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时代要求的“Π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马双忱 孔尧辉 高慧颖 李艳坤 李保会 李檬
[摘 要] 现阶段高校大学人才培养方式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对“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提出了大学人才培养中要坚持“Π型”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对大学人才培养有多重要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而且要精通所研究的领域,要求至少在两个领域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并能立足发展;在逻辑思维方面,要严谨细致、善于使用逆向思维,做事全面有条理;在思想建设方面,贯彻“四个意识”,有乐于奉献、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培养 “Π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产学研融合培养、参与导师项目、课题组交流、大学生创新实验等多种方式,重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Π型”人才培养方法,于社会而言,高度契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外在需求;于大学生培养而言,高度契合大学人才培养向高级复合型人才发展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 Π型人才;逆向思维;大学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 马双忱,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应用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孔尧辉,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
高慧颖,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讲师
李艳坤,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李保会,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李檬,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Π-Shaped"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 in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ra
MA Shuangchen, KONG Yaohui, GAO Huiying, LI Yankun, LI Baohui, LI Meng
Abstract: At the current stage, the format of talent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is relatively monotonous,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an exploration of the "Π-shaped"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Π-shaped"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 This model places multiple demands on talent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erms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it not only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broad knowledge base but also to excel in their chosen field of study, with a requirement to have in-depth expertise in at least two area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logical thinking,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rigorous, meticulous, and skilled in using reverse thinking, as well as being comprehensive and organized in their work. Regarding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it emphasizes adhering to the "four consciousnesses" and having a willingness to contribute with an optimistic and positive attitude.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Π-shaped" talents, new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talent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reshaped through various approaches, 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curricula, the fusion of industry-academia research, participation in mentorship programs, communication within research teams, and innovation experiments by college students. The "Π-shaped" talent development approach not only aligns closely with society's demand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but also meet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developing highly versatile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Π-shaped talents; reverse thinking; university talent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model; versatile talents
世界范围内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因价值导向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理性主义为导向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其强调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另一类是以实用主义为主导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培养的是人的实践能力[1]。两种培养目标相互补充,共同作用才能满足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世界上通行的大学人才培养形式有学徒式、专业式和协助式[2]。在这些形式下,各国结合本国国情对大学人才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些模式的优点体现在培养目标多样化、重视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同时,这些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它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人才的知识面广度和深度的培养;其次,这些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培养手段,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处世态度和价值观,最终对大学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Π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要义为,一方面使大学生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使其具备深入的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4]。“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是为了适应世界快速发展的科技、经济和市场的需求。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同时,仍需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发展[5]。在“Π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Π型人才更强调融汇贯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具备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竞合性(指竞争性合作或合作性竞争)等特征。
一、“Π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基本内涵
“Π型”人才培养是为适应社会发展而演变来的,过去的人才多是“T”型人才,即一专多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今后的人才应为“Π”型人才,即两专多能。所谓两专,是指除了本专业外,还有一个业余专业,业余专业更多的是结合个人兴趣培养的专业。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也有相似却更深刻的阐述。儒家典籍《中庸》有句话,“致远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准确地指出了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致广大”与“尽精微”是两个维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分为以下三方面:首先是横向广泛涉猎,善问好学,具有宽泛的知识面,纵向能精研某专业领域,通过深入研究而洞察细微,这样使人才具有登高望远,宏观布局,又能踏实肯干,积微成著的品质;其次是具备逆向思维和超前的预判能力,把握和预判当今社会技术和观念的更新迭代;最后,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合思维、创新意识和强大的抗挫折能力等。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告别自卑和精神内耗,提高行动力,打破限制性信念,开启“开挂”人生?“Π型”人才培养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Π型”人才培养流程
(二)“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大学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逆全球化趋势盛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这意味着,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标准。“一专多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一个瞬息万变、保护主义盛行的时代,仅依靠有限的时间去学习和记住大量知识已远远不够。因此,在进行基础的科研创新的同时,具备大局意识、团结和谐观念和超前预判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
现在对大学人才的评价,大都以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即使对所研究领域的实验精通,也可能缺乏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缺少系统思维和逆向思维。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的需要,只单纯掌握技能和广博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Π型”结构人才的提出,为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宏观与精细相结合,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大为提高,既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区分,又能构建不同事物的广泛联系,从而为社会提供既能谋大局又能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大学生自身更全面的发展,从而创造更高价值
大学生的成长体现在作报告、时间管理、阅读文献或撰写论文和实验研究(或建模)的过程中[6]。在日常的科研中,大学生掌握了合理规划的能力,增强了适应能力,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但如缺乏思想政治学习,思维方式不成熟等缺点也很明显,这些不足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目光短浅、思维局限等。这种局限性制约着科研的方向和动机,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不利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最终制约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和与人和谐相处的处世态度,对于人才全面发展是必要的[7]。
在对大学人才的心理情绪调研中,发现不少大学生有焦虑、抑郁的情绪,因此,需要培养大学生一种中庸的处世态度[8]。中庸的处事态度起源于和合辩证思维。培养大学生可以从“和合”出发,使其发觉事物发展的作用机理。首先,合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用和谐的态度对待科研,处理人际关系等,其次用和谐的标准评判效果[9],两者结合很好地避免大学生情绪波动、情绪失调。
(三)“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
“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
“Π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学校、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实现各方多赢互补。构成“Π型”人才培养的三要素是:社会渴望“一专多能+思想超前”的毕业生,学校追求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最优化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大学生追求成才和就业的便捷化,这三个要素都在“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中实现了统一。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和导师可以引导大学生用逆向思维方式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调动大学生学习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综合实践,锻炼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后,可以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教师通过讲授专业知识来说明做人做事的道理。此人才培养模式架构全面、清晰。
逆向思维方式的培养思路
“Π型”人才创新培养过程--逆向思维、超前预判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得不先培养大学生逆向思维——一种不同寻常的创新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就是多米诺布局,在科研中,大学生们可以运用结果的思维模式,用最理想的结果,进行整个实验的架构,列出用品清单,从开题报告开始,逐步完成整个实验;在以后的工作中,仍然可以运用结局的思考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逆向推演,最终完成整体布局。
培养大学生的逆向思维包括以下几点:条件逆向、作用逆向、方式逆向、观点逆向和因果逆向。通过导师在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这五方面的引导,打破思维定式[10]。作为方式逆向应用的逆向思维工程,在教学中在夯实理论的基础上, 强调逆向思维模式下大学生的实践工作及由此形成的创新能力。方式逆向的具体培养如下:在日常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设计、分析、提高从而实现科研创新设计。在项目实践完成后,导师要求每个大学生掌握项目数据收集、逆向造型和快速制造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很好的培养大学生逆向工程思维[11]。大学生在思考一些难题或者对所做科研开题、架构时,可以转换事物的某些因素,使其因果逆向,引发其中的创新意识。《天道》电视剧的主角丁元英就是一位具有逆向推演能力的智者,他在扶贫项目的每个关键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他强大的推演能力和透视事物本质的洞察力。
超前预判能力的培养思路
大学生在具备逆向思维的同时,还应该具备超前的预判能力。培养大学生预判能力的前提是格局足够高,所以应该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的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只有具备了大局意识,心怀“国之大者”,才得以“致远大”而后致力于人的长远发展,真正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贡献。具备预判能力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通过课程思政、产学研融合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和预判能力,有助于培养出具备长远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新机遇。
正如担任和特斯拉汽车总裁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他超前的预判下,将汽车开到了太空,在他的带领下,火星移民计划和太空旅游也在推进,这些计划全都引领世界的潮流。由此可见,具备大局意识、逆向思维、超前的预判能力对一个人事业发展尤为重要。
二、“Π型”人才培养方法
(一)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协同
显性课程主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传递技能,教会大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而隐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丰富精神世界。大学生的培养,在一年级时,大多数学生都是学习基础课程,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准备。然而,第一年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以后使用,因为以后整个科研研究的设计、方向等都需要大学生独立完成。所以需要通过引入课程思政,教授大学生独立思考、逆向思维、统筹规划、从大局出发,打破“限制性”信念,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课程思政相较于显性思政课程,更加灵活生动、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让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以后科学研究奠定基础[12]。
隐性课程中老师引导大学生打破“限制性”信念,给予人生无限可能。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中有很多信念其实是由某一特定经验产生的,这个信念也许适用于曾经某个情境,但在另一个情境中就不适用了,如果这个人的信念还没随之改变,就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和局限。这样的信念,我们称为限制性信念。由于人发展的规律,使之很容易被体验过的信念,深以为然,过度概括,给自己人生设限,不敢尝试未曾体验过的人生,往往很难跳出原生家庭周围的舒适圈。老师通过隐形课程,帮助大学生打破、警示各种限制性信念,加强人生规划、心理建设。
(二)形成产学研融合
现在的很多科研成果都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有的很难真正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再加之近年来新冠疫情问题严峻,大学生与外界接触和信息交流的机会被大大减少。因此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实验来与生产对接,让大学生多参加一些生产实践。可以通过在线监测等形式得到数据,让大学生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现在的企业大都处于转型和技术革新的阶段,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帮助企业转型、发展,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并增强大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继而探寻合适的解决问题之道,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因此,产学研融合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学校、大学生和企业的综合需求[13]。
课题组的很多研究课题来自于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本科研团队瞄准电力行业环保需求,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知行合一,大大提升了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学研融合初期准备
为了使培养目标更加精准化,首先需要组建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从产学研合作的角度来说,一支研究队伍需要高端设计研发人员、中级设计研发人员与技术支持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课题组可以根据此类人员结构组成由导师、青年教师、大学生、企业专工组成的产学研合作团队,增强大学生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
项目全过程培养
作为项目主体的甲方,对项目提出具体要求,给予资金投入,乙方即项目团队,根据要求拟定方案,参与竞标。中标后项目团队以书面沟通和言语沟通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的正式的书面沟通包括项目进度计划、项目合作合同、项目报告、财务报表、会议纪要、年度报告等,采用的言语沟通的方式主要为团体讨论、会议商议、审查等甲方沟通。随后,企业和高校联合开展大学生培养工作。
产学研联合对大学生的全过程培养推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激发了大学生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的潜力与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多个项目轮岗培养大学生多方面能力,让大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岗位。还可以融入考核评价机制,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产学研融合的意义——知行合一
产学研融合是让大学生将自身所学本领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其贯彻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不仅体现在所学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道德层次的认知[14],在项目工作中,诚信、可靠,保证项目质量等。在具有挑战的工作和压力中,大学生有了强大的心理韧性,变得坚毅、耐受,获得成长,从而更快速地适应社会环境。我国应用型高校要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与产业、行业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改革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15]。当下很流行“精神内耗”、“躺平”等词汇,它们的真正含义是人处于能量“外化”失败的过程,无法向外展开自己的生命力,处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下,能量封闭在内部从而无尽地消耗。知行合一能将活在头脑中的思维外化为体验中的行为,给主体良好体验感,绽放生命力。
(三)课题组交流碰撞
课题组交流贯穿科研始终,是提升学术水平、促进学术交叉与融合的重要方式。课题组内定期举行组内大学生交流会和头脑风暴活动。在大学生交流会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汇报、讨论、回答问题来鞭策自己不断积累,学会协作和良性竞争,提高自己的交流及应变能力[16]。头脑风暴中,由组长担任领导者,制定秩序,学生们轮流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头脑风暴的形式可以是正向头脑风暴法和逆向头脑风暴法,以便于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导师还可以通过智慧启发,指明一个方向,让学生在好奇中充分反思、思考、总结,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最终思想得到升华,能力得以提升。
(四)导师指导
定期组会是导师培养学生、打造学术氛围的重要形式,也是师生沟通的有效途径。组会的形式多样,以大学生轮流汇报为主,其次导师可以鼓励大学生分析问题、提问、提建议的同时进行答疑解惑。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或对大学生进行不定期面谈,以便于掌握大学生的参与科研的进度、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及时解决科研中面对的难题。
(五)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目前,大学第二课堂、兴趣课堂及社团活动的健全完善,以及产教融通、校企协同的共育共培,一方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公民,另一方面培养知识宽、专业深、技能广的Π型人才。
大学人才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更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在人才培养业余专业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参与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大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原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既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组建团队并合作设计完成任务,通过多方面人才合作完成的形势,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角色中互相协作、沟通,培养出更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此外,大创项目还强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大创项目,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前沿技术和理念,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下市场需求和商业运作方式,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大学生“Π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实现途径的阐述,并对此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总的来说,“Π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第一,此培养模式是使大学生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又有专业深入研究的最佳模式;第二,通过产学研融合的培养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全过程培养,大学生具备了系统思维,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厂校合作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第三,通过课程思政、课题组交流碰撞、定期组会和不定期面谈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激发创新潜力,同时还加强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关于“Π型”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反馈,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仍需进行培养过程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蔡剑桥.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西方两种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溯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11):87-93.
[2] 胡新喜,何长征,宋勇,刘明月,秦玉芝,钟晓红.探索“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科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0):168-170+147.
[3] 杨真.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南教育(中旬),2011(10):21-23.
[4] 张和仕.适应社会需要培养Π型人才[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4(01):31-33.
[5] 万铀能,邹志生.关于“T”型人才质与量培养的思考[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1999(03):76-79.
[6] 冯长根.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XXVI)[J].科技导报,2008(10):103.
[7] 姚林群.我国学校教学质量观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2):49-53
[8] 范红霞,张亚亚,严磊.大学生心理安全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06):90-94.
[9] 左亚文.中华和合思维与和谐文化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89-92.
[10] 徐立然.论逆向思维在中医药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5):117-118.
[11] 陈永楠,陈华鑫,王振军,徐义库,盛燕萍.基于逆向思维的材料类工程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7(09):125-127.
[12] 郭军.融入思政元素的新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37(05):46-48.DOI:10.13972/j.cnki.cn211500/g4.2020.05.011.
[13] 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01):76-80.
[14] 张虹霞.基于“知行合一”德育观的大研究生德育教育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07):5-6.
[15] 杜才平.美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06):17-21.
[16] 张冠茂,王志爽.组会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08):27-3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