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小议“科普”(1995)

已有 529 次阅读 2024-10-25 08:10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小议“科普”

武夷山

(发表于《科技日报》1995102日)

 

科普,是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隐含着一种假定:科普是自上而下的过程——由专家们向科盲们普及科技知识。在西方国家,没有与我国的“科普”完全对等的概念。国外用得较多的说法是“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这一概念隐含着一种双向过程:要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专家需要做很多工作;但公众对科技的看法若与科技界圈内人的看法不一致,未见得公众就错了。这里只是指出两种概念的差异,不想分什么高下。

在《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学刊》创刊号中,皮埃尔·法亚德先生指出:在研究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时,应怎么看待公众呢?公众是待充满的瓶子?还是有待矫正的歪曲了的心灵?是应当与之建立对话关系的公民,还是必须让其相信科研必要性的纳税人?法亚德先生认为,四种看法都有道理,缺哪一条都不全面。而我国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似乎主要将公众看成了待充满的瓶子,对另外三方面思考得不太多。

理解科学技术有点像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欣赏比较简单,古典音乐的欣赏需要多年熏陶。但爱乐者一旦培养出了敏锐细腻的听觉审美能力,他们对演奏者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同理,不具备起码的数理化天地生知识,就不会对作为整体的科学技术发生兴趣,而那些基本知识的传授与积累不是一蹴可就的。另一方面,公众越尊重科学,他们对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的期望也越高。现在常有这样的事:某报纸载文说吃什么什么对健康有利,另一篇杂志却说吃这种东西危害健康,搞得读者无所适从,那他们怎么会高度信任科普工作者呢?个别科技人员无耻地剽窃别人成果据为己有,这种事曝光后,公众心目中的科技人员形象怎么会丝毫不受影响呢?

总之,不能单将科普的对象看成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设法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科普过程中来。同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要分外勤勉努力,珍惜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56872.html

上一篇:我向中学生推荐并翻译的两条科学家语录(20020519)
下一篇:一堂生动的科学课(2000)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1 王涛 张忆文 尤明庆 葛维亚 刘进平 杨正瓴 李毅伟 池德龙 钟炳 崔锦华 王德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