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美国和加拿大惊现人类禽流感病例:暂不必恐慌
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官员一直密切关注禽流感H5N1病毒的传播情况,这种病毒与“禽流感”有关。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最近美国和加拿大出现两名感染者引起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频频登上新闻头条,特别是因为他们的感染源尚不明确。
其中一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儿童——这是美国首次发现H5N1病毒的儿童病例。据称,该儿童未接触过任何感染的动物,加州公共卫生部仍在调查病毒的可能来源。接触追踪尚未发现该儿童社交圈内有其他H5N1病例,这表明该病毒并非从其他人获得或曾传播给其他人。幸运的是,该儿童的病情较轻,正在逐渐康复。
与此同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名青少年报告了更严重的H5N1感染病例,目前他情况危重但已稳定下来。与加利福尼亚州的儿童一样,目前还不清楚这名青少年是如何感染的;然而,最近的基因序列分析暗示他可能接触过野生鸟类。该青少年的密切接触者中没有人感染H5N1,这使得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也表明该病毒尚未在社区内传播。该青少年的症状最初表现为眼部感染,但后来发展为严重的肺部感染,这表明该病毒在该个体体内进化出了进入呼吸道细胞的能力。
流感病毒只有在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蛋白(即H5N1中的“H”)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receptor)蛋白结合后才能进入宿主细胞。人类流感病毒与由唾液酸(sialic acid)分子与半乳糖(galactose)通过α 2,6糖苷键(glycosidic bond)相连的受体蛋白结合(图中上部),这些受体主要分布在上呼吸道细胞上。相比之下,禽流感病毒(包括H5N1)更倾向于与以α 2,3键连接的唾液酸结合(图中下部),这种连接在禽类消化道细胞和人类下呼吸道细胞中很常见。这种受体偏好性使得H5N1无法在人与人之间高效传播。为了在人类中更容易传播,H5N1病毒至少需要获得一个氨基酸变化,使它能够与带有α 2,6半乳糖链接的唾液酸受体结合。
图示:流感病毒的受体:唾液酸(sialic acid)分子与半乳糖(galactose)通过α糖苷键(glycosidic bond)相连。
图中名词英译中: sialic acid,唾液酸; galactose,半乳糖; huma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人上呼吸道; avia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禽下呼吸道; alpha 2,6-linked, α2,6 键连接 ;alpha 2,3-linked, α2,3键连接。
最近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流感病毒血凝素的所有可能的氨基酸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带有α 2,6链接的唾液酸的使用和细胞进入,结果发现一些突变导致带有α 2,6链接的唾液酸受体的细胞中病毒的进入增强。特别是,将血凝素蛋白第190位的谷氨酸变为谷氨酰胺或丙氨酸,或将第226位的谷氨酰胺变为亮氨酸或精氨酸的突变,导致带有α 2,6链接的唾液酸受体的细胞中病毒的进入增强。
从在加拿大青少年体内分离出的H5N1病毒的已发表序列中,可以看到产生第190位和226位血凝素氨基酸序列中含糊的氨基酸变化的核苷酸差异。 这种含糊性很可能是由混合病毒序列的存在引起的,进一步支持了该病毒是在感染该青少年之后进化的观点。
虽然这些发现引发了多条令人担忧的新闻头条,但目前还没有必要恐慌。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除了受体偏好之外,至少还有两个其他障碍阻碍H5N1病毒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其中一个障碍是H5N1聚合酶,这种酶通常在40℃的鸟类消化道中发挥作用,但在人体上呼吸道的33-35℃温度范围内复制以有效传播时,必须适应这一温度范围。另一个障碍与内体(endosome )的pH值有关——内体是病毒粒子进入宿主细胞后形成的膜泡。H5N1病毒只在鸟类内体的高pH环境中稳定存在,在人类内体的低pH环境中容易降解,导致复制效率低下,无法有效传播到新宿主。
其次,科学家们已经期待H5N1大流行几十年了。有多种有效的FDA批准的抗病毒药物可供使用,还有一些实验性疫苗正在开发中。
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青少年体内分离出的病毒RNA序列的变化是非常关键的,但不足以引发人类大流行。因此,目前与H5N1流感病毒相关的公共卫生风险仍然较低。然而,仍应持续监测在流行中的病毒的基因序列变化,以识别可能的人际传播迹象。同时,避免接触野生生病或死亡的动物,并防止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接触,也是一个好主意。
参考文献: NewsroomCDC Newsroom CDC N
1. CDC Newsroom:CDC confirms H5N1 Bird Flu Infection in a Child in California,November 22, 2024, https://www.cdc.gov/media/releases/2024/p1122-h5n1-bird-flu.html.
2. Heidi Ledford,Why a teenager’s bird-flu infection is ringing alarm bells for scientists,nature ,news explainer,20 November 202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805-4.
3. Dadonaite B, , et al. (2024) Deep mutational scanning of H5 hemagglutinin to inform influenza virus surveillance. PLoS Biol 22(11): e300291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bio.3002916,November 12, 202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