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和李四光学院新生谈大学生活 精选

已有 5740 次阅读 2024-9-9 07:5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和李四光学院新生谈大学生活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9月6日上午9点至10点30分我照例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学校李四光学院地球科学菁英班2024级新生的《我谈大学生活》报告,这次参加的还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简称地空学院)“珠峰班”新生。这个“珠峰班”是“地球物理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这是目前学校获批国家两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之一,另一个是学校龙头学科“地质学”。这个报告在李四光学院和地空学院新生作过12场,此外还在南方科技大学至诚书院,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东华理工大学报告。

“我谈大学生活”报告的摘要为:“大学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与过程,同学们要用心品味,让大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意义。大学专业学习只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成为一个‘通才与专才平衡发展的人’才是大学学习的全部。大学生活一定会经历‘痛并快乐’人生的过程,对此同学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报告主要是演讲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学与大学后生活的亲身体验与学习前人,包括国内外教育与科学名家、师长及学生的智慧以及对某些高等教育相关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仅供参考。”

报告由四部分组成:一、中国地质大学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与南迁武汉办学50周年的辉煌成就;二、我对普世价值大学教育理念的理解;三、大学生活应该有激情;四、大学生要正确处理的“五个关系”与“六多和一少”。其中第二部分是这次新增加的针对学校新生的内容。以下分别简单做一介绍。

一、中国地质大学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与南迁武汉办学50周年的辉煌成就。这部分内容首先我向同学们介绍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我的大学从哪里来?”我告诉同学们,我们的源头大学是北京大学,她由民国时期的1898年创办的北京大学和1919年由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合并组成;1911年创办的清华大学;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即后来的天津大学;1896年创办的唐山铁道学。这些源头大学拥有大量在世界一流大学求学经历,且拥有很高学术造诣的学术大师。1952年由这四所大学的地学专业整体和部分基础课程教师,例如数学,物理,化学,测量学,电工电子等学科师资组建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并于1960年成为国家确立的首批64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

报告中我特地向同学们解释如何正确看待当下各种名目繁多的“大学排行榜”。目前社会上的大学排行榜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大学规模为主,例如大学师资人数,学科数量,招生人数(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经费,甚至大学校园面积等。由于我国曾经发生过许多大学合并热潮,有的大学是5所本科学校合并。因此这类排行榜不能客观反映学校的学科水平与治学环境。第二类依据某些学术指标相关数据,例如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数,相关具有公信力的科技奖励和国家级人才称号人数,尤其某些靠谱的国际学术称号等。尽管国内这些客观学术指标也不同程度受到一些干扰,但是比第一类指标科学合理。因为,大学生来到一所大学学习就是希望学校师资水平高,硬件资源条件优和治学环境好,这些都会通过一些客观学术指标得到体现。

此外,在介绍学校成就时我重点介绍1974年学校从北京南迁武汉办学后取得的各类成果,尤其是培养人才与科技成果质量,它是客观反映一所大学是否健康发展的指标。我们常说过去再辉煌也成为了过去时,对于莘莘学子更关注当下学校发展成就与治学环境。我主要采用上述提到的第二类相关学术指标排行榜中学校地位来客观展示学校南迁武汉办学半个世纪以来的成就。例如1995年教育部颁布了迄今唯一的一个大学排行榜,中国地质大学排行28位,当年很多大学还没有合并。2016-2020年全国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重大仪器专项、重大、重点项目武汉地区高校排名:华中科技大学:34235万 ,全国高校排名10;武汉大学:28421万,全国高校排名1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2071万,全国高校排名32。2022年武汉地区高校获得国家第72批博士后基金批准数:一等:华中科技大学 3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项,并列位居武汉高校第一名。202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学校也取得很好名次,以武汉地区大学为例,华中科技大学8,武汉大学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7。2019年以来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门大学排行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41位,年经费超1亿元,在武汉高校中稳居前三。

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当属两院院士。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年还叫学部委员)文革后的1980年进行一次选举后中断至1991年开始恢复逢单年遴选机制。我们学校教师曾经于1980年一次性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6人(包括刚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的马杏垣先生),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他们都是当年国内地学界科学大师级人物。如果以1993年南迁武汉后学校开始获得院士算起至2023年的30年间,学校教师,本科生校友,研究生校友获得两院院士2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其中由南迁武汉后学校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两院院士19名。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从北京南迁武汉办学50年来,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两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继承发扬了源头大学与北京地质学院治学的优良传统,发展形势喜人。

二、我对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解读。这部分内容属于我在大学教师岗位上几十年来学习实践国内外高等教育名家关于“大学教育”理念的体会,属于大学科学教育“鸡汤”范畴。这些内容通过科学网发布了多篇相关文章,并收录在年底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网博文选集《科教人生拓思集》。例如《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任重道远,中国科学报,9月23日转载》,《听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讲述大学的真谛,2012年8月4日科学网》,《徜徉在哈佛大学与MIT校园,2013年8月8日科学网》,《MIT的白板文化,中国科学报2013年11月4日A6版》,《庄严圣神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2012年7月10日科学网》等。最近看到耶鲁大学校长关于大学生“倾听”与“成长”的智慧箴言,他说:“你们能够在这里培养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学会倾听。尤其是倾听哪些与你们意见相左的观点,真诚地倾听,不仅是为了准备你的辩驳,而且是为了理解不同视觉的观点。因此,你们在这里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从彼此共通的人性出发,与同伴进行交流。带着一种相互理解的心态认识到我们都是这个社区的一员。对所有耶鲁的人来说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财富,不仅在于你们将获得的知识,还在于你们将形成的纽带。这当然取决于你将学到的,也同样在于你们将遇到的以及你们将会在这趟旅途中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还向同学们解读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及著名科学家大量有关“大学生活”的智慧箴言。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上大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他还说:“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看作为把尽量多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一代的一种工具,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把为社会服务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的人。”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在大学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讲话中喊出:Learn to be! Learn to do! Learn to go!。显然,这些教育与科学大家在强调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强调要学会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大学生活应当有激情。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与我交往比较密切的多位在海内外工作的优秀校友的成长经历。我通过具体案例告诉同学们,这些优秀校友之所以能够取得当下的骄人业绩与他们当年高质量的本科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有的学生还能清楚记得当年我给他们上课时的温馨场景。例如我担任首届地球物理实验班学术班主任的学生,目前任教美国休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副教授的孙博士说:“刘老师,就我现在能记起来的,大学期间好像你是唯一一个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要读文献,要与外界联系,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等思想的老师。你告诉我们几种获得科技信息的方式:读专著,读文章,开会,以及开会期间和同行交流,还有直接参观访问实验室,其中最后两个方式获得的是最快捷的信息。”他还记得有一次开班会,我问同学们:“有谁上过美国AGU(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和SEG(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网站?”

2007届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学生目前任职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获得国家青年荣誉称号的田教授,他至今记得我当年给他们主讲地球物理概论课时鼓励他们阅读高山院士发表在GCA的成名作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地球化学组成论文。还有学生用英文来信询问如何提高阅读文献的效率:“It is a happy time for me to listen to your lecture .You hope we can read references. I have tried, but when I completed the reading, the feeling that is I got nothing. I beg the settlement of the question.”2004届地质理科基地班学生,学校地球科学院构造地质学教研室国家优青王教授对我上课时强调:“同学们要有思想”印象深刻。其实这是受到当年我的物理老师,来自北京大学的蒋智先生的教诲。蒋老师上课时经常教导我们要“多思”,以致我们班同学课下给他起了一个雅号“多思老师”《感恩学术路上多位前辈师长,2019年8月10日科学网》。

我向同学们重点介绍了1998级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四个大跨度学科交叉学生激情学习事迹。其中两个学生毕业时同时拿到学校的地质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后来分别考上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数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目前分别任中山大学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副教授。另外两位同学分别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现在分别任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处长和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数学院张教授告诉我,当年入学军训一个月他就自学完成了高等数学。他还告诉我,他们四个同学常常到隔壁华中科技大学蹭课,其中以各种数学课程以及电子工程、信号处理和通信工程等课程为主。显然,这些现在卓有成就的学生都与他们当年本科学习的激情与辛勤付出以及学校宽松的学习环境密切相关。尽管目前他们没有从事大学本科专业学习的工作,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硬道理《四个八零后学生的故事,2016年12月19日科学网》。

四、大学期间应当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与“六多一少”。五个关系分别为:理想与现实,大学与社会,学生与老师,未来与当下,通才与专才。“理想与现实”关系中我强调同学们要正确对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无奈现实。介绍我在科学网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博文:“做强自己是你唯一选择(中国科学报2015年9月7日第七版学人栏目转载)”。这篇博文评论中许多网友高度赞扬我父亲自小教育我们兄弟姐妹的智慧箴言:“不管任何朝代,有本事勤于做事的人终究不会吃亏”,“年轻人多做点事,累不死人”《父亲的箴言,2012年4月9日科学网》。

“大学与社会”关系,我忠告学生要有“大爱”,要有社会责任心。爱家庭:家庭亲情会潜移默化地提升您的情商;爱朋友:友爱会润泽您的心灵,提升您的生活品质;爱学校:~16年(指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经历是你成才的知识基础;爱国家:国家民族是人们(尤其海外儿女)的精神寄托。大学生要善良、有爱心、做践行社会公序良俗和法律的模范。大学生应当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力军。“老师与学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人格平等,既要尊重教师的教诲,也不要迷信教师传授的知识,要多思考。

“未来与当下”关系,我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不赞成做人生的长远“规划”,要重视“当下”,因为“未来”是由无数个“前行”的当下构成。因此,只有立足当下,将当下尽力做到最好,你才会拥有灿烂辉煌的未来。正如美国亿万富翁布隆伯格总结他自己成长经历说的话:他经常强调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从来不做长远计划。他也不认为人生是可以计划出来的,创业尤其不是。我告诫同学们要摈弃“夸夸其谈,眼高手低,虎头蛇尾”的不良习俗。此外,我还介绍了我的博文《我谈未来与当下,2018年11月26日科学网》中的一段话,告诫他们:“大学生当下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了自己及家庭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你必须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努力学习,而不是投机取巧,寻找捷径。因此,我强烈反对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甚至考试作弊,它不仅仅是破坏了教育的公正公平,而是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被人鄙视!遭人唾弃!甚至受到法律制裁。大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那是你们人生成长成熟必须经历的过程。”

“通才与专才” 关系,强调了大学生学习通识知识的重要性。通识教育培养人的终身学习理念,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怀;独立科学思维;理性批判精神;谦逊待人品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为: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等课程。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学术训练,而且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有教养的人。华为副总裁徐家俊给任正非的辞职信中说:“多一点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看起来与工作不怎么相关,其实太相关了”。

大学生活中的“六多”与“一少”介绍了我理解一个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六多”中:“多听、多读、多看”属于第一个层次——知识积累,“多想、多说、多写”属于第二个层次——表达,两个层次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显然,只有通过多听,多看,多读积累丰富的多元化的知识,加上多想多思考,才会有拥有高水平的“说”与“写”的能力与水平。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注重两个层次知识学习与实践,尤其要注重利用学校及周边大学的学术资源提升自己的学识。“只要你有心,处处是课堂”。“一少”是指生活中少依赖别人,培养独立学习、独立生活与自控能力 。

最后以我的人生格言“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和学习工作格言“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结束我的报告。

 2024年9月9日提交科学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450243.html

上一篇:职业人士都应该重视写作
下一篇:研究生教育,科学网永恒话题
收藏 IP: 59.172.119.*| 热度|

16 张晓良 郭战胜 木士春 郑永军 王涛 褚海亮 史晓雷 徐义贤 崔锦华 何青 朱爱军 周忠浩 王林平 杨顺楷 李刚 guest3802293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