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Carb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enCarbon

博文

Green Carbon文章 | 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李彦韬教授:微藻碳捕集新策略:自适应实验进化与微生物组优化

已有 308 次阅读 2025-5-13 14:07 |个人分类:Green Carbon|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640.png

640 (1).jpg

Green Carbon

Open access

Green Carbon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promoting cutting-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of green resources, green conversions, green processes and green products leading to low, zero or negative carbon emissions.

英文原题:Recent Advances in Microalgae-driven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Strain Engineering through 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and Microbiome Optimization

作者:Zhongshi He, Jing Wang, Yantao Li*

01

01 背景介绍  

     Background

图片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存储(CCUS)技术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其中,微藻因其高效的光合作用和对多种碳源的利用能力,成为生物碳捕集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虽能提升微藻的碳固定能力,但在技术可行性和公众接受度方面仍面临挑战。因此,自适应实验进化(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ALE)与微生物组优化(microbiome optimization)作为非转基因改造策略(non-GMO technology),正受到广泛关注。

       近日,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Maryland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李彦韬教授团队在Green Carbon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Microalgae-driven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Strain Engineering through 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and Microbiome Optimization”综述文章。该研究系统总结了自适应实验进化和微生物组优化在提升微藻CCUS效率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现阶段的研究难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02 文章简介

     Introduction

自适应实验进化提升微藻碳捕集效率

       自适应实验进化通过长期培养,使微藻在特定环境压力下进化出更强的碳固定能力。例如,在模拟燃煤烟气(高CONOSO)环境中进化出的微藻菌株,碳捕集效率可提高20%以上。此外,ALE还能够增强微藻对高盐度、高温、酸碱变化等极端环境的耐受性,使其在工业应用中更具适应性。

1.jpg

微生物组优化促进微藻生长

       (藻际)微生物组优化策略通过调节微藻周围的共生菌群,提高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并增强抗逆能力。例如,在污水或沼气环境中培养的微藻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可显著提升碳捕集能力,并降低污染物浓度。这一方法为构建稳定高效的微藻-微生物CCUS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2.jpg

总结及展望

       自适应实验进化和微生物组优化的结合,为微藻CCUS技术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非转基因优化路径。未来,随着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筛选技术的发展,自适应实验进化的实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而微生物组优化的调控机制也将更加精细化。微藻不仅在工业碳捕集、生物燃料生产和环境修复等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在高价值副产物合成方面的潜力也在不断被挖掘。这些进展将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并助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为全球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03 作者

     Author

李彦韬.jpg

李彦韬 教授

       李彦韬(Yantao Li),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海洋与环境技术研究所(IMET)终身教授,长期从事微藻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研究重点包括:微藻脂质合成、代谢及脂质体生物发生的调控机制,以期优化微藻生物燃料及高价值化合物(如类胡萝卜素和Omega-3脂肪酸)的生产;工程改造微藻,通过合理设计改造微藻的代谢路径,提高目标产物的合成效率和微藻碳捕集效率;微藻资源的生物炼制,将微藻作为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究其向生物燃料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化过程。担任Journal of Phycology副主编,并在多个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力论文。

04 论文信息

     Information

本文为开放获取文章

扫描二维码可查阅全文

1.png

论文信息

He Z, Wang J, Li Y.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algae-driven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Strain Engineering through 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and Microbiome Optimization[J]. Green Carbon, 2024.

论文网址

https://doi.org/10.1016/j.greenca.2024.10.001

论文下载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algae-driven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Strain Engineering through 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and Microbiome Optimization.pdf

供稿:何中石 博士研究生

(美国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编辑:Green Carbon 期刊中心

审核:Green Carbon 期刊中心

关于

Green Carbon

640 (2).jpg

Green Carbon(绿碳,ISSN 2950-1555)是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创办、与科爱集团联合出版的开放获取英文学术期刊,聚焦绿色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石碳资源的绿色转化与利用、排放碳资源的固定与利用,以及多尺度碳循环的分析与管理等主题,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打造多学科融合的国际一流学术交流平台。期刊将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类文章、社论、简短通讯、观点和专题类文章。

  •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 CAS数据库收录

  • 2025年底前稿件处理费用(APC)由编辑部承担,作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 对已接收文章免费进行语言润色服务

  • 黄金开放获取期刊,已出版论文可以免费全文下载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green-carbon

  • 优秀文章提供免费精准推送服务

官方网站

https://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green-carbon/

联系方式

greencarbon@qibebt.ac.cn

欢迎访问期刊主页

640 (1).png

扫码进入文章投稿

2.png

编辑部联系方式

邱翔  博士

电话:(0532)58261072;15640526517

邮箱:qiuxiang@qibebt.ac.cn;

greencarbon@qibebt.ac.cn

路帅敏 博士

电话:(0532)58261072;13210205278

邮箱:lusm@qibebt.ac.cn;

greencarbon@qibebt.ac.cn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266101

3.jpg

长按关注

  欢迎您的投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0330-1485542.html


收藏 IP: 112.25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4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