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高产、耐旱、耐瘠薄,主要种植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强对甘薯抗旱性的研究,充分利用我国广阔的干旱瘠薄土地特别是丘陵山地,对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刘庆昌教授团队完成的题为“The ABA-inducible gene IbTSJT1 positively regulates drought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sweetpotato” 的研究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JIA) 2025年4期正式发表。
TSJT1属于Class-Ⅱ谷氨酰胺酰胺基转移酶超家族成员。目前有关TSJT1在植物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很少。该研究从甘薯中分离出受ABA诱导的IbTSJT1基因,过表达IbTSJT1基因显著提高甘薯的抗旱性。干旱条件下,过表达甘薯植株中ABA和脯氨酸含量提高,SOD和POD活性增强,ROS清除系统基因被上调,同时提高了转基因甘薯植株的ABA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IbABF2直接结合在IbTSJT1基因启动子中的ABA响应元件ABRE上,并激活其表达。这些结果表明,IbTSJT1基因介导ABA依赖的干旱胁迫响应,通过诱导气孔关闭和激活ROS清除系统增强甘薯的抗旱性,为提高甘薯和其他植物的抗旱性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已毕业博士王语新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刘庆昌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CARS-10)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BJLSTD3)的资助。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6,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中国科学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3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