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大海馈赠,年年有鱼

已有 1380 次阅读 2025-1-12 22:02 |个人分类:好摄之图|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IMG_20250110_121911.jpg

《中华本草》鲱鱼

拼音注音Fēi Yú

别名青鱼、青条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捞,捕捞后,去其鳞片、鳃、内脏,鲜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食沲游生物,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区,一般于第2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卵,山东产卵块在荣城、威海沿海,粘性卵,卵径1.3-1.6mm,怀卵量1-2万粒。

资源分布分发布于渤海、黄海。

原形态太平洋鲱,体侧扁,长25-35cm,冻中大,头顶有一浅凹,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侧上位,有脂眼睑,眼间隔浅凹。口小而斜,前颌骨小;上颌骨宽,长方形,并有辅上颌骨两块;下颌较上颌略长。下颌、犁骨及舌上均有细牙,上颌及颚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20+36,细长而扁。圆鳞中大,纵裂鳞52-54,无侧线,腹侧具弱棱鳞(25-28)+(12-13)。背鳍15-17,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臀鳍17-18,胸鳍17,低而短,不伸达腹鳍。腹鳍9。尾鳍深叉形。体背侧蓝黑色,侧上方微绿,两侧及腹部银白色。

化学成分精巢含精蛋白(protamine),脱氨核苷酸(deoxynucleotide),精氨酸(arginine)。太平洋鲱还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二十一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等。

功能主治补虚利尿。主肺结核;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摘录《中华本草》

 

 IMG_20250110_114235.jpg

《中华本草》鲱鱼籽

拼音注音 Fēi Yú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

采收和储藏产卵前捕捞,捕后,剖腹取卵,焙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食沲游生物,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区,一般于第2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卵,山东产卵块在荣城、威海沿海,粘性卵,卵径1.3-1.6mm,怀卵量1-2万粒。

资源分布分发布于渤海、黄海。

原形态太平洋鲱,体侧扁,长25-35cm,冻中大,头顶有一浅凹,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侧上位,有脂眼睑,眼间隔浅凹。口小而斜,前颌骨小;上颌骨宽,长方形,并有辅上颌骨两块;下颌较上颌略长。下颌、犁骨及舌上均有细牙,上颌及颚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20+36,细长而扁。圆鳞中大,纵裂鳞52-54,无侧线,腹侧具弱棱鳞(25-28)+(12-13)。背鳍15-17,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臀鳍17-18,胸鳍17,低而短,不伸达腹鳍。腹鳍9。尾鳍深叉形。体背侧蓝黑色,侧上方微绿,两侧及腹部银白色。

功能主治补虚;平喘。主脚气病;喘息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2.5-5g

——摘录《中华本草》

 

 IMG_20250110_114228.jpg

 

IMG_20250110_114216.jpg

 

IMG_20250110_114248.jpg

 

IMG_20250110_114153.jpg

 

IMG_20250110_114133.jpg

 

IMG_20250110_114139.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468535.html

上一篇:臭名昭著飞机草,散瘀消肿中草药
下一篇:园林绿化带里的中草药:刺桐
收藏 IP: 120.230.19.*| 热度|

23 王涛 杨正瓴 孙南屏 宁利中 高宏 刘进平 钟炳 许培扬 王从彦 张晓良 孙颉 雒运强 朱晓刚 李学宽 崔锦华 钟定胜 杨学祥 陆仲绩 吕健 张叔勇 张忆文 刘跃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