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办博苦乐 倾听博友意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科学网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

博文

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章程 精选

已有 3136 次阅读 2025-4-15 09:3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科艺交融 视界未来”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章程

第一章 活动概述

1.1 背景与宗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学传播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同时探索艺术赋能科技创新的新模式,特举办“科艺交融·视界未来”——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

本活动以“科艺交融·视界未来”为核心理念,倡导通过视觉化技术将复杂的科学概念、数据与过程转化为兼具专业性与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展现科学之美与艺术之思的共生关系,助力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与应用。

1.2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价值

科学传播的革新:艺术化表达能够突破传统科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局限性,以直观、动态的形式传递抽象理论(如量子力学、基因组学),降低公众理解门槛,推动“科学普惠”。

科研创新的赋能:可视化技术(如数据建模、虚拟现实)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更是激发科学家创新思维的催化剂。艺术视角可推动多学科交叉,为科研问题提供全新解构路径。

文化与科技的共生:科学可视化作品兼具学术价值与美学价值,能够成为承载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促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

1.3 活动目标

1.3.1 搭建开放共享的科学可视化创作平台,汇聚产学研多方合力;

1.3.2 遴选兼具科学严谨性与艺术表现力的标杆作品,形成示范效应;

1.3.3 推动科学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转化,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

1.3.4 培养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构建“科学+艺术”协同创新生态。

第二章 组织机构

2.1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报社、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

2.2 承办单位:科学网、艾思科蓝

2.3 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Wiley、The Advanced Portfolio、The Innovation、科艺万象

2.4 独家平面作品公众征集平台:新浪微博

2.5 独家视频作品公众征集平台:抖音

2.6 评审委员会:

 • 学术领域6人(占比40%):高校、科研院所、期刊专家;

 • 艺术领域6人(占比40%):艺术院校教授、设计师、导演、策展人;

 • 公众代表3人(占比20%):科普达人、媒体代表、平台代表。

2.7媒体支持:中国科学报、微博、抖音、知乎等主流媒体平台。

第三章 参赛规则

3.1 参赛对象

 • 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科技企业员工;

 • 自由职业设计师、独立创作者、科普工作者;

3.2 作品要求

3.2.1 主题范围: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化学科学、工程材料、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交叉科学、管理综合等

3.2.2 形式要求:  

• 图片类:静态科学插画、信息图表、显微摄影、数据可视化设计、自然博物摄影;  

• 视频类:科学实验短片、动态数据模拟、科幻微电影、科学纪录片、科普动画。

3.2.3 技术规范:  

• 图片须为原创,分辨率≥300dpi,可提交TIFF/PNG/JPEG格式; 

• 视频分辨率≥1080p,格式需兼容主流播放器,文件体量不超过1G。

3.3 版权声明

3.3.1 参赛作品须为作者原创,严禁抄袭或改编他人成果;

3.3.2 主办方享有非商业使用权(如展览、宣传),作者保留署名权;

3.3.3 若涉及敏感数据或科研成果,需提交相关审查证明。

3.4 投稿方式

3.4.1 登录科学网APP,在“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专区中点击提交按钮,或在个人账号下发布新作品并注明#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即可参与活动;

3.4.2 登录新浪微博,带#2025科学可视化大赛#话题词发布博文,参与活动平面作品投稿;

3.4.3 登录抖音,带#科学之美作品集 话题词发布视频,参与活动视频作品投稿;

3.4.3 提交的作品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在文字说明中清晰介绍作品中的科学原理及设计理念。

第四章 评审与入选

4.1 评审标准

screenshot-20250415-093327.png

4.2 平面入选作品设置

 • 最佳美研平面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线上推广资源支持、学术资源支持

 •科学网、艾思科蓝提供资源:价值5045元的学术资源大礼包

 • 创意先锋平面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学术资源支持

 • Ai创新平面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推广资源支持、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学术资源支持

 • 公众人气平面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推广资源支持、学术资源支持

 • 优秀平面作品:证书、纪念品、学术资源支持

4.3 视频入选作品资源支持

 • 最佳美研视频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线上推广资源支持、学术资源支持

 • 创意先锋视频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学术资源支持

 • Ai创新视频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推广资源支持、线上线下巡展参展资格、学术资源支持

 • 公众人气视频作品:纪念牌、证书、线上推广资源支持、学术资源支持

 • 优秀视频作品:证书、纪念品、学术资源支持

4.4 参与投稿作品资源支持

参与投稿的用户均可获得AI科研工具包

第五章 活动流程

5.1 征集阶段(2025年4月-5月上旬):发布征集公告,官网开放投稿,同步启动高校及科研院所推广;

5.2 初审阶段(5月中旬):评委通过评分系统进行初选评分;

5.3 终审阶段(5月下旬):召开评审委员会线下会,确定入选作品名单。

5.4 成果展示(6月):举办巡回主题展览及科学艺术分享交流会。

第六章 宣传与推广

6.1 媒体发布:中国科学报牵头联合主流媒体发布活动启动及综述宣推图文报道,联合各主流平台推广入选图文及视频作品;

6.2 线上渠道:中国科学报牵头联合微博、抖音发起相关话题,共同面向公众征集作品;

6.3 线下联动:中国科学报牵头与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小型“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入选作品展区”,开设科学可视化创作体验工作坊并举办科学艺术分享交流会;

第七章 附则

7.1 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7.2 本活动为公益性活动,全程不向参与者收取任何费用;

7.3 活动经费来源于企业赞助;

7.4 参赛者需签署《原创声明》及《授权协议》,违约者取消资格。“科艺交融·视界未来”——让科学的诗意,照亮真理的前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482072.html

上一篇:“最美期刊封面”长什么样?奥秘在于这一点
下一篇:欢迎投稿!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启动
收藏 IP: 123.57.56.*| 热度|

2 闫洁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3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