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ullergw

博文

父亲的旧时光【每日一更】

已有 242 次阅读 2025-5-12 12:33 |个人分类:人文历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父亲的旧时光(1)

前言    

      这是我父亲在古稀之年对身世和走过的路的回顾,文字直白坦诚,看过令人动容。我父亲是众多普通人的一员,出生于湖北广济(现武穴市)农村,当过兵,上过全日制师范学校,后来在政府部门工作至退休。他经过了改开前的农村贫困和改开后的众多重大变化,是中国现代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因为性格耿直,他没有谋得一官半职,但他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尊重。我将在我的公众号里连载他的自述,告诉你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七十年人生历程。

(一)      

        我家在一个传奇的村庄。之所以用上传奇二字,是因为她建在一个非常瘆人的悲催故事上。这故事可以展开一下:      明朝天启年间(大约1525年)一个名叫詹家垸的村庄突降天灾,三十多户一百七十余人几天之内相继暴亡!当地口口相传说,其时邻村都去帮着收尸,有人甚至用土篼担尸,在殷家垱附近垴上挖沟掩埋。据说詹家全垸仅一个叫细烂肉的一家幸免,但也不敢在此居住、全家逃往下江,听老人讲民国初这家詹姓的后人曾来此探访。这是一个被历史淹没的未解之谜,千万别试图用传染病等科学去解释,因为那个时候连口罩都没有而周边居民却安然无恙。总之,人谢了垸没了,田地都还在,于是附近郭德元垸一位名叫明先的老汉带领他除长子外的四个儿子,在詹家垸南边一个四面环塘的田间破土建房,就此定居。一家繁衍至第三代(康熙初)已经正式成了村庄——下屋郭垸。留给我的记忆是,在这块船型地面上,中间住着人口众多的二房,我们三房居东,四房居西,五房夹在二四房之间;与之同时,詹家畈詹家垄詹家埒都成了下屋郭垸的重要耕田,而处在詹家畈和詹家垄顶端的一长方型大水塘则向后人昭示当年詹家垸的位置,因为它叫詹家面塘。       詹家遗产只是下屋郭的一部分,但却是基础,就像儿时的片断只是我人生的一小部分,但却是起点。       时间的车轮总是让人唏嘘,曾经的詹家垸没了,那是一场莫名的灾难;曾经辉煌一时的詹家山也没了,那是一个时代的巨变。我是见证过那种辉煌的,村里在那个高不足十米的荒丘上建有大队部、加工厂、面房、会场(兼仓库)等,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人造万亩畈,硬生生将山丘推入詹家后背塘。

image.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0990-1485358.html


收藏 IP: 101.249.57.*| 热度|

2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3 1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