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植物的放生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智选

博文

根深叶茂还是叶茂根深

已有 937 次阅读 2025-5-12 11:13 |个人分类:生态散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原题目 植物形态学 根深叶茂还是叶茂根深

 

关键词:根;小说《根》;周老虎;影响光合作用产物的因素

 

提起“根”这个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根是植物三大营养器官之一,是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像车轴一样的管道;能固定植物,使她不能行走。这是植物不同于动物的最特别的性状。我常常讲到根这一节时,给学生讲“周老虎”事件,以便提起大家的兴趣。

您可能还记得,陕西省林业厅在2007年10月向新闻界发布: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七组村民周正龙拍摄到华南虎照片。随后,经过几个月的网友讨论及专家的权威鉴定:“根据目前影像呈现的效果进行摄影学分析,该40幅影像作为华南虎存在证据属性的影像是不真实的。” 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省公安厅等单位的负责人向公众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经查证,周正龙用老虎照片,拍摄虎照,陕西镇坪的老虎照片是假的,镇坪现在没有华南虎存活的证据。

讲植物的营养器官根,为什么要絮叨华南虎事件?我跟学生讲,这就是植物和动物的区别。如果周正龙拍摄的老虎是一棵草,一丛灌木或者一棵参天大树,她们都有根,你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去再去寻找或者拍摄,它应该还在,特别是木本植物,不可能像华南虎有脚,发现有人或者其他要伤害她的动物,或者有不利于他的情况出现,瞬间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若是草本植物它肯定是一个种群,她肯定是“一窝子”也即一大片的同种邻居,彼株或者此株植株遭到破坏,附近相似的环境还在,她的“根”还在。小规模的采集,不影响她的生存。在不远的地方,一般还能看到这种植物。

现在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但是过去,改革开放初期的1977、1978年,认为学英语是头等大事。上大学学习英语是从零开始,即认识音标,发音、单词、句子、短文等基础内容开始学习的。那时候资料有限,学生都是如饥似渴地学习。我记得晚上吃完饭,找地方,我们几个经常到外语系值班室,那里有一台20寸黑白电视剧,每天下午六点半播放英国的《跟我学》,那像现在的条件,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后来随着学习的提高,是在研究生英语课本上还是在教师英语进修班上,许国璋英语里面有一课,美国非洲裔作家亚历克斯·哈利长篇小说《根》的一节。现在只记得语言细腻,情节真实感人,令人伤感。通过资料整理介绍给您。

《根》是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创作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小说,其产生过程是作者通过12年研究,结合家族口述历史,文学化地小说创作结果。作品追溯七代黑人祖先的命运,展现了美国奴隶制的历史全貌。

本书以美国非洲裔作者亚历克斯·哈利的家族史为基础,追溯到公元1750年非洲冈比亚的嘉福村,描绘了其祖先昆塔·肯特从自由人,通过人贩子贩卖、像牲口一样运输到美洲成为奴隶的悲惨经历,以及他们及后代,在美国奴隶制下的生存困境。通过家族七代人的跌宕命运。小说真实深刻地揭露了美国奴隶制的残酷性,同时展现了黑人在逆境中追求自由尊严的奋斗精神。

1976年出版后成为美国畅销书,1977年获美国国家书籍奖金委员会历史特等奖。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后,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成为美国文化标志性作品。

同样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根,这个根就是我们祖辈的原生家庭人员,历史渊源,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形成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基因等等,这些同样是极其珍贵。这个文化综合也就是中国文化。如春节我国大范围的人流涌动,春晚、包饺子、发红包及点灯笼,放孔明灯等等。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基因,文化脉络的“根”,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把这些“根”保留下来。使得我们的家庭、家族、村落乃至国家根深叶茂,繁荣昌盛。

为了锻炼身体,我最近又恢复骑行锻炼。据说,骑行对于膝盖来说,介于游泳和健步走或者跑步,即游泳伤害膝盖的程度最小,跑步最大。骑行对于场地的要求较低,成本低。成本也是介于跑步和游泳,即游泳成本最大,跑步最小。骑行只需辆自行车,最好是运动自行车。

我在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大道,自行车道上的杨树树林间的骑行道运动。冬天树干及枝条银白色直立于苍茫大地,南边是高耸的秦岭,北面是高楼林立的大学城。春日里鹅黄色的幼叶一天天变为浅绿色,再变成淡绿色、深绿色,夏日里则变为深绿色。冬天骑行中耳边嗖嗖的冷风,寂静的四周,脚踏自行车踏板,自行车快速移动,稍时浑身温暖。春天里,微风温暖拂面温暖的春风包裹着骑行者向前像船一样流动。夏日里,您要是不自觉地张开嘴,各种昆虫自投罗网般地给您补充蛋白质。秋天里,先是叶子渐次从叶尖到叶基部变为鹅黄,浅黄色,深黄,褐色,铁锈色等,接下来就是满地“黄金甲”落叶铺撒的地毯,迎接您的到来

我骑行的路线是,沿长安区终南大道西行至西沣路,沿西沣路南行至高桥桥北,沿潏河北岸路向东上桥,跨过公园景观桥,左拐向东沿潏河南岸乡道向东至聂河医院,再向东仅能行走自行车,直行至香积寺潏河南岸,在原来的日元贷款管护站向北过桥左拐至香积寺南门广场,沿终南大道西行至省考古博物馆,最后右拐直行到家,全程约24km。

话说我骑行道终南大道和西沣路十字东北,在靠近西沣路的终南大道北侧的骑行道上约一二百米,道路上有许多蛇形,或者神龙般的脊梁,或者叫突起,参考照片。这条骑行路上仅仅在此处有这种现象,其他地方也许有,但是没有这里那么大的规模。

微信图片_20250305070520_副本.jpg

这样的突起脊梁,我想今年是蛇年,这是地上出现了神蛇了!通过观察和拍摄,发现这些脊梁都通向了杨树根基。再看有的脊梁裸露出了筋脉,是杨树的根。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里的根会突出骑行道,这里向东没有,路南与它对称的骑行道情况不明显?

我们知道“根深叶茂”,植物根发育良好,对于植株发育是正相关的,即根生长良好,就是高效率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的保障。根的生长旺盛与否,则与叶的光合作用是离不开的,即“叶茂根深”。其实植物营养器官根和叶的关系也就是说根深叶茂与叶茂根深的先后,重要性是辩证的。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只有到了十字口的北侧骑行道,杨树才出现这种脊梁凸起,也可以称他为“脊”。上面其实有一个答案了,叶的因素,用现在的话称为元素。也就是和植物光合作用有关。

影响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当然第一个是光,包括光强度,波长等,第二个是二氧化碳,也就是绿色植物平衡碳氧含量的“主业”。

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与二氧化碳的供应有关十字口汽车停留时间长,排出的尾气多,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比其他地方多,光合作用的效率就高,这里的植株根就生长旺盛;第二与阳光的强度有关第一个答案回答远离十字口的骑行道杨树根没有脊凸。第二个答案回答南侧骑行道的杨树没有或者很少有脊凸。南侧属阴面,北侧属阳面。也就是说有脊突的地方是光合作用强的地方。

请在评论区说说您的意见?

微信图片_20250305070547_副本.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77-1485341.html

上一篇:我在这里 新疆彩棉
收藏 IP: 124.89.8.*| 热度|

2 王涛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2 1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