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Water:康奈尔大学闫媛博士和同济大学汪涵博士创建特刊——可持续废水处理技术视角

已有 1075 次阅读 2025-3-12 17:58 |个人分类:特刊征稿|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可持续废水处理技术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废水处理技术虽然在污染物去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且副产物处理问题复杂,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废水成分的复杂化和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废水处理设施 (如污水处理厂,WWTPs) 和资源回收设施 (WRRFs) 面临更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因此,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废水处理技术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废水处理技术逐渐从单一污染物去除转向系统优化与资源回收的综合管理,特别是如何实现能源自给、碳减排和资源再利用的协同效应成为研究重点。例如,通过厌氧消化技术进行生物沼气的生产,或采用高效生物处理与先进物理化学处理结合的方法,提升整体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此外,生命全周期评估 (LCA) 和技术经济分析 (TEA) 等工具的引入,使得研究者能够从环境和经济双重视角评估技术的可持续性,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特刊旨在通过汇集学术界和工业界在废水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系统优化与资源回收相结合的技术探索,从而促进废水处理行业向更环保、更高效、更具经济价值的方向发展。

基于此,Water 期刊邀请了康奈尔大学环境工程系闫媛博士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涵博士创建特刊“Perspectives on Sustainable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可持续废水处理技术视角)”,本特刊旨在探讨废水处理领域的系统性优化与资源回收新方法,推动废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特刊聚焦技术、过程和可持续性指标的复杂交互,邀请研究者探讨系统级别的优化策略及其在能耗、排放和资源利用中的表现。通过汇集前沿研究,本特刊希望推动该领域从单一技术改进迈向整体系统优化的转变,为实现全球废水管理的可持续性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南。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6月20日

              

客座编辑

闫媛 博士

康奈尔大学

闫媛博士现为康奈尔大学环境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专注于基于微生物群落的高效废水处理系统研究。她的研究结合先进的光学和分析技术,从微观尺度揭示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与环境的复杂相互作用,并探索资源回收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力。

研究兴趣:生物废水处理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

             

汪涵 博士

同济大学

汪涵博士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污水低碳生物处理理论与新技术相关工作,研究方向包括:1.污水生物脱氮定向调控机理;2.微生物生态功能与代谢途径解析;3. 低碳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应用。

研究兴趣:废水处理、低碳处理、生物脱氮、微生物调控、微生物互作。

                

了解特刊更多信息:https://www.mdpi.com/si/222168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water

            

Water 期刊介绍

主编:Jean-Luc PROBST, University of Toulouse, France

期刊涵盖所有水资源领域相关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全球和区域水循环的可持续管理,水资源及其与粮食、能源、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健康的互联。期刊鼓励领域内研究人员发表实验、理论、建模和大数据等相关研究成果。

2023 Impact Factor:3.0

2023 CiteScore:5.8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5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9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77192.html

上一篇:Drone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祝明研究员等创建特刊——临近空间低速无人系统设计与飞行控制
下一篇:MDPI高引文章速览 | 第十九期
收藏 IP: 116.21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