Fenter, Frontiers’ Chief Executive Editor

Jeremy Jurgens , Managing Director, World Economic Forum

Katherine Daniell , Director, School of Cybernetic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Lee Sang-Yup , Senior Vice-President, Research;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 Republic of Korea 

报告聚焦应对气候变化、医疗保健和数字真实性的前沿技术,“转型蓝图”充分显示各项技术在全球体系中的相互关联,并明确揭示跨领域合作与产生影响的机会。 

- 在入选的三项清洁能源领域技术中,来自中国的研究者深度参与了绿色固氮和新一代核能两项研究,在推动清洁能源创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 中国在生成式水印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科研投入,彰显了在全球数字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决心。 

3t.png

Frontiers 凭借深厚的编辑经验与数据洞察,为今年的报告提供专业支持。报告聚焦于最有潜力加速世界最紧迫挑战解决进程的技术——覆盖气候变化、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与数字信任等领域。这些技术反映出生物学、材料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日益融合的趋势。在全球气候风险加剧、人口老龄化、粮食安全隐患和数字虚假信息增加的背景下,这些创新不仅代表了技术进步,更是实现韧性、健康与公平的重要可扩展解决方案。  

4t.png

该报告汇集了全球数百位领先科学家的专业意见,甄选出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和广泛应用的早期技术。在报告所列的十项新兴技术中,有四项着眼于利用生物技术改善人类健康,五项聚焦可持续工业流程创新。值得注意的是,这五项技术中有三项专注于清洁能源技术,中国的作者为其中绿色固氮和新一代核能两项清洁技术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中国在生成式水印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科研投入,旨在为人工智能建立数字信任。这一举措凸显了中国在全球数字治理中持续发挥领导作用的承诺。 

5t.png

新兴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发展轨迹。

绿色固氮:为低碳未来重塑化肥生产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海龙教授与杨泽群副教授通过他们对绿色固氮的研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依赖能耗密集型的哈伯-博世工艺将氮气转化为氨——一种广泛应用的氮肥前体和极具潜力的储氢载体,实现氮资源的利用;而如今,氨的生产正因新技术的出现而迎来变革,这些新技术利用电力、光能或微生物实现氮-氨转化其碳排放量和能耗显著低于传统的哈伯-博世工艺。这些方法已从实验室走向试点阶段,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更加清洁的道路。李海龙教授表示:“中国科学家正以自主创新重塑人工氮转化的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深耕电催化、光催化和生物转化三大重要领域。通过科技攻关,实现‘点气成金’,将取之不尽的空气转化为支撑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为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战略目标注入科技动能。”

新一代核能:清洁、可靠能源的新纪元 

另一项由来自中国西安交通大学的田文喜教授参与撰写的研究表明,核技术的进步正在重塑原子能在低碳未来中的角色。下一代裂变反应堆提供了更高安全性、更佳燃料效率以及减少长寿命核废料的潜力。与此同时,受人工智能工具优化反应堆设计助力,核聚变研究正在加速推进。这些创新可能会使核能的应用范围超出电网,为工业、海水淡化甚至深空探测提供动力。 

生成式水印: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信任  

在全球应对合成多媒体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所带来挑战的过程中,生成式水印被选为今年最具颠覆性的十大技术趋势之一,因其在建立数字信任方面的核心价值而受到认可。随着合成文本、视频和图像变得与人类创作的媒体内容难以区分,这项创新技术可以将内容追溯至源头,有助于打击虚假信息、保护知识产权。 

作为全球数字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中国在生成式水印技术实施方面的探索不仅服务于国内的数字生态系统,还为该技术的全球标准化和采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模式。 

研究方法与转型蓝图:

用数据驱动的洞察力导航未来  

《2025 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专家、Frontiers 全球主编网络(代表领先学术机构)及报告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协作的成果。通过多阶段流程筛选、250 余项技术的同行评审、引文分析与专家共识,最终甄选出最具变革潜力的技术。 

6t.png

 ↑ ↑ 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查看“转型蓝图” ↑ ↑

为助力长期战略规划,Frontiers 主编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系列“转型蓝图”——这些交互式工具有助于可视化每种技术与全球系统的联系,并突出显示跨领域合作和产生影响的机会。 

自动生化传感器:

赋能健康与地球的智能检测  

在健康领域,自动生化传感器为诊断和环境监测开辟了新前沿。这些智能设备能够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检测 DNA 和毒素等分子的微小变化。它们在医疗、农业和水资源系统的集成应用,有望推动早期预警和预防措施的普及,尤其助力于偏远或资源有限地区。 

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GLP-1 类药物:脑健康的代谢钥匙  

代谢医学与神经科学融合带来了新的希望。最初用于糖尿病治疗的 GLP-1 受体激动剂(GLP1-RA)药物,目前正被探索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减缓认知衰退的潜力。通过靶向大脑炎症与代谢紊乱,这类疗法有望实现从晚期治疗到早期干预的根本转变。 

7t.png

Frontiers 首席执行总编 Frederick Fenter 评价道: 

“从突破性研究到切实惠及社会,离不开透明度、协作与开放科学。与世界经济论坛携手,我们再次为全球社会提供了可信、循证的新兴技术洞察,这些技术将塑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世界经济论坛董事总经理 Jeremy Jurgens 表示: 

“科学和技术创新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全球创新环境也愈发复杂。本报告为全球顶层领导者提供了清晰的视角,指出哪些技术正逐步成熟、它们如何解决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以及应如何负责任地实现规模化应用。” 

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广泛应用、推动新产业与新市场发展的 2025 年十大新兴技术包括: 

1. 自动生化传感 

2. 协同感知 

3. 工程化活体治疗 

4. 生成式水印 

5. 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GLP-1 类药物 

6. 绿色固氮 

7. 纳米酶 

8. 新一代核能 

9. 渗透能系统 

10. 结构型电池复合材料 

8t.png

 ↑ ↑ 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速查十大新兴技术 ↑ ↑

3t.png

关于 Frontiers

Frontiers 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出版商,致力于连接全球研究人员。我们的宗旨是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严谨高效的出版体验。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开放科学加速合作与发现,使研究人员能够找到保障人类健康生活和地球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关键方案。Frontiers 依托自主研发的科技、人工智能及协作式同行评审机制,构建起超过 1800 个学科领域开放获取期刊,为专家学者提供优质高影响力的学术平台。通过与企业、政策制定者及教育机构建立强大的合作关系,我们正在引领向开放科学的转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65500-1492300.html

上一篇:影响力数字更新 | Frontiers 121 本期刊获得最新影响因子
下一篇:世界经济论坛 x FYM | 让少年,走更远
收藏 IP: 111.200.2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5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