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达技术在近年来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观察和理解地球大气层的方式。从对流层到磁层,雷达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获取大气状态信息,为气象预报、气候研究、通信、导航以及遥感技术等多个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地面和空间雷达系统的结合应用,使得大气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大大提高,从而支持了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随着现代通信和导航需求的增加,雷达技术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展,从高空探测到地面风速和温度的实时观测,雷达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因此,本期专刊旨在汇集当前雷达大气建模与反演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展示雷达技术在大气科学中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在提高大气状态反演精度、提升雷达信号处理能力、发展新型雷达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Atmosphere 邀请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王成博士、国防科技大学计一飞博士和山东大学王勇博士,合作建设特刊“Radar Sensing Atmosphere: Modelling, Imaging and Prediction (2nd Edition) (雷达大气遥感:建模、成像和预测)”。本特刊重点关注最新的雷达大气遥感技术和应用,特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电离层探测;
对流层云层和风场反演;
电离层-磁层耦合;
基于雷达的中高层大气反演;
大气效应及雷达信号补偿;
人工智能在空间天气监测、预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8月31日
客座编辑
王成 博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王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副研究员,IEEE Senior Member。长期从事星载SAR的电离层效应及新体制电离层探测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军科委等纵横向10项,成果累计发表SCI论文近40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GR,IEEE Trans.等期刊发表近20篇。曾获得航天五院研发与市场开拓先进个人、五院杰出青年、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多项科研成果已获国内外工程和科学应用。
研究领域:电离层电波传播、合成孔径雷达、电波传播。
计一飞 博士
国防科技大学
计一飞,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星载SAR的电离层效应和超视距电波传播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基/面上、装备综合研究计划、湖南省优青等项目9项,发表IEEE GRSM/TGRS/TAES、Engineering、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论文30余篇,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国家“博新计划”、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第二届十大“雷达未来之星”。
研究领域:雷达信号处理、合成孔径雷达、电离层、超视距雷达。
王勇 博士
山东大学
王勇,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太空物理方向,长期从事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研究,致力于提升跨极区无线通信、导航定位及遥感探测等的可靠性。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著专著章节2章,其中在GRL、JGR-Space Physics及Remote Sensing等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篇 (SCI论文8篇、受邀撰写综述文章1篇)。曾荣获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年会 (AOGS)“最佳展板论文奖”、第十届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优秀青年论文奖、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工作成果先后入选子午工程2020年度优秀成果和子午工程2018年度十大科学与应用成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GF基础科研计划项目、SIOS北极联合观测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委面上、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
研究领域:电离层-磁层耦合、空间天气、电离层闪烁。
了解特刊更多信息:https://www.mdpi.com/si/228746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atmosphere
Atmosphere 期刊介绍
主编:Daniele Contini,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Climate (ISA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NR), Italy
期刊研究内容涉及气溶胶、空气质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控制、气象学、气候学、生物气象学及生物气候学、生物圈/水圈/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大气技术、仪器和建模的研究,以及高层大气和行星大气等。目前期刊已被 SCIE、Ei Compendex、Scopus 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2.5
2023 CiteScore:4.6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1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8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