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对话 Sensors 期刊新任栏目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史铁林教授

已有 1560 次阅读 2025-1-10 14:59 |个人分类:人物专访|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期人物专访,Sensors 期刊有幸邀请到“故障诊断与传感器”栏目新任主编——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史铁林教授。在此次访谈中,史铁林教授分享了对期刊的愿景,谈论了故障诊断的发展和前景,提供了期刊长远发展的指导性意见。Sensors 期待在史铁林教授带领下,为故障诊断与传感器相关领域研究的发表做出更多贡献。

       

人物介绍

史铁林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史铁林,196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曾任机械学院党委书记。1985年本科、1988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1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93年博士后出站,进入华中科技大学 (原华中理工大学) 工作。现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监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态信号分析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Sensors 期刊栏目主编、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执行主编、《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中国工程机械学报》《振动与冲击》《振动测试与诊断》等杂志编委。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应用类),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理论类),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博士后、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杰出青年科技奖、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等。

       

问答环节

Q1. 请问您现在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我们团队主要从事智能运维,微纳制造,故障诊断与信号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也特别关注微纳传感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Q2. 是什么吸引您担任“故障诊断与传感器”栏目主编的呢?

我们知道感知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特别是在像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新型技术领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这类新型技术的基础。“故障诊断与传感器”这个栏目为全球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交流平台,我一直十分关注这个栏目,也从这个栏目了解到许多最新的技术进展。因此,我也愿意通过这个栏目为其他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科技信息。

       

Q3. 您对栏目以及期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望与建议?

故障诊断领域发展的很快,应用性很强,因此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很好。建议按照故障诊断的三个步骤开展工作:1、感知,重点在于新型传感器的研究,比如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新型传感器设备;2、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注重新型信号分析手段和方法;3、诊断,在诊断模型、算法上进行创新,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除此之外,应用创新类型的文章也需要重点关注。应用其他领域发展出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故障诊断领域实际的工程难题,这样的文章往往特别受读者欢迎。期刊发展及质量提升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希望期刊能够继续把控文章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口碑和影响力,祝愿期刊能够越办越好。

       

Q4. 您对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有什么建议?

创新是技术发展和进步的唯一途径,感知技术是一个集力学、热学、磁学、声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个领域需要各方面的学者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我特别期望青年学者勇于和敢于创新,加强不同领域学者的交流,不断推动和促进本领域的技术发展。

       

Q5. 春节将至,能否请老师为期刊读者、作者、审稿人、编委送上一些新春祝福?

新春将至,作为栏目主编,我衷心感谢广大读者、各位作者、审稿人和编委对本栏目的信任与支持。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本栏目也将一如既往地为您提供更优质的知识交流平台,与您一同成长,共同进步。最后,再次祝愿您新春愉快,让知识的力量助您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感谢史铁林教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Sensors 编辑部的拜访,感谢老师对期刊发展的支持与建议。我们在此由衷地祝愿老师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科研之路一切顺利。我们也期待在他的带领下,Sensors 期刊“故障诊断与传感器”栏目可以成为广大研究学者最专业的出版平台,给读者提供最具创新性的科研论文。

       

Sensors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sensors

主编:Vittorio M.N. Passaro, Politecnico di Bari, Italy

期刊涵盖所有传感器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例如物理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传感网络、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雷达、可穿戴电子设备和先进的传感材料及其在物联网、工业、农业、环境、遥感、导航、通信、车辆、成像、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目前期刊已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PubMed、EI、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3.4

2023 CiteScore:7.3

Time to First Decision:18.6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4 Days

1.jpg

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68158.html

上一篇:Optics期刊首届青年编委招募——邀您共同促进学术期刊发展
下一篇:Applied Sciences 论文选题灵感: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
收藏 IP: 111.203.1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