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求证,同行评议] 宇称不守恒:泡利、费曼、布洛赫

已有 862 次阅读 2024-10-24 22:49 |个人分类:科学 - 艺术 - 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求证,同行评议] 宇称不守恒:泡利、费曼、布洛赫

                                

宇称不守恒: parity violation

泡利: Wolfgang Ernst Friedrich Pauli, 1900-04-25 ~ 1958-12-15, 58

费曼: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1918-05-11 ~ 1988-02-15, 69

布洛赫: Felix Bloch, 1905-10-23 ~ 1983-09-10, 77

                   

             

Wolfgang Pauli pauli-13040-portrait-mini-2x.jpg

泡利 Wolfgang Ernst Friedrich Pauli, 1900-04-25 ~ 1958-12-15, 58

https://www.nobelprize.org/images/pauli-13040-portrait-mini-2x.jpg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45/pauli/fact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45/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45

                   

Felix Bloch bloch-13087-portrait-mini-2x.jpg

布洛赫 Felix Bloch, 1905-10-23 ~ 1983-09-10, 77

https://www.nobelprize.org/images/bloch-13087-portrait-mini-2x.jpg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52/bloch/fact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52/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52

                   

一、杨振宁 2008-05-05 汕头大学演讲:宇称不守恒在物理界所引起的震荡

   诺奖得主泡利、费曼、布洛赫当年均坚称宇称必定守恒。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579811346206206.html

   杨振宁说,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

   一九四五年得奖人泡利表示“我不相信上帝是个弱的左撇子”,并准备投入很多赌注。

   一九六五年的得奖人费曼提出了五十对一的赔率,赌宇称必定守恒。

   一九五一年得奖人布洛赫则说,如果真的宇称不守恒,他会把自己的帽子吃掉。

            

二、卢昌海:坚守"宇称守恒", 最后却为它写了讣文|沃尔夫冈 · 泡利 

https://www.sohu.com/a/136593976_376569

   但泡利对宇称守恒却深信不疑,对于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实验,他在1957年1月17日给奥地利裔美国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ictor Weisskopf)的信中表示(着重是原信就有的):“我不相信上帝是一个弱左撇子,我准备押很高的赌注,赌那些实验将会显示……对称的角分布……”这里所谓“对称的角分布”指的是宇称守恒的结果——也就是说泡利期待的是宇称守恒的结果。

   富有戏剧性的是,比泡利的信早了两天,即1957年1月15日,《物理评论》杂志就已收到了吴健雄等人的论文《贝塔衰变中宇称守恒的实验检验》,为宇称不守恒提供了实验证明;比泡利的信早了一天,即1957年1月16日,消息灵通的《纽约时报》就已用《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在实验中被推翻》为标题,在头版报道了被其称为“中国革命”的吴健雄等人的实验。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拉姆齐(Norman F.Ramsey,Jr.)曾就是否该将宇称不守恒的可能性诉诸实验征询费曼(Richard Feynman)的看法,费曼表示他愿以50:l的比例赌那样的实验不会发现任何东西。

                   

   又比如瑞士物理学家布洛赫(Felix Bloch)曾与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的同事打赌,如果宇称不守恒,他愿吃掉自己的帽子——后来不得不狡辩说幸亏自己没有帽子!这些物理学家都不是无名之辈:布洛赫是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是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拉姆齐是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三、求以上权威的英文出处

   感谢!

                   

四、你怎么知道自己有了个真正的好主意呢?当至少三个诺奖得主都告诉你那是错的。

                   

   “在科学家里有一个说法,你怎么知道自己有了个真正的好主意呢?当至少三个诺奖得主都告诉你那是错的。”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3 得主 Paul C. Lauterbur (保罗·劳特伯 Paul Christian Lauterbur)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03/lauterbur/facts/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问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3 得主 Paul C. Lauterbur (保罗·劳特伯 Paul Christian Lauterbur)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03/lauterbur/facts/

                   

五、丁肇中:教授大小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7713013059370882129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669.shtm

   “教授大小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近些年,丁肇中在不同场合分享体会时,都用了大致相同的文本结构,那就是五次重要的实验和每个实验带给他的领悟,他从他第一个重要实验中得到的领悟是“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丁肇中:所以第二个体会,做基础研究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情,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多数服从少数,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了以后才能向前走,千万不要因为大多数人反对而改变你的兴趣。

   “一个科学家要打破古人的观念,才能向前走”

          

    

推荐阅读:

(1)  科学网,2008-12-16,英国推出无同行评审的新型研究资助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2/214490.html

   Braben说,同行评审会自动歧视那些挑战传统的意见,对大多数研究来说这没问题,但是对那些我们已知领域之外的新想法来说,同行评审可能对这些想法不利,而20世纪所有伟大的想法都是属于此类”。

         

(2)  科学网,2010-08-06,《科学家》文章:论文同行评审过程有待改革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694.shtm

   传统同行评审过程最常见的弊端是它消极对待真正的创新思想,拒绝领域内具革命性的文章。另外,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几乎不可能很快地表现出来,真正评价一篇文章在该领域的影响需要数月甚至数年。

                          

(3) 张章. 科学家分析同行评审有效性[N]. 中国科学报, 2014-12-31 第2版 国际

https://paper.sciencenet.cn/dz/dzzz_1.aspx?dzsbqkid=22129

https://paper.sciencenet.cn/dz/upload/2014123165643784.pdf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12/295710.shtm

   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但可能难以识别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

   然而,研究人员还发现这3份医学期刊曾拒绝了许多之后获得高引用率的手稿,包括14篇引用数量最多的手稿,而这14篇手稿中的12篇被编辑退稿的。

                                    

(4) 2014年 SCIENCE 杂志:“同行评议根本不能预测研究的成果。这令人非常不安。”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343.6171.596

   美国SCIENCE杂志2014年2月的《Peering Into Peer Review》一文,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同行评议根本不能预测研究的成果。这令人非常不安。 Peer review is not predicting outcomes at all. And that's quite disconcerting.

   (2)高影响力的研究被拒绝了,而低影响力的研究却得到了资助。 There is high-impact research that has been rejected, and low-impact research that has been funded.

   (3)在试验获得资助之前收到的同行评审优先级分数与发表时间之间没有显着关联。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eer-review priority scores received before the trial was funded and the time to publication,

                  

(5) 中国科学报官方账号,2022-09-19,Science发文:论文署名改为诺奖得主,接收率飙升5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348535463678717

https://weibo.com/1729014640/M6lTyBRG5

https://mp.weixin.qq.com/s/PaKuRAF8v4CjRwYmOLTf6Q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reviewers-award-higher-marks-when-paper-s-author-famous

   这篇报道引述了一项最新研究结论:如果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是无名之辈,只有9.9%的评审人愿意接收;同样一篇论文,如果改成由诺贝尔奖得主署名后,被接收率竟飙升至59%

Reviewers award higher marks when a paper’s author is famous

“Matthew effect” is powerful, unusually large study finds

13 SEP 20225:20 PM ETBYJEFFREY BRAINARD

doi:  10.1126/science.ade8721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reviewers-award-higher-marks-when-paper-s-author-famous

                                

参考资料:

[1] 卢昌海. 泡利的错误[J]. 现代物理知识, 2015, 27(1): 50-58.

http://mp.ihep.ac.cn/article/id/11961

https://www.sohu.com/a/136593976_376569

[2] 科学网,2008-05-07,杨振宁汕大演讲:宇称不守恒在物理界所引起的震荡,诺奖得主泡利、费曼、布洛赫当年均坚称宇称必定守恒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579811346206206.html

[3]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5-29,面对面丨丁肇中和他的五个实验 专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7713013059370882129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669.shtm

   “教授大小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近些年,丁肇中在不同场合分享体会时,都用了大致相同的文本结构,那就是五次重要的实验和每个实验带给他的领悟,他从他第一个重要实验中得到的领悟是“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4] 科学网,2014-10-21,丁肇中:一生最重要选择就是只做一件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5802.shtm

   现场有中国科学院青年教师问:“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不同怎么办?”

   “那就对了!”这个答案让在场不少人听起来有些意外,丁肇中解释道,如果实验与理论相同,那将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科学,只有推翻了旧理论,才能不断向前走。

   曾经,在丁肇中实验的某一领域,专家们给出了200余种理论。有人问他哪个是对的,该怎么办?他回答:“不怎么办,继续做实验。”他说,“经验,至少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专家,更没有意义。”

   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当天,丁肇中回顾了他从1974年以来的研究历程说,“最重要的体会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具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

[5] 科学网,2011-09-18,丁肇中:20年后我们能“触”到宇宙的边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669.shtm

   科学是多数人服从少数人

   “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相关链接:

[1] 2024-08-16,[笔记,物理,哲学] 时间、空间的基本特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6882.html

[2] 2023-07-14,“电磁学的实验再检验”:经典电磁学实验当代再检验的起因、意义要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39525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95251.html

[3] 2023-10-26,[最主流,实体的物理实验波形] “费曼电容器充电”的电压波形观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07363.html

[4] 2024-08-02,[讨论,笔记] “多信使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电力透镜、静电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4881.html

[5] 2024-07-28,[新闻] “原创三大杀手:同行评议、短期考核、没有时间”再现顶刊论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4174.html

[6] 2024-07-11,[撤稿,同行评议,引用量] 引用量 4500次(5,672)的 Nature 论文撤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1940.html

[7] 2024-07-21,[创新,同行评议] “组内”同行评议也阻碍原创性(原始创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3186.html

   2018年以来,公开报道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1940.html

   (1)Sylvain Lesné 2006年的“淀粉样蛋白假说”,隐瞒了 16年。

   (2)安维萨(Piero Anversa)2001、2003年的“心肌干细胞”,隐瞒了 17年。

   (3)Catherine Verfaillie 2022年的“骨髓的干细胞”,隐瞒了 22年。

   上述这些“一开始就ZJ”的高引用顶刊论文,后来引起了“领域级”的研究塌方。

[8] 2023-11-09,[打听] 诺贝尔奖成果,研究中申请不到经费,一共有几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09102.html

[9] 2023-01-16,[搞笑?搞哭?汇集] 怎样判断“原创”和“诺贝尔奖成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72203.html

[10] 2020-05-27,[求证] 1970年代开始,人类科技进入了相对停滞期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35211.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456853.html

上一篇:[转载] 自科学网: 遭学术上司压榨欺凌,只能忍气吞声?近2000人调查给出对策
下一篇:[笔记,讨论] 也许引力本身就不是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收藏 IP: 223.104.7.*| 热度|

21 王涛 宁利中 高宏 池德龙 管克英 刘进平 王从彦 许培扬 钟炳 尤明庆 孙颉 张忆文 曾杰 崔锦华 杜占池 杨学祥 朱晓刚 朱林 李毅伟 冯兆东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8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