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cit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rtcity 大道至简 静水流深 时空地理 人文城市

博文

[转载]Nature 社论 | 减少不平等对每个人有利—那为什么还没有发生呢?

已有 119 次阅读 2024-10-31 10:2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图片

来自67个国家的研究人员联名写信给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联合国秘书长)和阿贾伊·邦加(世界银行行长),敦促他们“加倍努力应对日益加剧的极端不平等”。此举的部分动因是第十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缺乏进展。为此,《自然》正在通过系列社论对每个目标进行审视。可持续发展目标10的目的是“减少各国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这意味着缩小国内和国际上最富裕和最贫困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并确保机会的平等。然而,世界显然未能实现这一目标,信件的作者们更进一步,称这一目标“基本上被忽视了”。

这并不是研究人员首次尝试将世界的关注点集中在不平等问题上。为了提高成功的机会,信件的作者们应当研究以前的努力情况——特别是2009年流行病学家理查德·威尔金森和凯特·皮克特出版的有影响力的著作《The Spirit Level by epidemiologists》。他们展示了减少不平等带来的连锁效应,从更好的健康状况到降低犯罪率以及更好的教育成果。尽管这本书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被包括后来的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和现任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内的许多公众人物引用,作者们对平等益处的精心综合证据并未真正改变各国政府在不平等问题上的政策和态度。

尽管SDG 10的许多目标未能实现,但并非所有目标都在失败。国家之间的总体收入不平等正在缩小,另一个目标是降低移民工人向家庭汇款的成本,也在逐步实现,尽管未必能够在2030年的期限前完成。然而,国家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却在上升,这可以通过基尼指数来衡量。全球范围内,从2004年到2019年这15年间,经济产出(按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大约翻了一番,但生产商品和服务的工人获得的经济产出份额却从2004年的54.1%下降到2019年的52.6%。

The favela of Santa Marta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双城记:巴西里约热内卢鸟瞰图

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2019年至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了二战以来全球不平等程度的最大增幅。部分人无法工作或工作岗位被休假,而另一些人,主要是从事较高级别工作的人,则可以将工作转移到线上。此外,通货膨胀率也在上升,2021年的全球平均水平为4.7%,但在许多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要高得多,这还发生在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尽管许多高收入国家增加了对最脆弱人群的社会保障,低收入国家却难以做到这一点。援助组织乐施会和非营利组织国际发展金融组织创建了一个指数来衡量各国政府在应对不平等方面的努力。2022年版对2020年至2022年间的161个国家进行了评估,发现这一期间,70%的政府削减了对教育的支出比例,而三分之二的政府未能使最低工资与GDP保持同步增长。

研究人员认为,即便没有疫情和俄乌冲突,SDG 10的进展也会非常黯淡。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各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往往是孤立追求的,政策制定者没有意识到减少不平等将有助于实现其他目标。一项2019年的网络分析研究了SDG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减少富裕国家的不平等将有助于实现几乎所有其他目标,而在贫困国家减少贫困也会有类似效果。这使我们回到了上个月的公开信和《The Spirit Level by epidemiologists》中的观点:减少不平等需要在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和教育等领域进行前期投入。

该信呼吁古特雷斯和邦加“支持新的关键战略目标和指标”。其作者们表示,特别是对高收入人群收入估计的显著改进的数据,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政策变化如何影响贫富差距。然而,单凭更好的数据无法减少不平等。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高收入国家的不平等程度曾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运动挑战了国家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类似的社会压力可能需要再次出现,威尔金森表示,“考虑到所涉及的强大利益,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像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样的声明会成功。”

研究人员敦促各国领导人优先考虑不平等问题。他们最好关注皮克特、威尔金森和其他人的努力,并反思这些努力没有取得成果的原因。

原文链接:Reducing inequality benefits everyone — so why isn’t it happeni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292-1457844.html

上一篇:数字时代中国多维空间不平等测度(PPT+数据共享)
收藏 IP: 159.226.112.*| 热度|

1 朱爱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